分享

成都之行初探文殊坊

 闲庭斋阁 2022-04-17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实际上,一开始我就把文殊院与文殊坊混为一谈了,以为它们是指同一个地方。看,这张图显示的就是我已经进入了文殊坊,文殊院要继续前行。

文殊院在文殊坊大的区域内,而又是这一历史街区的精髓。它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地处市中心地带。文殊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殊院与文殊坊一起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文殊院的历史演变

文殊院历史悠久,始建于隋605年—617年,相传是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时的“圣尼”信相所建,故当时叫“信相寺”

五代时一度改名“妙圆塔院”

明崇祯1644年毁于战火。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尚存。

清康熙1682年,慈笃海月禅师结茅于这两株古杉之间,苦修。慈笃禅师德行高洁,康熙1691年某夜,(入火光三昧而放光动地)修炼到第四禅定而大放光明震动大地,疑文殊菩萨现身。官绅军民仰慕其德,乃捐资兴寺。

清康熙1697年—1706年寺成,慈笃禅师已成了文殊菩萨的化身,“信相院”改名为“文殊院”,沿用至今。据载,康熙帝因仰慕慈笃禅师的德行,曾三次宣诏禅师进京,禅师皆“因以疾辞”,康熙帝则御赐“空林”匾额一块,因此文殊院又名“空林堂”。

近代以来,文殊院香火兴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缮寺庙。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文殊院坐北朝南,为典型川西清代古建风格,正殿都在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等,各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房舍为木石结构;斗拱雕饰玲珑,各殿镂空窗花式样繁多、精巧,堪称国内佛寺之冠。200余尊铜铸、铁铸、彩塑、脱纱、木雕、石刻佛菩萨造像工艺精湛、造型饱满,虽历经战乱纷争,仍保存完好,实为国内佛寺所罕见。藏有大量珍玩宝物、典籍书画,其中尤以唐玄奘顶骨舍利、舌血《华严经》、发绣观音、贝叶经、以及康熙、果亲王、刘墉、张大千、谢无量、丰子恺、赵朴初、启功等大家书画为著名。

实际上,每次去看佛堂或者道观,都是糊涂的,也只能把我的所见所想分享于此。

我下了地铁,按照导航一路找过去。沿途看到了很漂亮的步道砖,另外,还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一个男人向我兜售他的乌龟。真是要吓死我了。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这些步道砖很有特色,也很好看,更有韵味。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突然,一个笑容可掬的男人举着两只龟出现在我面前。我真的被吓了一跳。就是这些龟,实际情况是到我往回走的时候,他那两只龟也没兜售出去。当时,我第一反应的是我又不吃龟,后来明白他以为我会买了放生,我真的不敢碰它们。
文殊院历史文化街区很大,我也非常喜欢,从文殊院出来之后,我用时最多的就是在文殊坊里逛。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我是从这个大门进去的,另一侧写的是文殊坊。当时我还以为我记错了,从一开始我就没弄清楚文殊院和文殊坊!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的参观过程,还是非常开心,逛了整整一天,不知疲倦。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还没正式进去,我就被这些地砖给震住了,确实很有气势。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对老鼠非常敏感,好像在哪里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它。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红墙旁的这道风景——婚纱摄影地。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有些吃惊,但是,得说——真美!每对儿准新娘新郎都美!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灵龙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蛙?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另一种龙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蝙蝠?

连小小的井盖都做得这么一丝不苟,极具特色。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一直想拍这个女孩占据的这个超大的图案,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人太多。你离开后,我登场。
还没进入文殊院,这里就已经熙熙攘攘了。人气旺旺!

照 壁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进入文殊院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对面的这堵照壁。据记载,照壁上的“文殊院”及“睿泽深天地,宗风越古今”联幅为慈笃禅师手书。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这里应该是第一进殿,由慈笃禅师建造,本圆和尚改建,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及四大天王。我好像就看到了这尊慈祥的菩萨。我是从旁边的门进去的。 我好像迷失在了文殊院,回来整理照片发现,好像没拍什么。现在把网上的介绍放到这里吧,以备以后查询。需要下次再去,寻回失去的记忆。

按网上的介绍,三大士殿为第二进殿,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

大雄宝殿为第三进殿,慈笃禅师建造,丈伯和尚重建。大雄宝殿高10.56米,单檐歇山顶。殿中建有高大的玻璃翕,供奉铜铸的释迦牟尼佛坐像一尊;左右侍立为铜铸的迦叶、阿难尊者像,均为道光九年铸造。

第四进殿为说法堂,相传是古信相寺的遗址。堂中有砖砌的戒坛,正中墙壁间镶嵌有康熙手书“空林”二字;堂中央宝盖下方供有药师佛一尊,左右供有药叉大将十二尊。

宸经楼为第五进殿,慈笃禅师创建,道光四年本圆和尚重建。宸经楼分两层,高15.84米,是寺院收藏经藏及重要文物的地方。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1997年,文殊院第十七代方丈宽霖老和尚在寺内中轴线最后修建文殊阁,占地一千平方米,由第一层“空林讲堂”、第二层空林佛教图书馆及第三层万佛殿构成。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此外,寺内还建有钟鼓楼、祖堂、准提殿、圆通殿、玉佛殿、三圣殿、五观堂等殿堂。

千佛和平塔,应该是寺院内的最高建筑,也很精美,我印象最深了。大家都在围着塔转,我也认真地安静地跟着转了三圈。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看到白象,让我想起来了印度的佛教。突然有了神圣感。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此塔建于1988年,由赵朴初先生题写题匾并撰联。塔呈6角形,共11层,高21米。铁塔共有佛像1000尊,由此得名。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我注意到了这些佛像

塔顶上有6条龙,挂有铃铛。我没看到什么龙。

塔的东、西、北三面建有碑廊,内为清代以来皇室、官宦、名人赠文殊院的题咏以及本院历代高僧的墨迹碑刻等。塔四周有两层矮墙,内侧墙壁雕刻花草图案,外侧墙壁则雕刻西游记故事(下次去找)。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放生池、东西花园也让寺院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不仅是修行者的圣地,也成为寺院周围老百姓的休闲场所。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之所以拍这个亭子,是因为感觉这里就像是一个大花园,一家人来此休息。突然感受到了一种普通人的闲情逸致。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除了千佛塔,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栋小楼。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不知道是什么所在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充满了现代的气息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还喜欢这个造型

关于文殊院,现在回想起来,因为没有多拍照片,好像记忆有些模糊,只能说是初识。没看明白,也没看仔细。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但从我的步行图看,这些地方我都看了,只是印象不深罢了。拜佛问道,可能就是注重这个自我寻找、自我感觉的过程吧。

从文殊院出来,我以为我的游玩就到此结束了,但好像并非如此…………

一大早出来,也饿了。先解决肚子的问题。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出门一眼就看到了这家面馆,对于热爱吃面的我来说既经济实惠,又快捷方便。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我点了一份面,又加了一份菜,放到一起营养也比较全面。而且学会了这份青菜的做法,水煮,加盐连汤一起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整条街非常热闹,卖吃的居多。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这个应该是文殊院里面的茶园,但是得从外面进入,有趣。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吃过饭,买了两个小茶碗,就准备找个地方继续溜达。走到这条街(文书院街)的尽头,突然发现这里也挺有意思,这几根石柱,就很好看,可惜不明白它们代表什么!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然后,马上在街口就发现了这些可爱的小和尚。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步道砖也是高大上,就是不好拍。砖大,车多,人杂,没法拍。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不远处,人们在排队买宫廷糕点。对于多年不吃甜点、又会做点心的我来说,诱惑力不大,所以,没有去排队。现在想想,需要买,要尝试体验各种不同。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这砖简直太美了,我只拍照。没舍得踏上去。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原来,我刚才是在美食街上吃的午饭呀!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这门神好看,从没见过。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这种建筑我也是最近才熟悉起来,突然觉得这里很好玩,于是决定慢慢走走。虽然已经吃饱了,还是又重新进入了美食街,仔细探访。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溜了2圈之后,还真到这来吃了一份凉粉,嗯,挺好吃。也发现我好像挺能吃辣的。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好久没吃到北方的味道了,突然想吃个煎饼果子。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不便宜,并不十分好吃,说是绿豆放的多,有些苦。我想天津的味还不会苦吧。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本来已经走出了美食街,因为突然在白云寺街上看到了这个建筑,我于是又扫描重新进入。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需要先扫盲,“肈”字读作“赵”。 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只是一个门楼,当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网上资料不多,基本都是说这是军阀石肇武的公馆,原址在成都鼓楼南街,原建筑已经拆除,只将原公馆的这个门楼拆下迁建到此。这就对了,因为当时我还以为是没修复完成的古建筑呢。网上说“肈第”这两个字是刘文彩的弟弟刘文辉写的,因为这个石肇武是刘文辉的干儿子。网上还有资料说,石肇武是个无恶不作的人,后来被正法了。

抛开其他,这个门楼确实漂亮,这两个字也好看。 当时门楼没有开放,门后面有一对儿红蓝狮子,然后是影壁。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老成都地图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是不是说成都人爱抽烟?我发现这里抽烟的男人挺多呢!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原来这里的样子,我看到了文殊院。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不止我一个人喜欢这古朴的建筑啊,可能这里还要修建什么?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旁边是一条有韵味的老街,再往里走,一家的门神特别好看。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喜欢这门神,虽然不知道他们代表谁,也好像和以前看到的门神不一样。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再往前走,就是两家面馆。已经吃不下了,下次来吃吧。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我终于走出了美食街,来到了白云寺街。这个车站在街上很醒目。然后,我继续向右走。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这次来到了这个大牌楼处,也突然明白这里是什么地方了。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菩萨?

原来我到了文殊坊的又一个入口——白云寺街与楞伽庵街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入口处的这个人与马都很有意思,人延续了乐俑的特点,大腹便便。这体型,绝对是现代人的代表。然后,我又沿着白云寺街往文殊院方向走,开始了我真正的探索,有发现。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这次看到这些挂在外面的腊肉没再大惊小怪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这女子的狗很乖,虽然长得高大。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又一块美丽的地砖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忘了这两块是什么了。但是,我的探索已经开始。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我沿着白云寺街,继续前行是头福街,头福街的尽头是文殊坊的另一个入口,门口有一堵城墙及一座群雕,名曰《丝路南源赋》。雕像表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的马帮商队。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有历史感的城墙,我觉得像城墙。

然后,走出文殊坊,我继续沿着大安西路围着文殊院走,到了一个小巷子——西马道街,看到好像里面有东西,我就走了进去,又遇一惊喜,我竟然到了古娘娘庙道观。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这里入口很不正规,而且非常昏暗,好像有饭堂或是茶园的感觉,更有些脏乱差的感觉。稍作犹豫,进去之后,没敢拍照。我去的非常巧,里面正在做法式,有人带领着道士们在诵经!当然听不懂,也觉得更安心,只是看看,听听就离开了。娘娘殿内的神龛上,供奉着一块画有太上老君的神板,没有其他了,地方很小,略显得拥挤。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以最快的速度边走边拍,走了出来。

而外面,有一个很宽敞的大堂,网上说,可以在此吃素食和喝茶,不过,感觉不太卫生。

网上介绍:四川成都古娘娘庙位于西马道街95号,与文殊院只有一墙之隔。古娘娘庙,原名广生宫,始建于蜀汉时期,本是“北地王”(昭烈帝之孙)之府第。263年,魏国大举伐蜀,兵临成都。蜀后主刘禅不战请降。其五子北地王刘谌坚守气节,不肯投降,决定全家以身殉国。其夫人崔夫人撞死在柱子上,刘谌杀死了三个年幼的儿子后自刎而死。 后来人们在此供奉纪念王妃,形成三月三“送娘娘出嫁”的习俗,古娘娘庙也由此得名。 川剧有一段著名唱段《杀家告庙》就是演绎的这个故事。 如今绝大多数的房屋已成为了民居及仓库。喜欢这个故事。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出来,我又转到了这条背街。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现炸的就是好吃,味道不错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珠宝街,没看到卖珠宝的。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可能是因为疫情,这里基本没人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倒是挺有文艺气息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这是经常看到的门神。这时,大门紧闭,门神把门。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也是闭店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这个小巷子值得一逛,还算热闹,别具特色。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太喜欢这桌布了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看,这巨大的青花瓷盖碗茶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没时间进去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一天的游逛即将结束,我重新走到了文殊院街。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人也少多了,终于拍上了这个大图案。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出来时才注意到,这是一尊佛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成都之行第19站——初识文殊院,初探文殊坊

佛、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