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 | 晕厥老年患者,你能准确识别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吗?

 所来所去 2022-04-17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晕厥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临床问题。

近期,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发布了一例晕厥伴多束支传导阻滞的老年患者病例,看看你能准确识别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吗?

病情简介

一例80余岁患者因晕厥至急诊就诊。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时服用降压药物治疗。

患者描述本次晕厥前自觉发热、头晕,尝试躺下,突发晕厥,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地板上,伴头部和左肩剧痛。本次发作前一周内,数次出现先兆晕厥。

急诊查体: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卧立位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

实验室检测:

血清电解质、心肌酶均无明显变化。

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心动图:左室轻度向心性肥厚,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下图为入急诊抢救室当时和次日的12导联心电图。

文章图片3

图A 入急诊抢救室当时的心电图

文章图片4

图B 入急诊抢救室次日的心电图

问题

患者晕厥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心电图解读与诊疗过程

图A心电图(到达急诊室时):

窦性心律、心率64次/分、

房性期前收缩、RBBB,QRS电轴左偏72°(提示LAFB),PR间期204 ms。

考虑:窦性心律、伴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和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

LAFB的主要诊断标准包括:

(1)QRS电轴左偏达-45°~-90°;

(2)Ⅰ、avL导联呈qR型,但q波不超过0.02s,R波较高,

RaVL>RⅠ、aVR,通常Ⅰ导联无S波;下壁导联(Ⅱ、Ⅲ、aVF)呈rS型,S波较深,S>S

图B心电图(到达急诊次日):

窦性心律、心率58次/分、

RBBB、QRS电轴右偏124°、PR间期210 ms。

考虑:窦性心律、伴RBBB和左后分支传导阻滞(LPFB)

QRS电轴从-72°到+124°的急剧变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上肢导联反接。

仔细观察图B心电图,因为缺乏与上肢导联反接相关的两条关键线索:

Ⅰ导联中QRS波群、P波及T波负向,以及aVL和aVR导联位置互换。

可以排除这种最常见的导联放置错误。

图B心电图特征与LPFB一致:

QRS电轴右偏90°~180°,Ⅰ、aVL导联呈rS型,下壁导联(Ⅱ、Ⅲ、aVF)呈qR型。

也就是说,该患者1天心电图为RBBB伴LAFB,另1天心电图为RBBB伴LPFB。

随后,该患者接受了双腔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植入起搏器后2年的门诊随访中未再出现任何先兆症状或晕厥。

讨论

由于该老年患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含氢氯噻嗪和氨苯蝶啶),因此晕厥的鉴别诊断应包括体位性低血压。

然而该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但仅最近频繁出现先兆晕厥或晕厥,体格检查时无明显直立性低血压,不支持该诊断。

已存在RBBB的情况下,由LAFB转变为LPFB是该患者晕厥原因的显著特点。

心电图表现为稳定的RBBB伴LAFB,但无症状,是成人中一种相对常见的双分支传导阻滞类型(1%~1.5%),其中每年只有一小部分人(1%~2%)进展为具有临床意义的房室传导阻滞。然而,在已存在RBBB时,出现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交替阻滞属于三分支阻滞,是一种罕见情况。

从解剖结构角度来看

三分支传导阻滞表明病变累及左右束支,通常预示进展为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低强度运动可立即导致这些患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最新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建议,

对于有或无症状的三分支传导阻滞患者,建议植入起搏器(Ⅰ类推荐,C级证据)。

需要强调的是,该部分患者植入起搏器前不需要进行电生理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三分支传导阻滞常被误认为PR间期较长的双分支传导阻滞。

然而,这只意味着房室结下病变伴房室传导延迟,这并不等同于三分支传导阻滞。

三分支传导阻滞是指所有分支均存在病变。

本例患者既存在三分支传导阻滞,又伴有房室传导延迟。

总之,本例展现了罕见但危急的心电图特征,表现为RBBB伴交替性LAFB和LPFB,表明病变位于希氏束以下。

临床医师应认识到这些心电图变化的重要性,尽快为患者植入起搏器,尤其是对于已出现晕厥的患者。

要点回顾
  • 心电图表现为RBBB伴交替性LAFB和LPFB并不常见,表明病变位于希氏束以下,累及左右束支。

  • 三分支传导阻滞患者植入起搏器前,无需进行电生理检查。

  • 在RBBB伴LAFB患者中,上肢导联反接可能造成误诊,导致过度医疗。

来源:

Unusual Electrocardiographic Findings in an Elderly Patient With Syncope. JAMA Intern Med. 2022.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1.8528.

作者:张景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