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学阶段吃点苦并无不可,可怕的是夜以继日地埋头苦读却学无所成

 文明世界拼图 2022-04-18

中国的学生过得太苦是不争的事实,中央三令五申要减负也是为情势所逼。

不过,作为一线教师,我总觉得中国当下教育的主要症结并不在学业负担过重,而是很多学生辛辛苦苦十多年却没学到有用的知识,白白浪费了青春。

就我任教的初中语文学科来看,在教学方面真是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回想网络时代之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尚有一些可取之处,老师认认真真地教书本上的课文,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在课后也能有比较多的纸质书籍的阅读,再看看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真是不忍直视。

由于中考已经不再考课内的现代文,老师们对教材中那些名家名篇的处理往往及其简单,甚至完全置之不理,这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

那老师们都教些什么呢?直接一点说,考什么就教什么。

要是能好好教也行,最可怕的是教也已尽量从简,更多的是练习,是刷题,考什么就练什么,考哪些题型就反反复复地刷那些题型,直到学生会做为止。

比如,考古诗文的默写,那就先让学生把书本上的古诗文背熟,接着默写,最后再不断地刷题。

又如,考课内文言文的阅读,考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那就让学生把注解和译文全都背熟,为了落实到位,当然不能只是背熟而已,肯定还得反复练习,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

至于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也统统依套路行事。

考虑到评卷的现实状况,也不能怪老师们在“文科理教”的邪路上越走越远,如果学生在答题时不按套路出牌,那就意味着得不到理想的分数,甚至得零分,这是老师们无法接受的现实,也是学生和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好吧!如此一来,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成为了奢谈,语文纯粹为考试而教。

也难怪有人会说,现在的很多初中语文课,连教学常规都没有了,只有浓浓的应试味。

只有上公开课、比赛课,为了做做样子,大家才会去考虑素质教育的因素,至于平时的课嘛,爱怎么教就怎么教,只要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即可。

有了这样的出发点,语文作业常常都是抄抄写写,学生不胜其烦,自然不会太有兴致进行课外阅读。

那么,高中的语文教学会好一些吗?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只会更糟糕,不会更好。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的语文教学同样陷入了应试的泥沼,到头来,不少学生虽然能考出不错的成绩,但基本的语文素养却非常薄弱。

中小学共计十二年,一波一波的孩子为语文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最终学有所成的少之又少。不要说高中毕业生了,即使是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生,他们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很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他们的底子没打好,虽然到了大学可能会恶补一番,但为时已晚。

语文如此,数学又怎么样呢?

众所周知,题海战术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不二法门,不把学生变成刷题机器,数学老师绝不会善罢甘休,不难想象,那些能在高考中考出优异成绩的学生,他们做过的数学卷子一定会堆积如山。

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可他们的学科素养如何呢?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同样是与理想相距甚远。

近些年,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饱受诟病,“高分低能”成为了他们的一个标签,于是社会各界大声疾呼“严进严出”。

可如果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继续在应试的泥沼中不能自拔,那再严格的大学教育恐怕也难以培养出有用之才。

那些能考上大学的学子还算是幸运儿,他们起码能收获一张通行四方的文凭,而那些连普高都考不上、只能读职高的孩子才真叫可怜,他们同样付出了十几年的辛劳,他们收获的往往只是沉重的挫败感和父母的大失所望。

迫于现实的无奈,不少地方在开始尝试将美术、音乐和信息技术等科目纳入中考,这或许能稍稍缓解一下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症结,问题是,如果教育的生态没有得到改善,这些科目的教学也很快会陷入应试的泥沼。

关于教育,是时候来一场全民大讨论了,如何考?如何教?如何评价?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想方设法把教育教学引入到正确的轨道,各种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否则,即使学生不再为课外补课所累,即使学生的学业负担真能减下来,那也于事无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