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有钱再学投资,那就惨了!!

 早晚积累 2022-04-18

张辉说:“每个人都需要三份收入:工作收入,兴趣收入和投资收入。

工作收入,用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

兴趣收入,用来玩,发展兴趣,进一步扩大第二职业的收入;

投资收入,用来财富增值,用来解决老无所养的烦恼。

张辉是《人生护城河》一书的作者,也是“辉哥奇谭”公众号的作者。

三年前我学习理财投资时,还不知道张辉,更不知道他的三份收入概念。

后来知道的三份收入的模型,让我对未来的财富结构更加清晰。为此,去年起在投资上花了很多精力和心思在研究。

投资这个事一开始,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它不像打篮球,你越努力就能打的越好;

投资这件事,在理论知识上你越努力,掌握的知识越多,但实战时,你越努力交易其实往往亏的可能性越大。

我们暂且把频繁交易当做在股市的努力,且不说普通人大多数都会经历频繁交易的原因,频繁交易至少有以下几个弊端。

一、增大你的交易成本:

每一次卖出交易佣金1‰~3‰以及印花税1‰,假设每两周交易一次,一年交易25次计算,这已经不算频繁了,交易费会有多少呢?

按10万元计算,交易一次摩擦费用10万元X(2‰~4‰)=200~400元,全年约5000~10000元。约占10万元的5%~10%,频繁的交易竟然会吃掉至少5%的收益。

二、降低交易成功率:

假设你每一次判断上涨和下跌的概率有80%,这样的判断能力已经很高了。但数次操作累加后的成功率会快速递减。

连续5次后,成功概率已经下降为32%。要知道投资里只要遇到一次大幅回撤,就是致命的,甚至会跌光本金,损失的收益是一方面,更严重的是需要翻本的时间也丢了。

三、享受不到分红:

很多好公司的股票每年都有分红,并且分红很可观。以万华化学为例,2019年5月分红(分红当天股价40元)每10股分20元,相当于1股分2元。相较40元股价,相当于5%的收益。

按照规定,股票分红所需缴纳的税款=红利额*适用税负率,具体为:

1.持股超过一年的,税负率为0。

2.持股1个月到1年的,税负率为10%。

3.持股不超过1个月(含)的,税负率为20%。

据此,你会发现,半个月交易一次,分红又少了20%。

除了上面的原因,让我开始意识到长期持有一只股票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股票看起来是票,但实际上它是股,而股对应的是背后对公司的所有权。这个权利,你有了分享这个公司聪明的管理者经营企业的红利。

其实,不论是买股票,还是做任何投资,本质上是看中了购买标的背后的价值。

值得长期持有的,无非是价格低于价值,这也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本质。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值得投资:

一种是能够持续产生价值的东西;

一种是稀缺并被大众认同的东西。

上市公司就属于前一种,好的上市公司源源不断地在产生价值,投资自己也属于这一类。

另一种东西他本身不会产生价值,但它因为存量少,供需不平衡而变得有价值,所谓物依稀为贵,比如古董。

对我来说,在投资领域恰好有两个领域对应这二者:前者是股市,后者是币市。这二者都能让我学习到投资的知识。

前者更多的是研究公司,后者更多的是感受人性。

如果找到了一个被低估的公司,买下让后耐心等,总会涨回来的。区块链世界,囤币是比特币一切价值来源。并且有数据显示只有9%的比特币,币龄小于1个月,只有2%的比特币,币龄小于1天。

换句话说,太多拥有比特币的人,都在囤。

囤让供需关系失衡,显现了其稀缺价值。(多说两句比特币,比特币像黄金,但它又有别于黄金,黄金不易储存,也不易流通,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比特币易存储,流通特别便利,且比特币生不带来,死真得可以带走。)

股市我更信奉价值投资,即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前些天我梳理一下今年的投资收益,股市里今年的回报超过了25%,全年只卖过7次。

虽然这一次的股票是跟着朋友选的,但这两年对一些财务指标的学习,让我也有机会去对比相应的财务指标。

看着那些让人放心的指标,中途多次下跌调整时,让我依然能够坚定信心地追加买入,第一次感受到越跌越买的正确。

对股市投资的实操,进一步认识到了价值投资的意义,也更加意识到投资回报的收益率很重要。

但投入的本金才真正决定了投资的绝对收益。比本金更重要的是对仓位的控制,这里涉及到人性的控制,毕竟大多数人都很难控制自己一把梭。

能不能始终留有一定比例的现金,决定了在下跌时,能否买到更多的股票。这在上涨时决定了你的绝对回报。

经过这一年,让我意识到股票投资有三点比较重要,这也是我接下来特别要花大力气去学习研究的:

学会筛选股票并对比价格与估值,这决定了一支股票是不是值得买;

学会耐心等待购买时机,这决定了你的建仓成本;

学会控制购买和盲目售出的冲动,这决定了控制风险与收益。

说白了就是买什么?何时买?买多少?在此基础上再解决何时卖?

价值投资里要学的内容还多着呢,路还很长。股票就说这些,比起股票今年在区块链的操作收获一点也不少。 

今年在区块链最大的收获是踏踏实实践行了半年定投,这个操作让我感知到了定投的魅力。

多年前我自己也定投过基金,每个月买一点,买的基金有完全是银行推荐,完全没有研究过。我记得特别清楚,定投了两三年,后来临近结婚要用钱,于是就忍痛亏本赎回了。

让我重新认识定投是半年前,六月底我整理了一下半年时间的交易。六个月的时间交易了不下30次,印象中我总是高卖低买,或者低买高卖。

但也总有踩错点的时候,计算的结果惊到我了,综合起来是亏本的,这还不算交易的摩擦成本。

最主要的是反复操作了几十次,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收益与市场的收益对比,也就是说半年时间我完全是在白忙活。

这统计结果真的刺激到了我,反思之后,七月份开始我定投EOS,每周定投一次,我做了个表格用来记录,过程中不断完善,现在除了能够记录交易数据,还能自动计算即时的盈亏。

定投大体是这样的,每周四定额买,第一周7月11日买的时候,价格是35.46元,半年后第30周的价格是17.26元,中间起起落落数次,始终没有中断定投。九月份,我忽然意识到区块链世界最该定投的应该是比特币,于是在九月份又开始每周定投比特币。

前几天我算了一下收益,按照第1周和第30周价格对比,EOS跌了大约50%。如果按照每周的价格加权计算,下跌约26%。但是我在过程中,遇到大跌时,会有意识地加大定投量。这样较大的交易总共有四次。如此这般操作后,按照第30周当天的价格估算,我发现自己的亏损只有10%。

半年时间大趋势下跌50%,定投加权行情下跌26%,而我的交易结果是亏损10%。

从这个数据看,我跑赢了市场。

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中提到:

卓越的投资人就是努力做到在熊市跑赢市场,跑赢大多数人,而在牛市只要取得平均收益,就能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值的收益。

换句话说我过去半年的定投,只要再上涨10%,就能保本。如果回涨到第一周的价格,我的盈利会接近翻倍,而这个价格只有历史最高值的1/5。

从这个角度看,坚持近六个月的定投,跑赢了市场,而现在恰恰是区块链的熊市。看来熊市定投,牛市定抛才是正解。

以上是对今年投资的一点总结,平时很少写。一是因为自己刚刚开始学习,难免犯错,怕误导;二是投资的事最终还是要看结果说话。用较长时间做的事来说话,更有意义。

投资这件事,越早开始越好,千万别等有钱了,再扎进投资领域,那样你的试错成本会更高。

设想一下,如果你有一万元的本金,全部亏了,也就一万元。若是你有一百万元的本金,用来尝试,全部亏了那么代价不是一点点高。而这两种亏损下引起的反思,很可能是一样的,结果都是会让你思考如何止损?如何合理配置?如何建仓?等等。

而投资里那些每个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不论资金量多少你终究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体会更深。

回到文章的开头,三份收入的模型,适合每一个初入社会的职场新手,也适合每一个财富积累越来越多没有配置方向的人,更加适合即将到来的百岁人生。

投资能力,这个能够让我们的财富以指数方式增长的能力,也是能够让财富保值的能力,只有靠自己自学。

在投资里,别人帮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缺少这样的能力,只需输一次,就将一夜回到解放前。

毕竟: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

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自己的认知时,

去做超出自己认知的事情时,

这个世界会有千万种方法收割你,

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

而那时你已不再拥有原先积累财富最宝贵的资源——时间。

参考文章:

这样买房,9年让10万财富增值10倍

上一篇文章:

又到年底了,少立志,多跟过去的自己比比

爱积累的磊

人只有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之后才能进步

学习学习(名词)再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