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天人合一 之 人道

 百花A彩虹 2022-04-18

渺渺乾坤道隐中,芸芸众生象应成。

滚滚红尘人间道,泛起经纶明吾心。

《易经》三才之道:天、地、人,及天道、地道、人道。天一、地二、人三也。天、地之道特性前文已有说明,现在主要阐述人之道。人之道是最复杂、最善变、最难解释的,也是最简单、最基本、最稳定的,构成事物递进、发展的关键元素,是矛盾的统一体。(这里的人是泛指,及万物)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物之序也。天地定位,天地交而万物生。人属于万物而灵于万物。人之目收万物之色;人之耳收万物之声音;人之鼻闻万物之气;人之口感万物之味。声、色、气、味万物之体也,人之用也。耳、目、口、鼻人之体也,天之用也。手、足、身、生殖系统(不知道该怎么起名好)也是人之体,地之用也。五脏身之体也,六腑身之用也。五脏天主之,六腑地主之。地生人,人近地,故人以食为天也,也是《黄帝内经》和 《易经》同源说之本也。人以用观万物之体,以万物之体寻道之用。故人之身能通天地万物之道,潜之心也。天、地、人三才用人不用万物。

心者,神之体也,神者,心之用也。身者,心之体也,心者,身之用也。身具万物之道,而心藏万物之体,神用万物之体,而藏万物之用。故神及道,道及神,一体两名也,百姓日用而不知,需修行悟道也。这也是王阳明心学之源也。何为修行,何为悟道。其本质是修心也 ,心虚而显万物之体,神显万物之用及为道也。修行者以形制心,心不得虚,心有欲也,故不得道也,心虚而后成。悟道者以形适心,虚心无欲神显道成也。

心虚而显万物之体,神显万物之用聚于人即为真人,真人也是人,一心一体也,故能以一心体万心,以一体察万体,而神不止万用也。此乃最高级别的“天人合一”与道共存,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心静不动,无为也 ,万物自然也。心动神随,有为也,吉、凶、吝、悔应于人。在这里能理解《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故人贵守中,重在安心,以不动应万变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