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国与文明(5-4)

 书虫小记 2022-04-18

公元9世纪,为了抵抗入侵的维京人,7王国中威赛克斯王国阿尔弗雷德大帝率领本土军队击退了维京人,借此进行了统一和扩张,正式以伦敦为中心,改国名为“英格兰王国”,为什么是England?意思就是Anglland,盎格鲁人的地盘。一个城市与一个国家同时诞生,并不多见。

公元1013年,著名的八字胡斯文入侵伦敦,随后的克努特大帝建立了整个波罗的海地区的北海帝国,英格兰成为其附庸

三十余年后,英格兰的爱德华大帝恢复了国家主权,建立起了延续至今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他去世后,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吉约姆——也就是著名的征服者威廉,率军夺得王位。也就是说,到1066年,英格兰最早的王室血脉已经断绝,现在的王室血脉来源于诺曼底公爵吉约姆——威廉一世

敝号在前年随笔温斯顿·丘吉尔的《英语民族史》中也提到过,其实威廉一世之前所在的诺曼底,相对于法国当时的加洛林王朝而言也是一个独立的构成——诺曼人,诺曼人其实就是North北方人,也就是北欧的维京人,是维京人南迁到法国北部的一支。从此时起到十八世纪初,英国王室的血脉,实际上是来源于维京人,而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

威廉一世时期,英格兰的地方豪族有200多户,其中只有10余户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其余全部是跟随威廉来到英格兰定居的法兰西诺曼姓氏。可以说到11世纪,真正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已经曲终人散了

1154年,威廉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与外甥斯蒂芬争夺王位,最后妥协让步,让玛蒂尔达的儿子亨利即位。亨利用父亲喜欢的金雀花装饰命名了自己的王朝——金雀花王朝。这位亨利二世通过婚姻,娶了传奇的阿基坦女公爵埃莉诺,由此获得了法兰西领域的阿基坦公国、安茹公国、诺曼公国等领地,在法兰西境内的地盘比法国国王还多出四倍。

狮心王理查一世去世后,懦弱的约翰继位,又被法兰西菲力二世夺去了几乎在法兰西境内所有领地。约翰的哥哥是狮心王,而约翰就被大家称之为“无地王”。所以可以想见这位英格兰国王约翰在本地可谓毫无威信可言。

正因为国王无能,反而造就了英格兰伟大制度的诞生——1215年的大宪章。几十个伦敦当地贵族联合起来,质问约翰:国王陛下,在征税之前您能否先跟咱哥几个商量商量?

约翰当然百般不愿意,但无奈,军队不听使唤,贵族都联合起来,下面的额商人群体也都站在贵族一边。他只好妥协签约——君权从此受限。

约翰当然也反抗过,但无奈,贵族们居然为了自己领地的利益,可以不爱国到这种地步——为了确保宪法不被国王践踏,联合法兰西军队(境外敌对势力)来进攻自己的国家!这是第一次贵族战争

约翰国王由此郁郁而终,其子亨利三世继位,与贵族达成妥协。不久又发生了国王夺权的第二次贵族战争,三十年后,爱德华一世终于对议会做出了让步——确定了议会权威,并明确了议会代表的选举规则。自此开始,国王要发动战争或者增加赋税,都必须通过议会批准

可以看到,这个体制真正形成,也用了八十年时间。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时,由于商业贸易的兴盛,商人阶层崛起,市民群体越来越庞大,英格兰各城市开始自己选举自己的市长,自己的代表。

为了与贵族和国王抗衡,英国的议会中分裂出了一个新的政治群体——平民议院。到14世纪中叶,各城市开始出现市参事会——也就是现代市政府的前身。英格兰的议会制度终于分裂为上议院和下议院。——同时期的中国正是元朝末年。

由于当时议会制度尚不成熟,发生矛盾时,仍像后世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倾向用枪杆子解决问题,所以时常发生暴动。1399年,金雀花王朝在平民议院暴动中终结,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

兰开斯特王朝经历了三代,又因为王位继承问题,与约克家族发生战争——玫瑰战争。最后是渔翁得利——1509年都铎家族夺得王位,开启了都铎王朝。

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也算赫赫有名,因为他为了顺利离婚,并且把教会财产收归王室所有,干脆脱离罗马教廷,自立国教——英国的国教安利甘教就此成立。突然想起,2019年在大都会博物馆里看到了亨利八世的一副铠甲,当时看到了忍俊不禁,因为铠甲是量身打造的,真是个大胖子。

安利甘教的最大优势在于没有罗马教廷那样严苛和腐败,它承继了英格兰王室实利至上的理念,所以,在欧洲大陆宗教迫害期间,大量受迫害者涌向英格兰和荷兰

亨利八世之后的伊丽莎白一世,开始促进国教与新教的融合——当然还是出于实利考虑,新教教徒大多是商人和知识分子,笼络这些人当然对王室有好处。

1566年,伦敦交易所成立,1588年,伊丽莎白一世雇佣的前海盗,英格兰海军上将德雷克,在多弗尔海峡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壮大了英格兰的海上贸易实力,至此开启了英格兰持续三百余年的海上霸权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用海盗船入股方式成立的公司体制,开启了英格兰对外殖民之路。

莎士比亚也活跃于这一时期,英语开始成型,英语文学也开始兴盛。

17世纪上半叶和中叶,又经历了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和查理二世的来回搅合,到1688年,英国议会驱逐了再次试图夺权的詹姆斯二世,拥立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通过了著名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形成了沿用至今的英国宪法纲要。

这个时期,伦敦城市内的咖啡馆文化开始兴起。

最搞笑的地方在于,现代银行体系和现代财政的发源——英格兰银行,其实就来源于威廉三世为了绕开议会的限制,为王室敛财的想法——仿效荷兰用征税权作为担保,向老百姓筹钱。政府对老百姓发债筹钱,当然,议会还是需要监管,监管机构就是英格兰银行。

这一完全出于实利的考量,后来成了促成英格兰国力提升的核心策略——国债成了集聚资源的驱动力。——如果各位还记得的话,去年敝号随笔的《美联储的诞生》里提到过,为什么美国在早期极其反对设立央行,因为央行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给王室圈钱的。

经过几轮国王和女王的更换,“虚位元首”的概念已经在英国政治中生根。细想一下,这种国王不care是否有实权,政府也不care国王是否懂英文(1714年的乔治一世是纯正的德意志人,也就是说,从十八世纪初到现在,英国王室的血脉又成了德系)的套路,与温布尔登现象其实就是一个思想根源——实利重于意识形态,讲究实际到了极致

十七世纪后半叶,英格兰又战胜了海上马车夫荷兰,伦敦自此成为世界的中心。

塞缪尔·约翰逊于1770年编纂了《英语词典》,借力伦敦的世界中心地位,开启了伦敦都市文化普及。十九世纪初,哈罗德百货成立,罗斯柴尔德银行成立,1858年大本钟竣工,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开通。1887年,柯南道尔爵士笔下的福尔摩斯在《血字的研究》中登场。1888年,开膛手杰克也恐怖上演。

进入二十世纪后,伦敦又成为各类新兴文化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发源地——艺术机构、娱乐机构、商业品牌。这打破了其它国家的惯例——历史悠久的城市,一般都不会成为流行文化的温床——伦敦直到今天都一直领先文化潮流。

8.巴黎

公元前51年凯撒的高卢战记里提到的巴黎,是卢泰西亚。高卢人就是凯尔特人,其中有一个部族叫巴黎西亚。卢泰西亚也是当地土著语中的沼泽的意思,与伦敦差不多。至于卢泰西亚啥时候更名为巴黎,最早可能追溯到公元2世纪,估计也是巴黎西亚的谐音。

巴黎由20个区构成,从巴黎市中心的第1区开始,顺时针呈蜗状向外延展到20区。

公元4世纪,尤里安大帝统治了巴黎,初步把巴黎建成了一个城市。到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衰落后,法兰克族兴起,克洛维建立了墨洛温王朝。两百年后,公元7世纪,丕平的加洛林王朝取代了墨洛温王朝,这个家族出了一位查理大帝,实现了法国版图的扩张。法兰克的首都一度从巴黎迁移到了今天德国的亚琛。

公元8世纪左右,在巴黎城内有一片拉丁区,成为教授神学和哲学的胜地。人们称之为scholar,这就是school的起源。这片区域因为纯粹是学区,可以不受政府甚至宗教管辖,1215年就诞生了巴黎大学,这是民间自治组织形式的学区,拉丁文中的自治组织为univertitas,也就是今天英文大学的来源

公元1163年,巴黎地区兴起圣母崇拜,开始修建圣母院,到1345年建成了巴黎圣母院。到菲力二世手中,开始大力整治巴黎市区,基本修成了巴黎目前的城区。卡配王朝之后是瓦卢瓦王朝,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熬到1356年,才有了查理五世。

这位查理五世最大的贡献是收税,他确立了国家财政的三大支柱——人头税、消费税和盐税。有了充足税收,当然就可以支撑起庞大的武装力量,这位查理五世还建起了巴士底狱。——雄强的君主一定是专制的,相比之下,想想同时期英格兰的国王们,就可怜太多了。

同时也可以看到,没有制衡力量的君权,财政上就只有一个办法——收税,最简单直接,当然也最容易受到侵蚀。不像英格兰那么早就发明了国债这种办法

插个段子,法国的皇太子有个别称是海豚王子,其实起源于查理五世,他在继位之前被封在德国的Dauphin多芬。自他开始,王位继承人就都沿用了这个称谓,因为多芬在英文中对应海豚Dolphin

同样的,其实英格兰也是,因为爱德华一世把自己的长子封在威尔士,就成了威尔士王子。所以,英格兰的皇位继承人都沿用了威尔士王子这个称谓。

1500年弗朗索瓦一世称雄欧洲大陆,与哈布斯堡的卡尔一世争锋不已,是他把之前的卢浮城堡改建成了皇家宫殿卢浮宫。

整个十六世纪中叶,法国王朝动荡不已,起因就是罗马教廷对加尔文派——胡格诺教徒的迫害,迫害发展为内战,最终是波旁家族的那瓦尔亨利夺得王位,建立波旁王朝,是为亨利四世。

亨利四世的丈母娘是著名的意大利美地奇家族的凯瑟琳,那个年代的法兰西还属于偏远地区,所以凯瑟琳嫁到法兰西时,把自己佛罗伦萨的厨师们带到了法兰西,法国大餐由此起源。

亨利四世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罗马天主教的国教地位,其后要求教派平等,平息了胡格诺战争。由此加尔文教徒们纷纷涌入巴黎,造成了巴黎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亨利四世的儿子是路易十三,路易十三的儿子是路易十四。由于路易十四是年幼登基,围绕摄政王这个问题,贵族们起兵叛乱内斗。路易十四后来展现出了杰出政治才能,平息了叛乱,兴建起了凡尔赛宫,成了所谓太阳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92年建立起了第一个共和政体,后来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败亡之后,波旁王朝短暂复辟,到1830年,奥尔良家族的路易·菲力又开辟了奥尔良王朝。有意思的是,奥尔良家族的路易菲力明明是路易十六的后代,但却十分开明,非常崇拜拿破仑,1821年拿破仑去世后,路易·菲力让这位伟人归葬于塞纳河畔。

1848年,路易·菲力被迫退位,法国又进入了第二次共和国时代。当年12月,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总统选举在巴黎举行,波拿巴的侄子路易·拿破仑当选,不过他很快就推翻了共和体制,登基为拿破仑三世。

在拿破仑三世治下,巴黎又进行了一次城市大改造,由此完成了从中世纪到现代化的转变,奠定了现在巴黎的中轴线和主要街道,路灯和下水道体系。

1871年普法战争失败了,在普鲁士治理下,法国成立了第三共和国。为反抗普鲁士的统治,1871年又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虽然很快被剿灭,但其两个制度留了下来——义务教育和女性参政。

今天我们常说拿破仑三世搞复辟,搞专政,还与普鲁士讲和之类的,但不得不承认这位波拿巴的侄子还是做出了相当多的贡献——他叔父是对外战争打遍欧洲,他的长项却在内政上。

法国在他的治理下,工商业迅速发展,完成了产业革命,尤其是巴黎,正是在他治理下,完成了现代化转型——我们今天所知的巴黎的咖啡馆、塞纳河边的书店、遍布内城的书摊,艺术、文学,巴黎迸发出的生机和魅力,都是在那个时代兴起的

最为奇特的,乃是巴黎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居然能够全身而退,得以保全。

二战时,希特勒命令驻巴黎德军司令肖尔蒂茨要摧毁巴黎,片瓦不留。肖尔蒂茨对巴黎这座历史名城心生恻隐,拒绝执行这一命令,转而投降了盟军。

战后,巴黎又历经了三位杰出总统的亲自设计——戴高乐、蓬皮杜和密特朗。不得不承认,法国人的教育水平和艺术品位真不盖的,即便是政客,也都拥有极高的建筑艺术品位——三位总统的设计和规划,都极其强悍。

上世纪七十年代蓬皮杜访华,周恩来问他想看看哪里,蓬皮杜说,就想去云冈石窟看看;八十年代密特朗访华,到了秦始皇兵马俑,一进展区就吓得退了出来,平复了很久才又进去参观——足见这两人的眼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