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炸糕

 卷小耳 2022-04-18
刘李庄村头的小石桥人来人往,桥下河渠的水面上绿萍满江。马庄、刘李庄处处炊烟缭绕,河岸上垂柳枝条婆娑,那一个春日的早晨满眼清新。

刘李庄大食堂的张师傅站在油锅旁,口吐莲花,笑容可掬:来来来,真正的糯米面,江南特产,花生油本地花生沙性土壤产出,手工压榨。豆馅货真价实,民间传承手艺。一碗豆浆是绝配,咸菜白饶更是锦上添花,到了刘李庄,哪能不尝尝我们的炸糕?


……

大食堂门开东南,张师傅迎光而立,在辛苦跋涉了十八里坑洼不平的乡间小公路之后、已经疲惫不堪的我的眼中,张师傅仿佛在春风里释放出了十丈法相,而我,也顿时有了修成正果的恍觉。

已经炸好的炸糕,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泛着油光的铁丝筐里,足足有碗口大小,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们的精致。一溜圆的它们弧度一致,就像用圆规画出来似的。金黄的色泽令人垂涎欲滴,就觉得这万紫千红的世界在这耀眼的金黄面前,都有些单调了。咬一口,露出里面洁白的糯米面,以及赭红色的豆馅,色彩愈发得层次分明,令我的进餐过程陡然变得生动有趣,食欲也就自然大增。


关键是炸糕真的很好吃啊。糯米面在油炸的过程中,似乎能够发生什么我不了解的化学反应,十分的香甜适口,那香味随着你的一口咬下,在你的身体里窜来窜去,窜到哪里,就是不可形容的心满意足,就是纤细到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都能感觉到惊喜的惬意。我甚至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得此炸糕,足慰平生。

炸糕并不便宜,五毛一个,可是赶过来购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客人越多,张师傅的笑容更盛,而他那一段流畅至极的说辞,也就不断在我耳边响起:来来来,到了刘李庄怎么能不尝尝我们的炸糕?真正的糯米面,江南……听着听着,不知道为什么我便觉得张师傅十分可笑起来,竟然哈哈哈哈的大笑出声,倒把我的同伴吓了一跳,不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李庄虽然近在咫尺,但是以后还真的很少去过,等到若干年后我再到刘李庄时,早就已经物是人非。小石桥还在,行人依旧熙熙攘攘,岸边的垂柳还在,每年都枝条婆娑,刘李庄、马庄日日炊烟缭绕,小河渠仍是绿萍满江,可是再也没有见到这位笑容可掬的张师傅,再也没有品尝到那么好吃的糯米面炸糕。

就在前几天,偶然经过容城县晾马台乡,在路边发现了一家炸糕的小吃摊。摊主姓李,不苟言笑,一脸悲苦。我问炸糕好吃不?他说我们家做炸糕已经做了好几代了。于是停住车子,买了几个,趁热吃了起来。还别说,真是那个味儿!只是人家的小吃摊,有小米粥,八宝粥,豆浆,牛奶等各种配汤,李大哥却只炸炸糕。都知道凉油炸炸糕,热油炸油条油饼,可是李大哥只是炸炸糕。


我注意观察了一下,他油锅下用的燃料竟然是整理得干干净净的干柴,油锅案板托盘都是老辈子物件,倒也从侧面证明了李大哥说的已经传承了好几代的说法。不仅仅炸好的炸糕摆放的整整齐齐,没下油锅的炸糕也都排列的井然有序,让我不由得兴趣大升,一口气拍了好几张照片。

我问李大哥做炸糕有什么秘诀没有,李大哥支吾了半天,只说一句:我家炸炸糕都好几代了。我看他生意并不是很好,问他为什么不改行做点别的事,他支吾了好久,还是那句:我家炸炸糕都好几代了。


吃了几个炸糕,虽然味美,但是吃完以后口渴的要命,上车打火想要离开,却见李大哥手里高举着我的手机,大步流星跑来。这一幕非常感人,不知道为什么,我又想起了笑容可掬的张师傅。张师傅健谈,李大哥木讷,虽然都做炸糕,炸糕都很味美,可是两个人明显是截然相反的性格,但是我为什么会想到张师傅呢?

感谢一番,辞别了李大哥,我在路上还在思考这个问题。张师傅喜迎顾客,妙语连珠,笑容十分可爱。李大哥憨厚诚实,苦守家业,性格十分可爱。哦,可爱,是的,我为什么会在看到李大哥的时候,就想起了张师傅呢?只是因为在我心里,他们都是人间十分可爱的人啊。

而至于他们都是做的炸糕生意,那就只能说是巧合了。


这世界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到生机盎然,迥然有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生活着很多很多可爱的人。正因为他们的可爱,我们才不会感觉到寂寞和孤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由他们为我们发酵,让我们感觉到沁人心脾的芳甜。

就像那个春日的清晨,我在刘李庄大食堂的门口,一口咬下的那个金黄黄的、糯米面的、外焦里嫩的、几十年过去依然令我深深怀念的炸糕,是那么的可口,那么的慰藉我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