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膝盖疼痛,到底是该运动还是该休息?别再纠结了,医生告诉你答案

 老头齐子双 2022-04-19

65岁的李阿姨最近总是感觉膝盖痛,有时候正在走路呢,膝盖就突然疼得走不了,得坐下缓好长时间。

李阿姨不愿去医院检查,觉得太花钱了,就在网上搜索膝盖疼痛应该怎么办。可是搜索出来的结果却难以统一,有的人说膝盖疼应该卧床休息静养,有的人说膝盖疼应该多加锻炼,李阿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文章图片1

在中老年人群中,好像膝关节疼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很多人都会偶尔感到膝盖疼痛,使不上劲儿,走路和上下楼梯都费劲。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若是膝关节出现疼痛,到底是应该休息还是多运动。

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膝盖疼痛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膝关节的基本构造。作为人体比较复杂的滑车关节,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组成的。它主要起到支撑人体行走,帮助下肢活动的作用。

文章图片2

人体的骨头是在不断地更新代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代谢能力下降,骨头和关节也会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么,我们经常用到的膝关节,在出现哪些疾病以后会引起疼痛呢?

髌骨软化症

髌骨就是我们在膝盖部位能摸到的一块可以移动的骨头,可以帮助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保护膝关节,并且在膝关节的伸直过程中起到滑车作用。

在髌骨的表面,有一层软骨,其主要作用是润滑、支撑和保护关节的运动。

文章图片3

当膝关节长时间的超负荷运动,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组织退化,都可以导致髌骨软骨过度磨损,出现肿胀、碎裂、脱落和腐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髌骨软化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是多发生于运动员和中老年女性身上,青少年出现的“生长痛”,也与髌骨软化症有关。

患有髌骨软化症的病人,常常在上下楼梯、爬坡、下蹲时出现疼痛,剧烈活动后疼痛加重,病情严重者可影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

文章图片4

由于髌骨及其软骨的退行性病变,会使病人在行走时出现突然腿软的现象,俗称“打软腿”。随着病情的加重,膝关节会出现怕冷、反复肿胀和积液等现象,在夜间时疼痛加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正常生活。

随着软骨的病变,久而久之会导致相对应的骨头也出现病变,最终形成骨关节炎。因此,髌骨软化症也被称之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症状。

膝关节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又称为老年性关节炎,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的骨反应性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

文章图片5

骨关节炎并不是一种炎症,而是一种关节及其软骨发生老化的退行性关节病。

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患者的年龄、肥胖、创伤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该病的特征就是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和骨质增生。

膝关节炎的症状主要为逐渐加重的膝关节疼痛。在病程初期,多在活动或者受凉后出现轻度疼痛,在休息后可以缓解。

文章图片6

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在平地行走、上下楼梯或者蹲起时会经常出现疼痛。并且出现轻微的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在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不变后,突然改变体位,膝关节出现不灵活感。例如在早晨起床时,膝关节僵硬,活动度下降,被称之为“晨僵”,一般在活动后即可缓解。

在病情的晚期,可以出现膝盖持续性的明显疼痛,并且膝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肿胀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活动。

文章图片7

骨质疏松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也是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骨代谢能力减弱,导致骨密度下降、脆性增加,再加上钙的吸收不足,进一步加速了骨质疏松的发生。

更年期的女性在绝经前后,雌激素水平大幅度下降,会导致骨骼中钙的流失,更易造成骨质疏松。

文章图片8

骨质疏松有三大典型症状: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骨质疏松患者会出现全身的骨痛,腰背部的疼痛比较常见,并且没有固定的痛点。这种疼痛常常在活动、姿势改变、夜间时加重,严重时可以出现活动受限。

很多老年人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身高“缩水”、驼背,这可能是骨质疏松导致的。严重的骨质疏松可能会导致脊柱变形,椎体压缩骨折使身高变矮、出现驼背等现象,甚至还有可能影响正常的心肺功能。

文章图片9

骨折是骨质疏松比较危险的一种并发症,基本为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活动或者轻微外伤时发生。对于年龄很大的人来说,发生一次骨折可能就会危及生命。

上述三种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关节疼痛常见的病因,那么,若是出现了膝关节的疼痛,应该如何缓解症状呢?

缓解疼痛应当对症下药

如果自己的膝关节疼痛是疾病导致的,就需要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髌骨软化症的治疗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可以通过药物、手法按摩、物理治疗和肌肉锻炼等方式来缓解疼痛。

文章图片10

轻度的软骨损伤可以通过口服软骨营养剂来保护软骨,促进损伤软骨的修复,例如氨糖。氨糖可以刺激软骨细胞的生长,帮助修复和维护软骨,缓解软骨损伤带来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但是对于软骨重度损伤患者来说,服用氨糖的效果是十分微小的。这是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注射玻璃酸钠来缓解症状。

对于膝关节炎,以缓解疼痛、防止软骨进一步磨损、矫正畸形和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为治疗目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文章图片11

氨糖作为软骨保护剂,可以作为基础治疗的药物长期服用。对于疾病早期的老年人,可以先选择局部外用药物,例如消炎止痛类的贴膏、膏剂等,来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对于药物治疗无用的膝关节炎患者,还可以用关节镜清理术来减轻症状。

对于骨质疏松带来的疼痛,主要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补充剂和药物干预来缓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吃高钙食物,例如牛奶、虾皮、豆制品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也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文章图片12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可以通过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来补充体内钙的含量。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的摄入量为1000mg,维生素D为10-20微克,定期监测血钙,及时调整剂量。

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跌倒,戒烟戒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或者发生过骨折的患者,单单补充钙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加用抗骨吸收和促骨形成药物,绝经女性可以根据情况加用雌激素类药物。

坚持锻炼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上文中也有提到,肌肉锻炼可以缓解关节炎带来的疼痛。但是有不少人认为,身体出现了疼痛,就应该卧床休息,绝对静养。那么,到底哪样才是正确的做法呢?

休息还是运动?这样做最好

有些老年人一旦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就认为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就好了,害怕再继续活动会加重疼痛。也有一些老年人恰恰相反,认为关节疼痛了就应该多活动,动一动就不疼了。

其实两种想法都没有问题,只是不同疾病引起的疼痛,也有不同的缓解方式。

适当的运动可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维持正常的关节活动;而休息可以避免疾病的加重,延缓疾病的发生。

文章图片14

例如髌骨软化症,软骨组织的营养主要是由滑液膜产生的滑液提供,而滑液需要通过关节间的摩擦来产生。也就是说,只有你在活动时,才会产生关节液滋润软骨。如果长时间不运动就会导致关节腔内滑液减少,内部组织出现粘连,加重关节的活动受限。

一个方法教你补充关节内的滑液:扶着桌子或墙壁,缓缓下蹲再起立,每天坚持20次。注意不要早晨一起床就坐,充分活动关节后再开始锻炼。这样可以减少关节的磨损,又增加了滑液的生成。

文章图片15

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还是先以增强骨密度为主,应当尽量避免运动,以免加大骨折的风险。凡事过犹不及,长时间的休息和过于剧烈的运动都有可能导致疼痛的加重。

对于骨关节炎患者来说,适度的锻炼可以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但是要避免过度的负重和大幅度的关节活动,避免病变程度加深。过于肥胖的患者首先要减轻体重,降低关节的负担。

关于膝关节的锻炼,要以非负重训练为主,尽量避免一些会加重膝关节负担的运动,比如爬山、跳绳等。运动时应以加强关节灵活性为目的,可以适当加强腿部的肌肉力量,以维持关节的稳定性。

医生建议

膝关节疼痛在中老年人中是比较常见的症状,至于到底是需要休息还是运动,需要看是什么疾病引起的疼痛了。如果疼痛剧烈到无法行走,也不要勉强自己强行锻炼,还是要先治疗疾病,否则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身体如果出现异常的疼痛等症状,不要讳疾忌医,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清楚病因。如果拖延时间,导致病情加重,那治疗要花的钱可比检查费贵多了,不要因小失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