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超 - 谷雨-尺八.mp33:25 来自西风无尘 ![]()
花事阑珊、绿阴春深、北舍南村、杨花逐风。 苍古一粟,仓颉造字,雨生浮萍,春夏一顾。 明日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春末夏初,清洁明净:是关于送别的节气,也是关于生长的开始。 花未开满雨未休,它路过暮春淡染的牡丹,穿过沐浴雨中的百谷,拂过风中轻舞的茶园,在进入初夏前默默地停下,倾听鸟鸣,笑看云淡。 它洗去春愁和困倦,在夏天到来前种下生命的种子,写下最厚重的希望,等待收获的到来。 ![]() 谷雨看似普通,却隐含着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密码,从自然到人文再到那不可言说的深情和质朴的浪漫,书写出最含蓄的,专属于国人的美好。 谷雨——自古而来,自谷而生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谷雨时气温上升,降水日繁,它是关于农时的节气——适合春播和农作物生长,更是四季轮转背后中国人坚守的信用和准则。 一期一会,一种一收,是我们和天地的约定,更是农耕文明传承至今的勤劳质朴和踏实厚重。 江山社稷以农固之,百姓生计以农养之。 ![]() 国人骨子里的谦和与质朴,来源于这厚重的生养万物的神州之土; 国人性子里的感恩与不争,来自于这醇香的供养万物的神州之谷。 五谷经过自然万方的孕育,农人血汗的滋润,成为我们饮食基因中不可或缺的密码。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敬天、敬地敬父母,珍惜着生命的同时,也珍惜着养育自己的万物——尤其是那一口清香的谷物。 ![]() 罗中立《父亲》 那是我们的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耕耘不辍的汗水,滴入禾下土,长出万年谷。 生长于中华民族骨血里的那种勤奋与坚忍,源自于对劳动、土地、天地万物的敬拜。 每每看到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总被深深打动。 岁月深情都沉淀在老人脸上的古铜色和那刻痕般的褶皱中,那其中赫然耸立、静默无声的是我们的父辈沉默如山的肩膀。 那千万年的时间流淌过的纵横沟壑——黄土高坡、青藏高原、黄河、长江,都在言说着这个民族的过往和不凡。 那是一个民族对于天地万物的敬意,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这一方厚土的滋养和它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智慧。 ![]() 不风不雨正晴和,一壶新茗泡松萝——谷雨,关于茶的故事
谷雨三月中,落絮随风,繁花正盛,其中就有一种叫做“茶”的植物。 它自南国而来,从山野到庙堂,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浑然天成。 神农遇它、达摩品它、陆羽写它,千百年来,人们制它、饮它、品它,对它的喜爱无以复加。 在中国,它成为禅茶一味的代表,内敛中庸的智慧,悄无声息地将人生的修炼融入了点滴的日常。 佛曰:“不可说”——它的味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它苦涩淡然、余韵回甘、醇香清甜、悠长释然。 它是众人节最我独醒的高洁,是心远地自偏的淡泊,是人生苦痛的 风骨和模糊,庙堂和江湖,全在这一杯茶里了。 谷雨的茶,清火明目,辟邪去秽——饮之如春水濯濯,春雨净洗,目为之明,通身为之干净。 嫩芽、旗枪、雀舌,多么鲜灵灵的名字,都是谷雨的茶。 清净内心,洗濯精神,茶香之外有着最初的自己和最远的内心。 ![]()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谷雨,关于汉字诞生的故事天降甘霖,是为仓颉——说到谷雨不得不提的就是仓颉造字。 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化是传承自始,生生不息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字一直没有断层,兼收并蓄,不断演进。 曾经黄帝在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后,命仓颉记事,而最初的结绳记事已经无法满足日渐繁重的任务。 仓颉在观察到动物蹄印的规律后,突发灵感,创造了符号语言——汉字,自此以后,人们学习并将它运用,代代传承,形成了我们目前的汉字形式。 汉字成为华夏不变的传承,文而化之,那是刻在我们骨子的印记——它是我们的载体,而我们活在它的故事,从此人字合一,书写关于这个民族不朽的传奇。 ![]() 开到荼蘼虽春暮,一年梦初启——春暮的谷雨,关于繁花最远的祝福春暮感慨,繁花不再,青春不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奋斗还没有结束,走在属于自己的时区,不早不晚,感受每个瞬间,享受最美的华年。 脸上虽生出皱纹,心却变得宽容;时间虽带走青春,行事却愈发沉稳;生命的长度日渐短去,智慧却更加丰厚,待人待已也更加诚恳。 岁月流逝没有让灵魂干瘪,反而让精神充盈——不散乱也不昏沉,宁静安然,喜乐深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