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经常被视为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症之间的交叠阶段。以下图示三者的区分:
65岁以上的老人,有大约20%的人会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人们都想知道:一旦罹患了,后来都变成了怎么样了?都会最终转成痴呆吗?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研究提供了线索。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一共对2903名65岁或以上老人大脑功能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和调查。
在研究一开始,所有参与者的大脑功能都正常。但6年以后,1805人认知功能正常,752人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301人发展成痴呆症。
研究人员然后再对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那些人继续跟踪了3年。
由于一些参与者「失联」,研究人员只能对原来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752人中的480人进行研究。
他们发现,142人仍然有轻度认知障碍;62人已经患上痴呆症;但也有276人不再有轻度认知障碍症状。
1)轻度认知障碍未必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
2)轻度认知障碍也并不一定会转成痴呆症
3)只有5-10%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人之后会发展为痴呆患者
哪些是预防因素?哪些因素又会增风险?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以下的汇总。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时间是降低其罹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风险的一个因素。例如,同仅受过10年教育的人相比,一个平均受教育11.5年的人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机率则减少5%。但研究并没有区分教育类型,例如,普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一种理论认为,接受教育时间越长通常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这意味他们生活方式越健康,同时也能享受更好的医疗保健。另外一种看法是,教育有助于大脑建立更多的神经元和连接,从而使大脑保持良好功能。这将有助于大脑帮助补偿由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例如记忆力减退)而可能发生的任何变化。锻炼与社交也是有益因素。爱锻炼与喜欢社交的人罹患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较低。研究人员让参与者通过填写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的活跃程度,例如,走步和看电影等,以及多久一次。研究人员然后对此进行打分,分数越高,就说明参与者越活跃。从得分结果看,没有轻度认知障碍者平均得分为7.5分(总分为13分);有轻度认知障碍者为7.4分;痴呆症患者平均5.8分。之前的研究也表明,在中年或晚年做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例如,游泳,会降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风险。运动之所以有保护性效果是因为它可以促进大脑发生有益性结构改变。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社交有助于保持大脑健康以及降低早亡风险。研究发现,同年收入不到1万美元(约等于6.5万人民币)的低收入者相比,中等收入者(3.6万美元)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机率低20%。跟教育一样,收入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有类似的关联。收入越高,就越有可能享受更好医疗保健,以及更好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同时,他们居住的环境也更好,比如污染小的地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越来越多证据显示,污染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和帕金森症等疾病有关联。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还找到了几个风险因素,它们包括:其中发现,如果携带AP0E E4 等位基因(allele)会使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增加18%。这一发现与之前所发现的该等位基因也会增加罹患痴呆症风险证据相吻合。其中,携带AP0E E4 基因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比携带AP0E不同变体者高3倍。据信,它与这一变体更有可能让这些人大脑中有毒蛋白质沉积物积累有关 - 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显著标志。研究人员还认为该基因只在老年才起破坏作用。多种慢性疾病者(例如,心脏病、血管疾病、或是糖尿病)罹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风险比较高,比没有的人高出9%。这意味着患多种慢性病的人平时日常活动或社交活动可能会减少,因此会加速大脑健康恶化。其他一些疾病,例如心脏病已知可以增加认知能力下降风险。抑郁症是常见的心境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抑制活动减退。研究显示:抑郁症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该研究提醒我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未必一定会发展成痴呆症。实际上,参与研究中的一些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最终恢复了正常脑功能。一旦发现有早期的轻度征兆,就应该及早寻求医学诊断,及早干预。大部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都有良好的预后,最终能避开痴呆症。
参考文献:
Angevaare MJ, et al. Predictors of Incident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Its Course in a Diverse Community-Based Population. Neurology. 2022 Jan 4;98(1):e15-e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