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体的鲁迅

 青梅煮茶 2022-04-19

  我是在感受鲁迅呢,并非冷冰冰地在研究鲁迅;我是把鲁迅当作一位熟悉的朋友,一点点地理解他,体谅他……

  

  我供职的这幢大楼里有一间资料室,时不时,我会去淘点书看。前阵,忽见一套《鲁迅大全集》,摆满整条书架。我开始三本三本地借阅。单位搁一本,家里搁两本。见缝插针地读……书为大开本,颇厚,不能躺着读,必须把书摊在小桌上,正襟危坐着读。

  以往,读书几乎不做笔记,最多拿一支笔划一道道杠杠。自从读鲁迅以来,我学会了做笔记——因为书是借来的。上午,家务做完,得闲坐在客厅的日影里,一边晒背,一边读鲁迅,一读便忘了时辰,烧饭点错过,胡乱对付几口,却也充实。

  早年,我们周刊有一固定版面——“孤岛访谈”,最后一问总是:若将你投入孤岛,愿意带一本什么书?嘉宾们答得五花八门。若我,就带一整套《鲁迅大全集》,这里有他短短一生留下的千万文字。纵然读完了,也不怕,从头再读一遍。好比他的日记,是简洁不芜的典范,够学习半年的了。倘若读完鲁迅日记,还悟不出“白描”的高超,那也算白读了。

  是《鲁迅日记》将鲁迅复活过来的,如若涅槃重生。他作为儿子、兄长、丈夫、父亲等角色,无一不出色——他背负的责任太多了。

  曾经,他的《中国小说史略》,被陈源公开诬陷抄袭了日本某作家,百口莫辩的他得有多气愤,然后被动地陷入无休无止的笔战中。他一生骂过很多人,脾气坏。这是一般人对于他的初始印象。一次,在朋友圈转一篇我写他的文章,远在纽约的朋友直接跟帖来一句:我不喜欢鲁迅。

  默默地,我也不为他辩解,也不劝其多去读读鲁迅。不必了。多少人错过了闪闪发光的鲁迅?

  多年以后,日本那位作家的书终于被翻译成中文,胡适看到后,让陈源向鲁迅道歉。也不知后事如何。他被误解二三十年。

  上海时期的他,常常收到文艺青年的信,并非来讨教什么的,而是破口大骂,骂他为什么不指导指导自己的文章,都是些烂泥扶不上墙的。他在书信里向朋友吐苦水,末了,总来一句口头禅:有什么法子想。倘若遇到可塑之才,他总耐心回信,倾囊相吐作文技法,甚至不惜交底,比如我的小说都是学习国外的。有一个广西青年首次给他去信,他不仅热情地回复一长封,还寄书,说,什么书未印出,等出来后再寄。这个闪闪发光的人,对于一个远方的陌生青年毫无保留,深深将我打动着。

  萧军一次次借钱,从未遭拒过。有一次,他手头也紧,但不把话讲死,总给年轻人留希望,说是也许月中有稿费来,我再通知你。何等赤诚的长者。声誉日隆的他,对一名年轻人掏心剖肺,主动邀请他们吃饭,并介绍文学界前辈给他们认识,有时推荐二萧稿子,还要额外替他们操心稿费的下落。为萧红小说《生死场》作序,特为不提小说缺点,而是委婉地侧写,景物描写长于人物描写,不过是为了不影响小说的销量。他的敏感、细腻、时时替别人着想的品格,简直令人泪湿。

  末了,萧红去日本,他在日记只短短几个字:广平制肴,为萧红践行。

  一别,即永别。

  萧红这短暂的一生,坎坷泥泞,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她一直记得鲁迅对自己的爱惜,故临死还那么天真,想葬在鲁迅墓旁。

  中年以后的我,终于懂得鲁迅的好。读他的笔记、书信,有无数的话要讲,写了一篇又一篇,放在那里,过一段去看看,再改。等改到不能再改,方才投出去。有一长稿,被搁在一家杂志社,长达一年,末了,被总编枪毙,给出的理由是,文风婉约,与杂志一贯的风格不符。我一点也不失望。我是在感受鲁迅呢,并非冷冰冰地在研究鲁迅;我是把鲁迅当作一位熟悉的朋友,一点点地理解他,体谅他……

  每次,去资料室还书,我对管理员说,你消磁后,我来帮你放到书架上去,这书太重。这女子之前对我的态度一直颇为冷漠。或可受到了感染,当我踮起脚费力地从书架上搬书,她无比体贴:书架太高,你不好拿吧。心中一热的我慌忙说,可以可以。不然,她大约是要去搬梯子的了。

  我这人一直口讷,自尊心爆棚,平素不爱讲漂亮话讨好人——虽借阅了多年书,遗憾的是未曾与管理员建立起深厚关系。因为鲁迅的烛照,我们到底相互体谅起对方。

  这套书,才读完五本,仅仅十分之一吧。他的杂文,需耐心揣摩,方解其意,读了一遍又一遍,方摸清一点点堂奥。

  《故事新编》也好,《采薇》《出关》两篇,距他离世仅仅一年了,其中充沛的想象力令人击节。这个人,至死,都保持着少年气。

  不久前,机缘巧合,去了绍兴他的故乡。在他们家转来转去,总是难言……曾经,三十几岁的我,去海子故乡怀宁高河查湾,对着玻璃柜里他的旧书《孤筏重洋》,哭得止不住。

  如今,四十多岁的我,心硬些,唯有一点点去读鲁迅,去了解一个人怎样就成了“民族灵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