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首家新型地方人才智库-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五年创建纪实(晓虎专著《信息·调研·智库》,欢迎订购)...

 菌心说 2022-04-19

SUBSCRIBE to US

前言:2016年12月27日,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时任淮安市人民政府市长(现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惠建林为研究院揭牌。

时光冉冉,五年过去,特以本期《淮安智库》公众号文章回顾梳理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春秋五载中的点点滴滴。

Image

晓虎首部专著

如上这部具有重要意义的首部个人专著《信息·调研·智库》,有兴趣的单位或个人,请电话或微信与徐博士联系。

欢迎点击:特别分享剑桥大学访学纪念版《信息·调研·智库》专著

Image

淮师樱花美(一)

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

淮师新闻网2016年12月28日电

(记者董旭冉 徐晓虎)

2016年12月27日下午,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淮安市人民政府市长惠建林、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朱汉清、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叶绪江共同为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成立揭牌。

淮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唐道伦,淮阴师范学院校长朱林生,水利部人力资源研究院副院长、河海大学文天人力资源研究院院长赵永乐教授,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研究员,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人才研究中心主任戚湧,淮安留学归国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副会长、淮安鸿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军仁出席会议。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施军主持会议。

欢迎点击:《淮安智库》第49期:徐晓虎博士《古代智囊团与现代智库》

惠建林、唐道伦、朱汉清、朱林生为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代表叶绪江、赵永乐、沈荣华、吕军仁四位专家以及戚湧、徐宏峰、史修松、季秀平四位研究中心主任颁发聘书。

唐道伦在讲话中指出,人才发展研究应与时俱进,加强对人才发展趋势、人才集聚环境、人才工作条件、人才发展生态的研究;人才发展工作应精准发力,找准当前人才工作的着力点,要从大处、细处、实处着手,弄清楚人才在哪里,人才怎么来,人才怎么留;人才发展机制应灵活高效,创新引进、培养、流动机制,扎实做好“引、育、用、留”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他希望能以人才发展研究院成立为契机,广拓渠道、广纳贤才,让研究院成为加强人才研究和指导人才工作的新阵地、新大脑,为淮安未来发展加油助力。

朱林生致辞时说,研究院的发展要突破地域限制,既要立足淮安,更要走出淮安。通过“走出去”,学会“回头看”,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引领全市人才研究工作。研究院一定要突出淮安特色,既要做到“顶天”,即政策研究工作要有理论高度;又要“立地”,即通过决策咨询解决实际问题。

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代表沈荣华、研究中心主任代表史修松、参加“高校与企业人才智力交流”活动的代表褚效中也分别发言。

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淮阴师范学院人事处处长张宇汇报了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成立筹备相关情况。

各县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部部长、人才办负责人,各科技镇长团团长;驻淮各高校的分管领导及人事处负责人,参加“高校与企业人才智力交流活动”的高校教师和企业代表;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管委会组成人员、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协办单位中的科研院所和企业负责人参加成立仪式。

欢迎点击:分享晓爱最爱图书清单,为想读书的朋友提供指南索引

揭牌仪式后,惠建林考察了淮阴师范学院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同时还举行了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人才发展学术报告会,与会专家围绕如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挥企业人才工作主体作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深入交流,并对淮安市、县区人才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据悉,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由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南京理工大学等共同组建,隶属于淮阴师范学院,业务受中共淮安市委组织部指导。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设置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研究、人才发展竞争力研究、产业人才发展研究、人才创新创业研究四大中心。

媒体链接:

http://xww./info/1003/2451.htm

Image

淮师樱花美(二)
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管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淮师召开
淮师新闻网2016年12月5日电
记者徐晓虎

备注:本文刊发于2016年12月28日《淮安日报》头版。

2016年12月1日下午,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管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召开。

淮阴师范学院校长朱林生、副校长施军,淮安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办主任姜洪洋,淮安市农委副主任王兴龙、市发改委副主任徐洪云、市科协副主席夏善宏、市人才中心主任陈朝晖、市文广新局副书记庄建禾、市工商联副主席徐震、淮阴工学院人事处副处长周青,市委组织部人才处、淮师人事处相关人员以及研究院筹建工作组人员参加了会议。姜洪洋主持会议。

姜洪洋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要求,适应淮安创新驱动战略发展需要,提升全市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淮安在全省率先建设人才智库,由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南京理工大学等共同组建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

该研究院隶属于淮阴师范学院,业务受中共淮安市委组织部指导。研究院将以人才制度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为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园区、企业、高校院所等用人单位提供咨询服务。

姜洪洋指出,今年3月份,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和淮阴师范学院联合组成了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筹建工作组。经过近九个月的大量扎实有效的筹备工作,研究院各项筹建工作已经完成,今天的会议将专题研究研究院章程及人事安排。

徐晓虎博士汇报了前期筹备工作情况,对研究院章程及人事安排建议名单进行了说明。

欢迎点击:徐晓虎博士九期大学生文化素质讲座集锦

与会人员对研究院章程及人事安排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充分沟通,并对研究院今后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思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建议。经现场表决,参会代表一致通过了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章程及管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院长、副院长及协作单位名单。

朱林生对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的正式组建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人才研究院的发展思路提出明确要求。

朱林生指出,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的正式组建,是淮师发展历程上的一件大事。要通过人才研究院的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推动淮安人才工作走上科学发展之路。人才研究院要主动作为,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才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努力成为淮安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才工作重大决策上的“参谋部”和“智囊团”。

朱林生强调,人才研究院的发展要突破地域限制,既要立足淮安,更要走出淮安。通过“走出去”,学会“回头看”,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引领全市人才研究工作。人才研究院在发展中要突出淮安特色,既要做到“顶天”,即政策研究工作要有理论高度,又要“立地”,即决策咨询工作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还要建设成为淮师与全市各地各部门、各行各业沟通对接的平台,研究院专职工作人员要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走访调查,主动听取地方党政领导和企业界人士对淮师发展的意见建议。

朱林生表示,人才研究院是淮师和淮安市共建的一个重要校地合作平台,学校党政高度重视,将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全力支持,推动研究院迅速发展壮大。

会后,与会人员还考察了电商学院、创客空间及谷歌体验中心。

媒体链接:
http://xww./info/1003/2547.htm

Image

淮师樱花美(三)

梦/里/花/落/知/多/少

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取得开门红
淮师新闻网2017年3月23日电
记者 徐晓虎

作为淮师打造的重点智库之一,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积极进取,紧紧围绕人才发展战略、周恩来人才思想、政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税收优惠政策、江北人才发展试验区方案、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建设、政务服务体制改革等专题,系统开展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已经完成了淮安市编办委托课题《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聚焦关键环节 聚力优化环境——淮安市构建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在江苏省编办系统调研成果评审中获得全省一等奖。

根据学校提出的“顶天立地”工作要求,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主动走出校门,与江苏省委驻淮扶贫工作队、淮安市统计局、淮安市政协文史委、淮安区政协、淮安日报社、淮海晚报社、淮洲文化集团、西游集团、淮安市民建、淮安市现代物流学会、淮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开展洽谈会商。已经与淮安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达成了合作意向,将在课题合作、决策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近期,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市人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晓虎主持完成了淮安市政务办的委托课题《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淮安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淮安:打造“三位一体”政务服务新模式》在中共江苏省委主办的党刊《群众》上全文刊出。

媒体链接:

http://xww./info/1008/9239.htm

Image

淮师樱花美(四)

人才智库

服务发展

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显著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7年05月08日

备注:本文刊发于2017年5月4日《淮海晚报》。

自2016年12月成立以来,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围绕人才发展战略、周恩来人才思想、政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税收优惠政策、江北人才发展试验区方案、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建设、政务服务体制改革等专题,系统开展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据介绍,市人才研究院是淮阴师范学院和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联合打造的重点智库,已经完成了市编办委托的“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聚焦关键环节 聚力优化环境——淮安市构建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在全省编办系统调研成果评审中获得一等奖。正在开展市政务办委托的《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淮安模式”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淮安:打造“三位一体”政务服务新模式》在江苏省委主办的党刊《群众》上全文刊出。

该院常务副院长徐晓虎博士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南京大学牵头的“江苏新型智库建设与评价研究”项目的策划和申报工作。该项目被立项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淮阴师范学院作为该项目的子课题依托单位,实现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的首次突破。

媒体链接:
http://xww./info/1006/6773.htm

Image

淮师樱花美(五)

淮安市县区人才竞争力研究报告出炉

《淮海晚报》2018-02-09

日前,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完成《县区人才竞争力研究报告——基于江苏省淮安市所辖各县区的调查与分析》,该报告是国内首个以县和市辖区为研究对象的县域人才竞争力研究报告。

据了解,淮阴师范学院和中共淮安市委组织部、淮安市人才办共建的新型地方人才智库——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于2017年3月组建课题组,历时9个月开展了淮安市各县区人才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以周恩来人才观和淮安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为指导,主要从人才资源、人才环境、人才效能三个方面,对各县区2016年度人才竞争力情况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得出最终研究成果。

其中,在人才资源方面,淮安区人才总量为5.4万人,在各县区中最高,清江浦区20人入选省“333工程”,在各县区中人数最多,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18人获省“双创人才”资助。在人才环境方面,金湖县省市两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141家,位于县区首位。在人才效能方面,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67.07亿元,居各县区榜首,淮阴区专利申请受理量2817件最高,淮安区专利授权量1367件最高,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金湖位于首位,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淮阴区居首。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淮安市各县区2016年度人才竞争力综合排名如下:金湖县、淮阴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盱眙县、淮安区、清江浦区、洪泽区和涟水县。

基于县区人才竞争力评价结果,课题组对淮安市“三个梯队”县区人才竞争力提升路径分别提出相应对策。

课题组负责人、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晓虎博士建议,201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各县区应进一步加快高学历人才引进工作,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淮海晚报》记者:程凯  通讯员:于洋

媒体链接:http://dwz.date/ePZK


Image

淮师樱花美(六)

  部分成果展示   

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成立后,徐晓虎博士带领专家团队,主持多项省市课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列举部分成果如下:

一、徐晓虎博士主持淮安市“十四五”规划项目

Image

Image

二、徐晓虎发表学术论文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Happy New Year

2021/1/1

备注:

1. 《新青年教育》公众号于2018年元旦创刊,至今已发布105期《新青年教育》、50期《淮安智库》。

2. 本期为《淮安智库》第50期(2021年第8期)。

3. 全部图片均为徐晓虎博士原创摄影作品。

4. 本期封面为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东校区)近期盛开的樱花。

主创团队

策划指导:张   宏

编辑设计:徐竹昕

文案摄影:徐晓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