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猗园餐厅让小笼界刮起“水墨风”

 义的寻味 2022-04-19

红、黄、绿、黑、蓝、咖啡——如今,南翔小笼的面皮,不再是延续了150余年的单调白色(原色),而是呈现出各种色彩来。2016年以来,古猗园餐厅推出特色小笼超过11个品种,让传统点心焕发时尚气息,赢得了更多年轻人和孩子们的欢迎。

这些彩色的南翔小笼是怎么开发并推上市场的呢?

“说起来是机缘巧合,我在酒吧里看到蓝色的鸡尾酒,一问才知道是蝶豆花汁调出来。我灵光一闪,心想能不能把这蓝色用到小笼皮上呢?”古猗园餐厅的负责人李建钢回来后,就和徒弟们开了个“碰头会”。很快,几包蝶豆花干花从云南寄到了南翔,经过几次调整配料后,一款蓝色小笼诞生了:面皮一半是原色一半是蓝色,就像被打翻的蓝墨水晕染了一般,带着浓浓的水墨画气息。馅料是特制的黄瓜鲜肉馅儿,黄瓜用的是较嫩的水果黄瓜,只取皮及与之相连的一部分肉,靠近瓜囊的那部分不够脆,所以不用。

推出蓝色的黄瓜鲜肉小笼只花了李建钢及其团队几天时间,靠的是前几年的“厚积”,才有了如今的“薄发”。

2016年,特色南翔小笼的推出,就是从小笼皮开始的。“刚开始做的是红色的,找了好几样食材调色,都没有成功。”为了做出满意的红色,李建钢分别用了米苋、玫瑰花和草莓,但颜色都太淡了,比如草莓汁加入面粉后,作出的面皮是淡淡的粉红色。经过反复试验,最后选定了红心火龙果。红心火龙果果肉里有芝麻大小的黑籽,需要过滤,且揉面也不能过度,不然会影响口味。还有绿皮的香菇鲜肉小笼包,刚开始,李建钢想到青团都用麦青汁,便从网上买了几包,结果发现配料中有添加剂。“我们做的小笼皮都是无添加的,必须用天然的蔬果作为原料。”李建钢很快调整方案,用菠菜汁作为绿皮的原料。“有时候会有游客问服务员,你们这些彩色的皮子里加的是色素吗?这时,我们就会自豪地回答,都是无添加的天然蔬果!”李建钢说。

实践中,李建钢和他的团队也在不断地调整着配料。“前段时间,我从网上买了一批洛神花,想调出新颜色来替代红色或是咖啡色。”原来,红心火龙果虽然能调出漂亮的红色,但由于果肉含糖量高,存放后容易发酵,从而影响小笼的口感;咖啡色面皮用的是可可粉,有特殊的味道,也不是最适合。“可惜洛神花水的颜色还是太淡了点,我们还在找更适合的原料。”

除了面皮的颜色,馅料也是推陈出新的重点。以咸蛋黄鲜肉小笼为例,为了找高品质的蛋黄,李建钢就一连跑了江苏、山东等10多家厂,最终找到的蛋黄“颜色鲜黄、味道香,质量没话说”。调味更是一桩“磨人”的活,光原材料的配比就“校准”了十几次,每出来一笼新的,李建钢都召集同事试吃,最终才确定了老少皆宜的味道。不过,顾客们对特色小笼也并非全部买账,古猗园餐厅曾推出香辣和梅干菜口味的小笼,但点单的顾客较少,不久就下架了,李建钢用顾客更欢迎的干贝鲜肉小笼和虾仁鲜肉小笼代替。

事实上,古猗园餐厅每天要卖出2000笼原味小笼,特色小笼卖出200多笼。特色小笼前期的面皮加工时间要比普通小笼费更多人力、物力,且制作时间也较长,一个熟练的小笼师傅一分钟只能做三四个。“我对大家说,现在消费升级了,我们的观念也要升级,产品更要升级。”李建钢就这样给自己的团队打气。如今,他们还在研制一张皮上有七个颜色的“七彩”小笼,餐厅里也推出了黄金流沙八宝饭和绿色八宝饭。对南翔小笼的热爱,让李建钢及其团队在秉承传统之余,不断创新,让南翔小笼这张嘉定名片更具活力。

来源:《嘉定报》记者 顾佳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