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山:“仙砰”大石山

 贝叶闲持 2022-04-19

苏州的山脉如果不作为景点的话,通常不标有山名,常年户外爬山的人,每座山爬了很多趟,也不一定叫的出山名,大石山很多人也去过,叫的出名字的也不多。

大石山坐落在钱家坞的正对面。从树山蜿蜒的木栏杆步道入口向上。或者从木栈道的另一头“大石胜景”坊向上。

大石山入口

苏州城内的园林----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的环秀山庄,占地不大,但其湖石假山尽得造化之妙,堪称假山之珍。此山为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作,据传,环秀山庄的大型假山就是受了大石山启发而建。

大石山危岩峻峰,环秀叠翠,远远望去,犹如树山半山坡上涌绽放的一朵巨莲。因此,它吸引来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在此赋咏题刻,因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仙砰”位于大石山的半山腰上。这是一块平整、稍显侧卧的大石,为明代礼部尚书王铎所书。初看这两个字,认识却读不通。明人好奇字,这里的等同于坪,意指石头形成的平地。连在一块是指一大快有仙气的平地。虽然翻遍所有的字典都没有找到这两个字互为通假。这是明末清初好古的文化人的时尚——类似的情形在八大山人、傅山等人书法中比比皆是。

在明代清初的书法史上,王铎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王铎《临王献之草书轴》绢本,纵169厘米,横49厘米 昆仑堂藏

王铎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书法。他在翰林院任上时,崇祯皇帝委让王铎负责将故宫历代所藏名家的部分书画考据题跋,钤上崇祯皇帝的御览藏印。并将王铎书法作品做为国礼赠送给外国使节,东南亚、东北亚的书法爱好者以能得到王铎的书画作品为荣。

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尤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有"明清调"这一派别。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轰动一时,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称"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今河南孟津县会盟镇双槐村人。

王铎一生仕宦简历如下:1621年,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翰林院庶吉士;1624年,翰林院检讨;1627年,福建乡试主考官;1628年,翰林院侍讲;1633年,右春坊右谕德;1638年,礼部右侍郎;1640年,南京礼部尚书;1644年,南明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1646年,清礼部尚书、弘文院大学士、太子太保;1649年,礼部左侍郎;1652年,礼部尚书。

——以上简历百度有,在这里,不难看出,他经历了从明代到清代的转变期,既是明代的礼部尚书,又担当了清代的礼部尚书。

朝代更迭之际,大臣们该何去何从,确实是个问题。一个朝代的灭亡本身就是问题,继续效忠陪葬,还是效力于新朝?站在的角度不同,叫法也不一样,你可以说弃暗投明,也可以说卖主求荣。

无疑,王铎是明代投降清朝的高官之一,但他不是唯一。一个有抱负的人,谁不愿意在一个清明的朝局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呢?

在王铎逝世130余年后,乾隆四十一年(1776),乾隆在编修《四库全书》,给王铎加了一顶贰臣帽子。王在世时,他的书法曾有过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被扣上贰臣的帽子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的书法得不到重视和评价,其艺术成就在人们的心中也被大打折扣。

大石山的题字则是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逃难来苏,和他的故交袁枢相聚,同游到此留下的题字,为袁枢所作作《层峦丛树图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河南故里

清军入关,苏州城的百姓“皆执香以迎,城中大户亦有设香案于门者”;城内外百姓还相约,每图为首一人,手执黄旗一面,上写:某图民投顺大清国。余人各执线香,争往大营纳款。如果我生在当时,为了活命,让我“跪恳宽宥”也无妨。小老百姓有小老百姓的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