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充满禅理的诗,每一句都充满了大智慧,从中可以学会很多东西

 饮膳道人 2022-04-20

禅理即佛家之语,佛学之义理,生活中的一种感悟,古代的诗僧最喜欢在作品中阐述这样的一种观点,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日常的生活,再结合当时的心境,以此来表达生活中所得知的真谛。其实除了那些诗僧之外,一些传统的文人也同样如此,有一些作品或多或少,还是带着一种深刻的禅理。

唐朝诗人王维的《竹里馆》就写得很有禅意,所营造出来的是一种高远的意境,还有对于生活的态度。整首诗寥寥数语,但是写得很有趣,最能够体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个人独自在幽深的竹林里静坐,无欲无求,不会有过多的杂念,简单的弹琴,放声歌唱。夜深人静,山中异常的安静,没有人与我为伴,只有夜空中的一轮明月陪伴在我的身边。

王维这首诗如果从字面来看的话着实平淡,可是再细细品读就会发现,正是这样的一种平淡,却又是蕴含了生活智慧,这也正是王维的独特之处,所要展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还有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虽然生活很普通,然而在普通的生活中,却又能够发现生活中细腻的美,于是再从中提取,成就了这么一首经典之作,为后人津津乐道。

明朝才子李贽的《独坐》同样如此,与王维的《竹里馆》可谓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要描写的也是一种生活常态,还有对于人生的态度。为此这首诗也是值得一读,通过那些平淡的文字,不仅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自然之美,还可以让内心更加的平静,正是由于诗人在创作的时候心静自然,还融入了禅理,以此来阐述人生中的感悟。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

李贽原名林载贽,后来改为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福建泉州人。李贽一生著作颇丰,写下了《藏书》、《续藏书》、《焚书》等等,这些经典的作品。同时还有很多的诗歌流传于世,不过李贽尽管才华横溢,在当时名气很大,可是却又极其的不幸,晚年被人诬陷,为了自证清白,在狱中自刎。

这首《独坐》是李贽流传最广的一首诗,通篇清新自然意境高远,首联就与众不同写得很有禅意。如果有客人来的话,我会非常的高兴,可以陪客人谈心。要是没有客人的话,那么我只能是与花说话,把想要说的话,全部告诉给外面绽放的鲜花。两句诗很平淡,可是却写出了新意,也表达出了诗人的一种态度。

颔联和颈联同样还是紧扣主题,所要突出的无非,还是一种生活常态,以及个人在生活中的感悟。春风让人沉醉,微醺如酒的春风,吹拂着外面的细细的草叶,一轮皎洁明亮的月光,静静地照射在沙滩上。长久在外的客居生活,总感觉就像是梦境一样,看上去很不真实,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只有朋友来了之后,才不会感到孤独,不再会思念远方的故乡。

结尾更是别具一格,充分体现诗人最真实的一面,这样的一种描写,也让这整首诗更具禅理。一天的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时间真是过得很快,可谓是转瞬即逝,还没有来得及细想,认真去享受生活,眼看就到了傍晚。琴和书都还没有整理好,只好静下心来独坐,默默地送走残余的晚霞。

​李贽这首诗意境高远,写得非常巧妙,正是结合了生活中的细节,还有个人对于生活的感悟,从而使得这首诗蕴含了禅理。无论有没有客人,对于诗人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生活态度,并没有任何改变,毕竟已经做到了心静如水。只是在感慨时间过得很快,一天转瞬即逝,还没有好好享受,只在一瞬间就到了傍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