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十巴仙
壹
考前之夜,脑中无货的学生开始挑灯复习,真是惊心动魄;上周就通知今天下班前要交的年终总结,到今早还没动笔,下班前非得憋一篇出来;下周要出国旅游,今天才开始去办签证。
这种老虎追在屁股后面的滋味,好不好受?
这样做的人是一类“胆大者”。他们得知deadline(死线/最后期限)后,不急于应付(例如继续安逸或玩耍),直到deadline前夕再卯足了劲儿赶工。往往天纵“胆大者”,他们竟能赶在deadline前把任务完成。“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在这种情境下似乎找到了正解。
人们普遍认为在deadline的压力面前会更有动力,从而有效地赶进度过关。这种不到“死”不做事,做了事又不用“死”的经历,让人觉得刺激,会不会还上瘾呢?
“胆大者”虽往往能“得逞”,却也面临风险,计划赶不上变化。复习当夜,万一要陪发烧的“另一半”去看医生,那第二天岂不是要裸考了?要是当天老板指派事情做,年终总结岂不是没空写了?要是大使馆办签证出乎意料地磨叽,那旅游计划岂不是完全打乱了?
Δ 把事情都压在deadline前做,犹如飞机低空飞过,勉强过关,风险其实很大
也许是怕这些风险,或是怕来不及,就会出现一群“保守者”。他们也赞同deadline对人的鞭策作用,而心里的危机感却会强烈很多。在得知deadline后,他们会立刻加快脚步、相对“匀速”地赶工,务求多利用时间、稳扎稳打地完工。
“胆大者”和“保守者”孰高孰低,一言难以蔽之,能在deadline前把事情搞定就是王道。(即为:复习到有把握,写完年终总结,拿到签证)
贰
三国时期,周瑜有心刁难诸葛亮,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识破诡计的诸葛亮竟不要求宽限时间,反而提出三天就可完成。结果,他果真在第三天才动手“造”箭,即用计骗曹军送了他十几万支箭。
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诸葛亮不是犯贱地想用短一点的三天来逼自己爆发小宇宙,造出十万支箭来,而是他熟知天象,深知曹操多疑,有信心在第三天夜里起雾时让曹操上当。
诸葛亮敢提前deadline,堪称胸有成竹的殿堂级“胆大者”(千万别乱学他)。周瑜自愧不如,因为他觉得就连十天期限还给少了呢(笑)。
与“胆大者”相比,有一种“淡定者”也不遑多让。他们就算没按时完工,也有办法hold住后果。
电影《一代宗师》原定于2012年12月18日上映,可导演王家卫有点慢劲头(其实是慢工出细活),临近上映前还在反复剪辑,发现来不及交货后就将上映期延到翌年1月8日。王家卫很淡定,对赶deadline很随缘,且一言不合就延迟deadline(这部电影不止一次延期了)。
Δ 《一代宗师》从2009年底开拍,2013年初才上映,弄了三年多(加上筹备还不止),不怕得罪人,不想着快点收回成本,原定的12月上映也推迟了,制作方是有多淡定
这么说来,“胆大者”自信能在deadline前赶完任务,即敢于和deadline在“军事”上正面交锋;“淡定者”能设法延迟deadline,即有资格与deadline在“政治”上谈判协调。
叁
就怕有人没法延迟deadline,却无端地自信能在被deadline追到前搞定事情。这么做不是有勇气,不是飙情商,而可能是无知者的无畏和莽撞。
也怕有人在得知deadline后,尽管担心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却还犯着“拖延症”或“注意力缺陷障碍综合症”。也许他们真被deadline逼近到无退路时才能短暂性治愈。
Δ “胆大者”和拖延症什么的,都是这么安排时间的(图片来自网络)
如此紧卡deadline做事,等于是孤注一掷,急工出粗活的弊端还是其次,完不成活才是“致命”的。沿着deadline(死线)走的人,也算是line walker(走在“死活”边缘的人)吧。弄不好,过了deadline就让人go die(狗带)了。
Δ 《使徒行者》的英文名line walker意指“走在黑白边缘的人”,当卧底不好受啊。同理,在deadline边缘走的line walker也不会怎么好过
如此处事既无“胆大者”的爆发力(只得其形),也无“保守者”的耐心稳重,更无“淡定者”的延期魄力。这样的“三无”人员,要有自知之明。
看看那些在deadline面前还被内外因掣肘的可怜人吧。
有时deadline来得紧,他们根本没机会喘息,被逼即刻忙起来。例如老板今天才通知你明早讲个报告,那还不加班加点?
有时deadline之前百事缠身,他们无暇做正事儿。例如同事请假,老板让你做替工,你本来忙着赶本职工作的进度,却要分神照顾“兼职”。
有时条件或能力不足,他们即便分秒必争、全力冲刺,也没法在deadline之前达到要求。例如比武前武功平庸的人再怎么练习,也难以取胜强劲的对手,除非偶遇武林秘籍。
相比这些可怜人,大部分人在大部分deadline情况下还是有得选的。我不认为“保守者”占据什么战略制高点,不过他们不忽视deadline前的余裕时间倒是值得借鉴。为了不在deadline越追越近时让自己“身犯险境”,从而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叹息,你懂怎么做的。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我只同意一半。我不是质疑它做生产力的资格或是排第一的名次,而是觉得它有时追不死你累死你,生产完不成还摊上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