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拔氏有一个奇葩规矩,立太子必杀其生母,美其名曰避免母后干政

 梦想童年594 2022-04-20

拓拔氏立太子先杀其母 (总第四百六十四)

《资治通鉴》里最具鉴戒意义的这些事儿

北魏拓拔氏有一个奇葩规矩,若是要立某一位皇子为太子,就会杀其生母,为的就是避免母后干政。夷狄民族残忍灭绝人伦大义,也只能到这么个程度了!

然而,拓拔氏的政权却在日后,突然就被一个没有被及时处决的淫荡妇人擅掌了国政,从而招致祸乱,走向灭亡。

由此说来,拓跋氏政权的这个奇葩规矩只是徒劳地强奸天性,并没能避免女人干政而走向了灭亡。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拓拔氏有一个奇葩规矩,立太子必杀其生母,美其名曰避免母后干政

作为母后,并不是一定就不能杀,而是说,不必为了所谓防患而做出过度举动。

《汉书.诸侯王表》:“周过其历,秦不及期,国势然也。”周王朝之所以能够超过人所预期的国运,或者说是远远超过后世几乎所有朝代的享国年数,是因为对国民的教化始于学习《关雎》,操习琴瑟鼓钟。惟其如此,才能让国民包括生活在后宫的人们快乐,并相互友爱,从而做到内治修明、国政有条不紊。但那是华夏圣王的教化,北魏夷狄酋长拓跋氏是做不到的。

北魏政权不仅做不到华夏圣王的教化,拓跋氏还把与自己一起供祭祀奉皇天先祖的伉俪,视之如仇寇,置之于死地。

伤害太子生母,是可忍,孰不可忍!岂有从政之人必须像佛教徒那样,完全抛离了妻室,就能做到国家大治?

对妇女实行教化值得崇尚,用女性应循守的礼仪去启迪,可以让她们提高道德修养;用针线活这样的女工统领她们,让她们也能有所作为。因为,妇人也是人,当她们无处可展现她们的能力和德行,必然就会干预身外之事,比如朝政,并以此为荣。

因此,古代先王勤勉谨慎,亲自主导后妃参加采桑,浸泡农作物种子的礼仪,劝告鼓励后宫人员制作用来祭祀的编织物品,发挥她们的余热。这样,即使是乐于显露自己,且多有智慧谋略的女人,也不会忧患于每日幽闭深宫如圈内猪、笼中鸟那样,等待着喂食过后的心情变得平复。

再就是,若真的忧患母后干政,坚持如下原则即可:对于皇后的亲族,即使贤德也不任用到中央政权;宫内勤务之人的亲属也不任职外庭;大臣有权劝告劝戒他们的一举一动;承嗣皇位的皇子无需依靠她们被匡扶上位,而是立法决定其继承权。若照此制约她们,难道会没有办法,一定会成为祸患?

不然的话,人主掌握天地四方,要干的事情多了去,却把所有智慧勇气用来驾驭后宫女子,采用草泽雄杰、夷狄族裔一贯的狡诈去对付她们。匹夫也有能与自己相匹配的配偶,而拓拔氏却惴惴不安地唯恐配偶戕害自己的国家,是不是太拙劣了一点!

对拓拔氏的作法,不值得口诛笔伐。

占有天下之人,对其后宫女人,不是猜忌而予以钳制,就是亲昵而给予纵容。其实,对后宫女性能采用的方式,仅仅只需辨别其仁与不仁,若不是采取君子“齐家之法”让她们达到圣洁的境界,就只能是满腹惆怅而不得其法,只好行不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