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雨不除湿,夏季百病生?谷雨将至,做好3件事,帮助体内除除湿

 漫说健康 2022-04-20


今日10时24分,我们迎来春季中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隶属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将至,气温升高,雨量加大,自南而北,各地也开始春耕农作。

正所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谷雨后全国各地的气温回升加快,雨量也随之增加,此时空气湿度较大,自然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个人体内的湿气也会相应上升。

一旦体内湿气过重,很容易影响个人的精神状态甚至是诱发其他的疾病。

湿气重,究竟说的是什么?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说湿气重,尤其是南方小伙伴们,总是被唠叨体内湿气较大,需要健脾祛湿。

事实上,湿气重是源自于中医里的说法,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体内水分难以被代谢出去,整个人因湿气困阻了脾胃四肢,阳气不能到达而引发,从而产生疲惫、食欲不振等现象。

湿气重,具体有哪些表现?

第一,食欲不振

由于体内湿气过重会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肠道蠕动相比以前会很慢。

人体摄入的食物无法及时消化,而多余代谢废物堆积在体内却无法排出,从而导致个人经常感到腹胀和恶心,食欲也就大不如从前。

此时应该注重祛湿,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这样才有利于改善食欲不振这一问题。

第二,皮肤差

个人的皮肤状态会非常差,很容易长湿疹、红疹或者其他的皮疹,久而久之皮肤病就会变得严重。

由于体内的湿气如果不能及时排出,皮肤会长期处于湿气过重的环境,此时整个人就会出现瘙痒,并且脸上冒油。

因此个人要是发现自己的脸上或者背部长了大片的痘痘、有湿疹之类的皮肤问题,应该警惕是否属于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的。

该如何给自己身体“打开抽湿机”?

1.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

要排出体内的湿气,便要保持科学合理的作息习惯。

人体进入睡眠后,也正是器官代谢和自我修复的时间,长期熬夜或者睡眠不足,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以及相应器官功能的紊乱,长此下去便导致体内湿气的积聚

除此之外,健康的作息习惯还能保持气血的平衡,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加速新陈代谢,这些都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

2.加强锻炼

运动也是排出体内湿气的好方法。

体内如果积聚过多的湿气,很难通过代谢直接排除出来,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积引发其他血管疾病的产生。

不仅如此,运动还可以促进汗液的排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同时还能气血通畅,郁滞疏散,增强身体素质,让外界与人体达到平衡。

3.饮食注重健脾祛湿

《黄帝内经》记载:“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寄治十八日。”

意思是说,四季季末的十八日均是由脾脏所主,而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养生除了养肝护肝之外,还需要注意健运脾胃。

而谷雨过后,初夏也开始拉开序幕,而夏季却是以炎热潮湿天气为主,因此还需要结合自己的个人体质,进而适当多吃一些健脾胃、祛湿的食物,比如香椿、黑豆、薏米、山药、鲫鱼等。

当然,在饮食上还需要保持清淡,少食辛辣油腻食物,烟酒更需要节制。

谷雨到,夏天还会远吗?

正所谓: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

作为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将至,也即将拉起了初夏的序幕,花谢花会开,春去春又来。

在这即将谢幕的满园春色,我们更需要在内心中珍藏这一季的鲜媚可爱,抓住春的尾巴,继续朝着那明亮的日子继续进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