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训笔记】《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转型策略》(河北教科所张谨琳)

 滕训超 2022-04-20
图片
       今天张老师给我们来了一场头脑风暴,她给我们全面、深刻地解读了即将出台的初中语文新课标。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就是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很多老师还停留在陈旧的观念里不能走出来,把语文课的审美、情感讲成了思想政治,把背景讲成了历史,把别人的地种上各种菜,而把语文田地荒芜起来。语文课堂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中,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整理等具体的课堂动作才能完成,我们要建立语文学习任务群,引领语文育人方式的改革。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实际我认为通过语文学习,除了识字解字,最终极目标就是写作,写成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实用文(通知、新闻、演讲稿、人物传记等)水平可能有高下,但至少结合每单元的阅读积累起来的文体知识,可以普遍意义上的尝试和下水。至于整本书的阅读,具体说就是阅读课外书,跟文本有关,跟课标要求的两大类。
       单元教学设计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组织成一个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学习事件,否则就只是内容单元而不是学习单元。我们要站在课程视角和学习维度设计任务驱动,说直白一点,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任务。我们要做一个教学研究者,深度解析课标、教材、学情、核心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契合,并转化为单元教学设计,我们要做一个课程开发者,让教材内容结构化,引导学生在情境下进行学习活动,最后任务达成。我们要做一个顶层设计师,要有整合意识、整体构思、科学统筹课型、课时,从单元整合到课时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系统化设计。我们要做一个科学命题者,作业评价从布置走向设计,不仅要知晓答案,更重要的在于洞悉评价的原则和内在逻辑。
       单元教学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操作,才能真正实现落地。一是设计好单元名称、单元课时;二是设计好本单元的重点难点,落实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三是根据单元目标、学情设计学习情境,选取学习素材;四是准备必要的知识支架,以问题或者探究的方式呈现;五是精心设计师生活动,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落实单元目标;六是通过设计选择性作业,展示、检测学习效果;七是进行课后反思,看看目标是否恰当,活动是否有效,目标是否达到,最后形成个性案例。
       看设计的内容是否具有教学价值,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积累性内容,二是理解性内容,三是分析性内容,四是拓展性内容。情境设置也有四种途径,一是依托生活实际创设话题情境,二是针对学生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三是基于主题创设学科素材情境,四是提高思维综合度的区域情境。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讲了两节《老山界》,从分析困难的角度提炼艰苦奋斗和乐观精神。然后通过瑶民一家事件解释红军拥有这些崇高品质的源泉,整体效果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