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板反手拧拉技术【乒乓网】

 ywgg 2022-04-20
我说一个我的拧球练习之路过程中总结出的要点,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对,供你参与。
一、来球性质:必须是下旋球;
二、来球高低:越高越好拧,但是如果高点期高于网上缘,又没有必要拧了,直接反手挑打,出拍较迅速,下一板还原较快。
三、来球长短:来球必须是半出台之前的短球,出台的球直接反手拉,稳定暴力且还原也好,但又不能太短,近网短球拧不了,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判断清楚后上步、引拍、拧、跳步还原,这样的话即使拧成功了下一板接中台长球也接不住,失去抢先上台进攻的意义。
四、上步引拍要点:上步和引拍是同时进步的,不然来不及,所以放在一起说。上步同时架肘,把前臂拧成S状把肘顶出去,上步时上身一定要前倾,就是说上步时把上身送出去,把架成S状的前臂送出去,上步的右脚落地后,立即重心压上,上身前倾。顶肘的位置在来球预击球的右侧一个前臂的距离(给拧的时候前臂留出空间)。千万不可伸着拍子上步,上步后再向右下弯曲前臂引拍,这样的百分之一百是抢不了点的,这也是业余普遍不会拧的重点中的重点。
五、挥拍要点:上步重心压上后,以右脚为重心支点,在来球开始弹起初期腰部带动右上臂挥拍,由于引拍时台面的阻挡,拍面极度前倾,在挥拍的过程中,要渐渐把极度前倾的拍面慢慢把拍子亮出来,直到拍面和拍柄水平横位的时候,就是触球时候拍面保持垂直状态,这一点是拧球成功的生命,业余人员拧球下网这是唯一的原因。垂直拍面触球后,拍面继续沿着前臂甩动的方向继续以前的轨迹向前上甩,通过制造强烈的摩擦,来保证过网的弧线,摩擦越强弧线越明显,过网率越高,威力也越大。
六、退台要点,拧完后,下一板来球就就是中台上旋长球,如果对方回球质量不高,下一板也可能是中近台上旋长球,所以,我方拧完后,右前臂顺势蹬地,以这个力量,身体立即向后使用跳步,距离端线练1米左右。持拍手保持基本姿势就是位于侧体一侧,持拍手位于体侧是为了方便下一板接正反两个手位的来球,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板对方会回到反手还是正手,有的球后在回后后习惯性做正手进攻的引拍动作,或反手进攻的引拍动作,一旦发现对方回球在另一边,这一个球也就丢了,结果是拧的也漂亮,回的也漂亮,就是不得分。结果是赢了掌声,丢了分。得不偿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