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在动机:如何保持我们的好奇心

 敏而好奇 2022-04-20

专注高效学习,深度思考,自我成长

前段时间

PART1 为什么好奇会消失

白天我在即刻问了个问题,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人们会逐渐失去好奇心?

对此我给出的角度是:「随着年龄增长,好奇带来的直接收益会越来越小,进一步探索更大程度上是为了精神满足,需要内在动机驱动,而大多数人始终是外部动机驱动行为的模式。

展开说说。

好奇心的本质,是在认知与行动的层面,拓展新鲜边界的欲望。

人们在幼年及青年时,由好奇带来的探索和学习可以让人们快速习得这个社会运转的基本规律,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生存方式。可以说,在这个阶段,好奇必然会带来大量的收益和反馈,这种收益可能是利益的、也可能是情感的,总之都是立竿见影、即学即用即见效的。

然而,当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足够生存之后,扩展认知和行动的新鲜边界会产生边际效应,直接的收益和反馈会越来越少,于是人们也就失去了继续遵从自己好奇心行动继续探索的动力——因为外部的“奖赏”没了。

这时问题就出现了,我们知道有一部分人哪怕年龄增长,也仍然会怀抱着巨大的好奇心去探索这个世界。他们的动力从何而来呢?

答案是内在动机,是精神与思想层面的需求。

前段时间我曾写过,精神思想层面的需求是更难能可贵的需求,因为它既建立在基本需求已满足的前提上(多半是因为幸运,无需为生存奔波),又根植在突破现有认知框架和更加独立的思考上(多半是因为智慧,有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PART2 内在动机与自主性


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保有我们的内在动机,去发掘满足自己好奇心的乐趣呢?

这个问题刚好有人系统研究过。他们就是社会心理学界的知名学者、自我决定论的提出者爱德华·L·德西和他的好友理查德·瑞安。

通过研究他们发现,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autonomy)、胜任(competence)和联结(relatedness)。

给下具体定义。
自主:指人们感觉自己的行为是自发的,并且完全出自自己的选择。它强调的是人们对主动权(自由度)的感受。
胜任:指人们对行为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胜任该活动。它强调人在与环境互动时,希望能够产生有效的反馈。
归属:指人们感觉自己与别人有关联,是一种在意别人,同时也希望被别人在意的感觉。它强调人们希望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渴望,如同事间人际和谐或者恋人间的亲密关系。

只有满足这些需求,特别是自主的需求,才能持续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让人们全心全意地投入某件事情,同时拥有最好的体验和表现。

接下来分享一下,从个体的角度德西都给出了哪些有关自主的建议。

1.培养自己强烈的自主倾向,用行为和期望管理环境。

德西设计了一种心理测量工具来测量人们自主导向和控制导向的程度。结果发现,自主导向越强的人,自尊心越强,自我实现的能力也越强,他们人格的整合程度越高。换句话讲,自主性越强的人,其人格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也越强。此外,自主倾向更强烈的人,心理更健康,对人际关系更满意。

环境既能够给人们促进自身发展的机会,也可能破坏人们的内在动机,让他们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被动顺从。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行为和期望来影响他们的环境,使得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他们需要的东西。

而且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同样情况下,拥有强烈的自主倾向的人会体验到更加支持自主的社会环境。

2.管理自身的体验,避免自我卷入。

除了管理环境之外,更重要的还有管理自身以及自己的内在体验。包括形成管理情绪和内在冲动的调节过程,以及找到满足个人需求的方法等。

这里提出一个概念,自我卷入。自我卷入的人们的自我价值感,往往取决于某种具体的结果或外在表现。为了感到有价值,他们会努力使自己在别人看来是聪明的,或是温柔的、强壮的、富有艺术细胞的,或是英俊的。这种情形就是自我卷入。

在自我卷入时,人们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威胁,成为情绪的奴隶。比如,某人只有在别人看来是坚强的情况下,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那么一旦别人认为他是懦弱的,就会威胁到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从而导致他的勃然大怒。

跳出自我卷入的一种方式是对自己的自我卷入投入兴趣,探索是什么控制了他们。然后自问,是否真的有必要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施压和控制自己。“只有不将其认定为威胁,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对自我的威胁。”

3.用自身强烈的改变意愿驱动而非用技巧驱动改变。

当人们真的准备好出于自己的个人原因而改变时,当他们愿意面对和应对隐藏在他们不良适应行为之下的无数感受(如焦虑、无能、愤怒、恐惧或孤独)时,就会有改变的动机。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技巧才可能对他们有用,但是,假如人们没有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没有找出对自己重要的改变的理由,技巧不会带来帮助。当人们把技巧看成某种能够改变他们的东西时,他们便在表达一种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因果关系。他们会错误地以为实现有意义的个人改变的方式是被人(技巧)控制,而不是自主。

4.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探寻自己做某事的具体原因。比如可以自问,我为什么过度饮食?然后你可能就会发现,每当自己工作压力过大时,就会暴饮暴食。

意识到人们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适应不良的行为,可以使改变的过程顺利进行下去。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责备自己。将错误的行为归咎于自己或他人反而会使改变受到阻碍。

另一种无济于事的措施是给自己施压。当人们感受到压力时,就会顺从或反抗。顺从将产生不太可能维持下去的改变,反抗则会一开始就阻止改变。

有意义的改变发生在人们接纳自己之时,然后,人们就会有兴趣了解自己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变,最后,他们就会真正做好改变的准备。

OK,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阅读,希望能够对你有启发。

如果觉得不过瘾,想看更多我的分享,可以点击查看原文预览和关注我的小报童专栏,日更。

点此查看我的小报童介绍:平淡琐碎中的确定花火 | 小报童日更100天

近期文章

心学信徒:聊聊我对心学的理解、收获与思考

卡片大法:让智识自然生长

硅谷创业偶像纳瓦尔的财富秘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