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 2010.4.23

 和而不同沙龙馆 2022-04-21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的精神和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制订本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一、   概  述

《课程方案》以“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确立新的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和改革要点。

1.二期课改课程理念

(1)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经历并获得经验的观念

l              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强调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l              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展,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2)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课程体系

l          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l          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适合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服务,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多元职能。

l          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国际视野和开放意识。

l          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化和信息化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

(3)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l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l          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培育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汲取世界多元文化的先进成果。

l          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胸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尊重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国际竞争与合作意识。

l          拓展德育的实施渠道,在坚持“三线一面”、“三位一体”的基础上,突出各学习领域的德育特色,发挥学校、社区、家庭的综合德育功能。

l          与时俱进,改进德育方式,强调“行在知前,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l          重视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追求卓越。

l          重视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l          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同步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5)加强课程的整合,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

l          加强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意的同步发展,实现课程目标的整合。

l          加强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三者的有机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整合。

l          加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课程结构的整合。

l          加强各学习领域的整体设计,重视学科课程内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经历和经验、社会和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

2.课程设计思路

(1)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上海城市发展特点,确定中小学培养目标

l      本《课程方案》中的普通中小学培养目标描述的是21世纪的上海对于合格市民的基本要求,体现的是社会最基本的教育价值观。分学段培养目标依据普通中小学培养目标制订,并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阐述。

l      学科课程目标从“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能力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三方面阐述。学科课程目标要突出阅读与交流表达、科学探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合作与组织、自我管理与规划等能力的培养;重视国家意识和政治信念、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承担精神、开放的意识和文化包容的态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为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落实培养目标,中小学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

学习经历是学习目标、过程、内容和情境的综合体,它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是学生形成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关键。

各种学习经历有其相对侧重的目标,本《课程方案》提供以下五种学习经历:

l      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的经历。

l      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的经历。

l      体育与健身的经历。

l      艺术修养和发展的经历。

l      社会实践的经历。

(3)依据“培养目标”和 “五种学习经历”,确定中小学教育向学生提供八个学习领域的课程

八个学习领域及其在基础型课程重的相关学科课程是:

l      语言文学学习领域:包括语文、外语课程。

l      数学学习领域:数学课程。

l      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包括小学自然、中学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等课程。

l      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包括小学品德与社会、地理、历史、思想政治(思想品德)、中学社会等课程。

l      技术学习领域:包括信息科技和劳动技术课程。

l      艺术学习领域:包括音乐(唱游)、美术和艺术课程。

l      体育与健身学习领域:体育与健身课程。

l      综合实践学习领域: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

(4)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特点,从“加强基础、促进发展、激励创新、重视实践”的要求出发,建立课程结构

l      根据共同的基础要求和不同的基础要求,构建“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

l      根据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改革要求,构建“研究(探究)型课程”。研究(探究)型课程有两种类型:一是单独设立,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并实施,称为研究(探究)型课程Ⅰ;二是置于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之中,结合学科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渗透,称为研究(探究)型课程Ⅱ。

l      各学习领域与三类课程的关系如表一所示:

表1  学习领域与三类课程的关系表

  学 习 领 域 

课  程  类  别

语言文学

基础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

研究(探究)型课程

数    学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艺    术

技    术

体育与健身

综合实践


3、改革要点

(1)构建体现基础性、整体性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

l      重视课程的基础性,设置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基础型课程和不同基础要求的拓展型课程。精简共性的基础,增加可选择的不同基础,注重能力、方法和态度的基础,合理设计各种课程类型和各学习领域的比重,落实基础学力。

l      强调课程的整体性,整体设计12年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加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探究)型课程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科课程课程与经验课程的优势。以内容间的相互联系和学习过程的共同特征为依据建立学习领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三个学习领域进行“合—分一体”的整体设计,增设艺术、科学、社会等课程,充分发挥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优势。

l      增强课程的选择性,设置有利于学生灵活选择的八个学习领域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个性和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加强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随着年级升高,逐步增加课程的选择比重,以适应学校和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使学生学会选择,促进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2)加强外语和信息科技教育

l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置外语课程,建立学生接受12年外语教育的机制。加强外语教师、外语教材和外语学习氛围的三项建设,以培养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双语教学”,重视多语种教育。

l      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全面普及信息科技课程,并形成“纵向连贯,横向整合”的信息科技课程体系。改革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拓宽信息科技课程的内容,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与信息科技的运用有机的融合,逐步实现“学技术,用技术,与技术一起学。”

(3)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l      制订《关于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促进信息技术在学科中地广泛应用。

l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逐步建立与课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学科网站或网页,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和认知的工具,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和课程的实施。

(4)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

l      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有效地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建立选科指导制度,倡导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使学生学会选择。

l      增设研究(探究)型课程,并从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制订《上海市中小学研究(探究)型课程指南》,反映研究性学习要求,指导学优化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l      拓展学习时空,丰富学习经历。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和各种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开展学习活动,加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从传统的课堂学习时间,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综合而富有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

(5)改进学习训练方式,构建学生训练体系

l      制订《关于改进各学科学习训练的指导意见》,通过改进各学科的学习训练方式,逐步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学习训练体系。

l      充分关注学习训练方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重视学习训练体系中的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加强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逐步建立与基础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学习训练支持平台。

(6)建立有利于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

l       拟定《关于改进各学科学习评价的指导意见》,建立自评与互评、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管理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的有利于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

l      推进包括招生考试在内的各种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改革。

l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学校数字化学生档案系统和市、区两极的数字化质量监控系统,设计有利于全社会共同参与中小学评价的数字化评价平台。

(7)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l      适当减少国家课程的比例,为学校开发和实施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究)型课程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校和教师对课程的研究、开发和实施能力,逐步实现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l          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学校在遵循课程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设计个性化的学校课程实施计划。

l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段特点,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积极推进学分制管理。

二、培养目标

1.普通中小学培养目标

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教育过程。普通中小学培养目标要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使学生——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成为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人、会生存,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分学段培养目标

根据普通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新课程的实施,使各学段的学生——

三、课 程 结 构

1.整体设置12 年一贯的普通中小学课程

l          本课程强调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整体设计,以确保12 年中小学课程的整体连贯性。

l          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和高中以分科和综合课程相结合的形式设置课程。

l          科学、社会和艺术三个学习领域,进行12 年一贯的综合与分科呈“合-分-合”的整体设置。

2.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

l          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即共同基础),着眼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

l          拓展型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体现不同的基础。

l          研究(探究)型课程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称为探究型课程,高中阶段称为研究型课程。

3.三类课程的实施形态

l          基础型课程具有统一的共性基础要求,为必修课程。

l          拓展型课程分为学科(小学为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两个部分。学科部分包括限定性拓展和自主拓展两部分,修习方式为选修;社会实践部分为必修。

l          研究(探究)型课程为必修。单独设置的研究(探究)型课程Ⅰ一般以课题(问题)或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其课时安排宜采用弹性课时制,强调课内外的结合;研究(探究)型课程Ⅱ渗透在其他两类课程的教学中。

4.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分配

普通中小学阶段(一至十二年级)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配比如表2 、表3 、表4 。

5.关于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的说明

l          关于教学总时间  每学年教学时间40周(高三学年按36 周)。除去常规的复习考试时间和学校的重大活动时间,新课授课时间每学年按34周计(高三学年按30 周计)。

l          关于课时总量  本方案中,要求小学控制在32—35节;初中控制在37—38节;高中控制在40节之内。

l          关于各学段新授课总课时数  小学5 年共5746节,每节按35 分钟计;初中4年共5100节,每节按40分钟计;高中3年共3920节,每节按40分钟计。校班会等时间另计。

l          关于限定性拓展内容的课时  高中阶段语文、数学、外语3年累计各不超过170课时。思想政治3年累计不超过90课时;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3年累计各不超过120课时。

l          关于学校课程计划  上述学科的课时比例,表示了学科间的时间配比关系和对教学内容量的指导。具体科目设置和教学时间安排,不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遵循本《课程方案》基本设计思想前提下,设计学校的课程计划。

l          《劳动技术》、研究(探究)型课程I、《信息科技》和社会实践等课程的课时  可分散安排,也可相对集中安排;学校可适当设置机动课时,以安排时政教育、乡土史地及其他专题教育。

四、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制

1.课程标准的编制

(1)课程标准的作用及总体编制要求

l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与审查、课程实施、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等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l          课程标准要反映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在编制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性与教育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统一性与选择性等多方面的关系。重视德育的渗透,并根据学科特点有效实施德育。

(2)在基础型课程中,根据各学习领域的特点,编制《学习领域指导纲要》、学科《课程标准》或学科《课程指导纲要》

l          进行“合-分一体”设计的科学、社会和艺术三个学习领域,编制《学习领域指导纲要》,要求从整合的角度,提出该学习领域的共同目标、学习过程的共性要求和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l          各学科编制《课程标准》,要求阐明该学科课程的性质定位、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以及学科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出课程实施的有关建议。在内容与要求部分,要包括该学科作为基础型课程部分的内容与要求、拓展型课程部分的内容与要求以及属于该学科范围的研究型课程的一些课题研究内容。在课程实施部分,要从教材、教学、评价、保障等方面,提出实施指导意见。

l          信息科技学科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及选择性,编制《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指导纲要》。

(3)拓展型课程编制《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

    《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对拓展型课程的内容选取和课程实施作出原则性规定,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体现出拓展型课程的层次性、广域性和选择性。

(4)研究(探究)型课程编制《研究(探究)型课程指南》

《研究(探究)型课程指南》要对研究(探究)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方法和策略上的指导,对研究性学习活动提出导向性要求,体现研究(探究)型课程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2.教材建设

(1)教材的组成

教材包括文字印刷教材(含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图表和教学参考资料等)和电子视听教材等。

(2) 根据课程特点,开发与编制相关的教材

l          基础性课程中的各学科,以学科《课程标准(或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编制学科教材。

l          拓展型课程以《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开发和编制多样化的教材,学校也可自行编写适合本校特点的教材。

l          研究(探究)型课程由学校依据《研究(探究)型课程指南》,进行开发和实施,不编写统一教材。

(3)教材编制要落实课程教材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体现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

l          教材内容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兴趣,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实践应用。加强教材的弹性,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l          要充分考虑信息科技带来的深刻影响,除印刷教材外,要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电子教材,建立文字印刷教材与电子视听教材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

l          教材编制要有利于充分利用上海地区已经具备的各类教育实践基地,有利于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l          加强训练系统的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在重视练习对于巩固知识和技能作用的基础上,突出发挥它对促进应用、鼓励创新、激发情感、启迪智慧以及反馈评价等方面的功能。

(4)加强教材管理,实现教材的高质量和多样化

遵照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上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审查、征订等工作的规定》,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严格执行教材审定管理制度,提高教材质量。

五、课程实施

1.采取积极创新和稳妥推进的实施策略

(1)编制过程“互动”的策略

课程方案的编制同各学习领域指导纲要及学科课程标准编制过程互动,课程标准编制和教材编写互动,促进互动双方的完善,提高课程编制的整体效益。

(2)课程实施“由点到面,上下联动”的推动策略

建立一批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学校,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教材的编写工作和基地学校的创造性实践探索紧密结合,上下联动,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效益;充分发挥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学校的作用,坚持先行试验,总结经验,提供案例,再推向面上学校的实施步骤,增强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和稳妥性。

(3)“梯度推进,分布式式”的策略

根据各学科在课程和教材研究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按照先成熟先推出的方法,成熟一门,推出一门,逐步到位。

(4)“先进理念及其实践提前渗透”的策略

将新一轮课改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教育理念和“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等行之有效的实践提前渗透在现行课程中,促使现行课程与时俱进,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2.优化学习方式,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

l      要切实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个体的接受性学习的现状,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l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等之间的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l      拓展学习时空,重视课内外学习途径的结合,以及学校课程和更广泛的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形成鼓励学生创新与时间的机制。

3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l      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以及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营地、社区文化设施和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教育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积极开发网络资源和家庭教育资源。

l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提高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中的普遍应用,加快信息化环境建设

l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全面变革。

l      加快建立由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学习软件、电子教材和“校校通”工程交织构成的信息化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为学生构建信息化的学习平台。

六、课 程 评 价

1.课程评价的范围

课程评价的范围包括学生学习、课程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环境、教材、教学成果等。

2.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和课程的不断完善

(1) 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根据课程的特点,有侧重地、因“校”制宜地采用自评与互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管理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2)发挥课程评价的反思总结功能,促进教师提高。

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提高师德和教学业务水平。

(3)发挥课程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促进课程更新。

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使外部质量监控和学校内部不断追求课程质量的完善相结合,促进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定期对学校执行课程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估,针对问题调整课程内容。鼓励学校和教师在自评的基础上,诊断、发现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中的不足,使学校课程日臻完善。

3.继续改革和完善招生考试制度

l      继续完善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改革现行市、区两级管理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继续完善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推荐标准坚持以全面素质评价为依据;高校招生采用“化整为零,综合评价”的举措,探索提供多次机会、综合评价的考试及选拔方式。

l      要按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有关法规严格控制考试范围和数量,提倡少考试、多读书、多活动。

l      考试命题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杜绝出偏题、怪题。继续完善和发展部分学科的实践操作考、开卷考等方式。

七、管理与保障

1.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l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受国家教育部的委托,在上海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统筹管理全市普通中小学课改工作,制定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国家课程的课程标准。

l      上海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具体规划本区(县)普通中小学课程改革工作,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特点,积极开发地方课程。

l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积极开发学校课程,鼓励学校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方案。

l      市、区(县)各级教研机构要充分发挥对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功能,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倡导和鼓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课程教材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性发挥,积极推进普通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l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及教材编写,应按国家和上海市有关课程管理的文件执行。

2.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

l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校教师的不同需求,采用多种模式的培训课程。

l      师范院校及其他有关师资培养和培训的机构,要调整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使之与普通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l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有效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院校要根据课改目标与要求,组织教师和校长的培训,确保培训工作与二期课改的推进同步进行。

l      学校要根据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加强教研活动,实施在岗培训,并在政策和制度上建立机制,鼓励教师自我进修和自我提高,优化教师的整体素质。

3.建立课程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l      加强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

l      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普通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l      要在教育评估和各类考试等方面对参与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学校予以政策支持,给学校创造一个宽松的改革环境,以有利于他们大胆尝试和探索。

l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落实资金投入,确保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和配备及其他各项试验所需经费,并加强对这项经费使用的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