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阳道实,阴道虚”与仲景脾胃病论治

 九龙池dn5pzqmi 2022-04-21

刘俊伶

1.“阳道实,阴道虚” 的理论渊源及各家注解

《素问·太阴阳明论》[1]提出: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后世各家于此的注解不尽相同,总结起来可分为四类。 其一,言阴阳的属性,例如日 本丹波元简注云: “考上文云'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 主内’, 则阳刚阴柔之解,于义较顺。”[2]

其二,言天地阴阳,例如张志聪拓展其所云: “阳刚阴柔,故阳道常实,阴道常虚。” 杨上善注: “阳为天气主外,故阳道实也;阴为地气主内,故阴道虚也。”《白虎通》 曰: “日 之为言实也, 常满有节; 月 之为言阙也, 有满有阕也”。《系辞》曰: “阴阳之义配日 月 ”。[3]

其三,言阴阳六经之气, 例如马莳云: “人身本与天地相参, 故天在外主包夫地, 地在内主承于天。 人身六阳气, 犹天气也, 主运于外;人身六阴气,犹地气也,主运于内。 阳运于外者为实,阴运于内者为虚。”

其四,言外感内伤发病。 例如张介宾注有言: “阳刚阴柔也。有外邪多有余,故阳道实。 内伤多不足,故阴道虚。”[4]

笔者,将从“阳道实,阴道虚。” 这一理论基础出发,浅谈与仲景脾胃病论治的联系。

2.“脾属阴,胃属阳” 与脾胃生理

从脾脏阴阳本质看,脾属阴。 脾喜温喜燥而恶寒湿,为太阴湿土。 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主长夏, 亦不独主于时, 旺于四时。[6]

脾属五脏,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脾“藏精气”,较之于胃的“传化物而不藏”,属阴、属静。从胃腑阴阳本质看,胃属阳。 胃喜润而恶燥,为阳明燥土。 在五行亦属土。 胃属六腑, 则“传化物而不藏, 故实而不能满也。”胃“传化物”,较之于脾的“藏精气”,属阳、属动。[7]

脾与胃一脏一腑,“阴阳异位”[1] ,虽然生理功能不同,但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一是从解剖结构上看,“脾与胃以膜相连”[1] 。 二是从经脉上看“太阴阳明为表里”[1] ,经脉相互络属,脾“其脉贯胃属脾络嗌”[1] 。 三是生理功能上,胃主受纳水谷,为“五脏六腑之海”[1] ,然脾为“胃行其津液” [1] ,胃受纳、腐熟水谷之后,必须经过脾的运化作用,转化为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到全身各脏腑器官,所谓“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亦为之行气于三阳”[1] ,使“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1] 。 后世将脾胃的生理关系概括为纳运相协,升降相因,燥湿相济,阴阳相合,共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5]

3.“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与脾胃病理

《素问·太阴阳明论》[1]有言: “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 后世清代医家柯韵伯注解伤寒论时,以“阳道实, 阴道虚” 为脾胃病论治的基础, 进而提出“实则阳明, 虚则太阴”[8]为脾胃病的基本病机,从而高度概括了阳明、太阴的病变规律。

脾病的病因多属阴,多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饮食失节,劳倦过度,以及久病正虚,病从内生,易伤太阴,“精气夺则虚”,故脾病多虚。 脾虚功能失职, 运化五谷、水液失常, 食留中脘,水湿不化,渗而俱下,可表现为“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或食少、纳差等一派脾虚征象。 脾虚久病, 可从脾失健运逐渐发展为脾不升清,气虚下陷,可自觉下坠感或出现脏器下垂;进一步可表现脾不统血,便血、衄血、皮肤瘀斑等;继续加重可出现脾阳虚证,阳虚日 久,后天影响先天,最终可导致脾肾阳虚,神疲乏力,手足厥冷,完谷不化,五更泻等。 就病机而言,太阴脾病,脾阳易损,易受阴邪侵扰,病多从湿化、寒化,故寒证、虚证多见,即所谓“虚则太阴”。

胃病的病因多属阳。“虚邪贼风”均从外来为阳邪,寒邪客胃,通降失常,饮食积滞胃中,成痰化热,“邪气盛则实”,故胃病多实。内经言: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满而不能实。” 若寒邪、饮食等实邪停滞胃中, 导致胃腑气机阻滞, 则会出现“胃胀者, 腹满, 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等一系列偏实的病机。 若阳气壅遏加重阻滞中上二焦“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表现为胃气上逆“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呃气、呕吐,嗳腐吞酸等症状。 就病机而言,阳明胃病, 易耗伤津液,易受阳邪侵扰, 病多从燥化、热化,故热证、实证多见,即所谓“实则阳明”。[8]

经云: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病理上二者亦相互影响,即胃病可以及脾,脾亦能涉胃。[9]如胃病失于和降, 不能纳谷, 症见饥不欲食, 则脾虽能运,但因缺乏水谷精微来源, 无以上奉心肺、化气生血, 脾亦从而病矣;又如脾病失升,不能运化,则胃虽能纳,但因无法独行其津液,必使水谷停滞于胃, 胃亦从而病矣, 或食后作胀,或神倦思睡,四肢无力,甚则水湿留潴,凝痰聚饮,变病多端。 所以脾胃之间失于协调,也会打破机体的平衡。

4. 仲景脾胃病治法用药

《黄帝内经》 有言: “谷气通于脾”,“人以水谷为本, 人绝水谷则死。” ; “胃为水谷之海”,“为五脏六腑之海”,“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故脾胃为后天之本。 汉代医圣张仲景将扶助胃气、顾护脾胃贯穿其诊治疾病的整个过程。《伤寒论》中六经辨证的最显著特点就是阳经病实,阴经病虚。 故阳明病多实,太阴病多虚。 在脾胃病临证治疗中,实多从阳明而泻,虚多从太阴而补。[10]

4.1 阳道实,宜清宜下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病的证候主要有两大类型:一为阳明经热证,气分大热;表现为燥热亢盛肠胃无燥屎阻结,身大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烦渴不解、脉洪大等症。 二为阳明腑实证,实热燥结;表现为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搏结而成燥屎,腑气不通出现定时高热、神昏谵语、腹部硬满、疼痛拒按或绕脐痛、大便难下或不通, 手足汗出, 脉沉实有力, 舌苔黄燥或焦裂起刺等症。 仲景以“实者泻之” “热者寒之”立法,治以寒凉,清热通腑。[11]

4.1.1 清泄胃热

“伤寒脉浮滑”,此为阳明病表里俱热,属白虎汤证。 邪热内盛,胃气壅滞则腹满;阳明热盛,伤津耗气,口渴喜饮;阳明胃热,循经上扰, 心神不安, 则谵语; 同时具有“身热, 汗出, 不恶寒反恶热”的阳明症状;治以白虎汤。 若里热太盛, 热极汗多,津气消灼,表现为“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则治以白虎加人参汤。 方中取石膏辛甘大寒,配知母辛苦寒,二药同用,内清阳明大热, 外退肌肤之热。 炙甘草粳米,益胃和中, 以免寒凉太过, 损伤胃气。 诸药同用,发挥清气泄热、生津润燥之效。

4.1.2 峻下热结

仲景将阳明分为正阳阳明、太阳阳明和少阳阳明,“正阳阳明者,胃家实” 或由燥屎内结、或由热甚伤津、或发汗利小便太过导致邪实内结。 根据“痞满、燥、实、坚” 程度的不同,与不同的承气汤。 承气汤三方,[12]皆为苦寒攻下之剂。 调胃承气汤重在泄热,

痞满次之, 故芒硝用量倍重于大黄, 以泻热润燥软坚, 因痞满不显, 故不用枳实、厚朴, 而代之以甘草, 以和胃气。 小承气汤重在通腑, 故少用枳朴,而不用芒硝。 而大承气汤泻热与通腑之力俱重,用于燥热内结腑气不通皆重者。 然峻下之功,未必尽在硝黄。因硝黄虽能泻热荡实,但行气破滞、消痞除满之力稍逊,故重用枳朴破其壅滞, 复以硝黄攻其燥结,以达到泻热实、消痞满的目的。三承气汤,以苦寒泻下之硝黄配行气之枳朴,使邪实积聚得去,腑气得通,传化得复,则邪去之而病痊。

阳明胃病,证多属实,仲景又将阳明病分为阳明经热证和阳明腑实证,以寒凉通腑为法。“热者寒之” 用甘寒、苦寒之品,清阳明经热; “实者泻之” 用苦寒泻下之品,涤荡阳明腑实,对后世脾胃学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4.2 阴道虚,宜温宜补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 利益甚。 若下之,必心下结硬。” 又“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寒湿阻滞,气机失调,则腹满;脾阳下陷,清气不升则下利;因脾虚而下利,又因下利而加重脾虚。 故仲景以温热扶助脾阳立法治之。[11]

4.2.1 补气温阳

太阴脾阳不足,水谷运化、升降失常,见腹中冷痛、喜温喜按、腹泻、吐利交作、或见头身疼痛, 舌淡苔白滑,脉浮缓等证。 仲景指出应“复其阳”、“以丸药温之”, 治以理中丸、理中汤、建中汤,诸方中干姜性温,白术、人参益气,甘草、饴糖、大枣配姜桂辛甘化阳,共入脾胃以奏温补脾阳、复其健运之功。

4.2.2 补火生土

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 相互影响。 少阴肾阳不足下元虚衰, 火不暖土, 脾阳随之而虚,仲景指出: “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补火生土,肾阳得温,脾阳得复。 治以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等,方中炙甘草、人参补脾益气,干姜守而不走温中阳,少量附子走而不守少火生气,共奏温补之功,以复脾肾之阳。太阴脾病,证多属虚,仲景以温阳健脾为法,或但从脾治,以温阳药健运脾阳,或补火以生土,补肾阳以资助健运脾阳,通过温热扶助脾阳之法以复脾之运化功能,且用药多甘温,对后世脾胃学术的发展有重要启示。

5. 讨论

脾胃,脏腑相表里,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14]固然,阳明病多实证,太阴病多虚证。 但笔者认为邪实久居,正气耗损,将会导致寒热虚实互生互化,故在治疗时应注意整体恒动观,有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13]其中“衡” 可以理解为在脾胃病治疗中[6]要重视刚柔相济、升降相因、寒热并用的思想。[15] 首先,脾为湿土,得阳始运而喜刚燥;胃为燥土, 得阴自 安而喜柔润。 脾胃之间,燥湿相济, 阴阳平衡,则纳运健旺。 因而在调治脾胃病时, 须注意恢复燥湿相济, 阴平阳秘的状态, 用药须刚柔互济,不可偏盛。 如胃阴不足兼脾弱湿积者, 在使用酸甘濡润之品的同时须配平胃、二陈, 刚柔相济,以免滋腻碍脾,又无过燥伤阴之虑。 其次,“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对湿滞气阻,食积内停等实证,固须化湿理气,消食导滞,以复升运、通降之性为要。 对脾胃虚证,在补以甘药时,亦不可一味呆补,而碍脾之升,妨胃之降;故补脾胃之剂常于甘味之中配以理气助运之品, 如陈皮、木香、枳壳, 补脾、运脾交相参用。

再者, 若脾胃久病、或失治误治出现变证,易导致寒热错杂,治疗须寒热并用。 例如脾气虚寒、兼夹肝胃郁热之证,可同时见胃脘痞闷,反酸、呃逆, 心中烦热,饥不欲食,口渴不欲饮等郁热之象;和四肢欠温等虚寒之象;小便或黄, 大便或燥, 舌红苔薄白, 脉虚细数。 此时单用温中补虚则热势更炽,单用寒凉清热则脾阳更损,治疗颇难措手,唯有用补泻并进,寒热互投之法,方能获效。中焦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枢机之一,[16] “脾气升则五脏六腑之气皆升,胃气降则五脏六腑之气皆降”,如是则生生不息, 故脾胃又为后天之本。 若脾胃气虚,升降失司,则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都可能会发生种种疾病。 故治疗当重视整体恒动观,“治病必求于本”,平调寒热虚实、斡旋升降,使中焦气血和调, 脾胃纳化正常,人体如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