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普金斯读医学院的时候,威廉·乔治·凯林遇到了他的此生真爱——卡罗琳。
两个人有着共同的兴趣,有着共同的目标。他们两个在一起,任何人都不得不说一句“真般配”。
优秀的人总是奋进的,随后他们一起到了全世界最顶尖的医学院——哈佛医学院工作。
能工作于哈佛的人必定不是平庸之辈。
卡罗琳成为了一名极其杰出的乳腺肿瘤手术专家,在她34岁那年,她就成为了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乳腺健康中心主任,是哈佛医学院附属医院当时最年轻的女性高管。
事业蒸蒸日上,爱情甜蜜美满,未来同朝阳一般充满希望。然而,生活就是这么的残忍。
在卡罗琳42岁那年,被诊断出乳腺癌。好在乳腺癌的治愈率和五年生存率很高,卡罗琳本身也是乳腺肿瘤治疗方面的专家。乳腺癌虽然很可怕,但是卡罗琳能够接受最顶尖的医学治疗。
然而,“祸不单行”这句话总是格外的令人讨厌。
由于治疗引起的罕见副作用,她失去了指尖触觉。一个外科手术医生失去了她这辈子最大的依赖。乳腺癌不仅威胁着她的生命,也将她与最爱的事业、最爱的手术台分割开来。
因此她被迫离开手术岗位,转而从事研究工作。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她在49岁那年,又被诊断出恶性脑胶质瘤。
胶质瘤治疗难度大,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都很高,治疗手段也比较匮乏。
卡罗琳又不得不接受了两次大手术和各种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她仍然坚持带病工作。
在患病期间,凯林教授照顾陪伴妻子,与她共同抵抗病魔,虽然为妻子的病情焦心难过,但他从未在人前表露出来,只是脸上的笑容,愈来愈少。
凯林教授也不曾停滞对癌症的研究,高速产出成果,希望可以应用于妻子身上,帮助妻子早日痊愈。
凯林教授从希佩尔 - 林道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disease)出发,发现了相关的基因 VHL,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 HIF 之间的作用机理。
基于这一原理,新药研发人员针对 VEGF 这一靶点开始研发新药。目前,FDA 已经批准了多种用于癌症治疗的 VEGF 抑制剂。
然而,众所周知,抗血管生成类药物存在局限性,对胶质瘤的治疗难以起到逆天改命的效果。
四年半后, 2015 年,卡罗琳还是难逃癌症的魔爪,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研究了一辈子癌症的凯林教授却对此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