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泊尔游记十七,三游猴庙

 千年的墨家 2022-04-21


1.宗教是令人着迷的一种人类精神现象。人类必须有某种信仰,才能赋予生命以意义,人类才能不至于堕落为动物。这种信仰,可以是基督、是真主、是佛陀、是妈祖、是湿婆、是梵天,也可以是人本主义,道德主义,共产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或科学主义。林林总总,像个市场。事实上,就是宗教市场理论,解释了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美国,为什么宗教信徒不降反升。

2.人类经常因为宗教而分裂,引发争执,甚至战争。但也会因为宗教宣扬普世的爱,而变得和平。

3.我很关心人类未来的宗教或信仰,会逐渐融合,还是更加分裂?

4.同一个宗教,可能因为一点点差异,就分裂了。比如,基督教本信仰一个上帝,却因为应该星期六还是星期天休息礼拜,分裂为罗马公教和东正教。还因为应该由神父来来解释上帝意图,还是允许自学圣经领悟上帝,而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又因为是否把十字架作为圣物,滋生出被视为异端的摩门教、耶和华证人等等。但同时,不同宗教也可能相互融合,比如中国的儒释道三教合流,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发展为成为现代的印度教,佛教吸收苯教成为密宗佛教等。

5.加德满都的斯瓦杨布拉特神庙,俗称猴庙,就是一部佛教与印度教的融合历史,给我们某种启示。

6.大概是因为地中海东岸贫瘠干旱,或者是印度的酷热,令人有更多地时间可以冥思,去深刻地思考世界的起源、生命的意义和死后归宿等终极问题,因此,这两个地方产生了几个影响深远的大宗教。而这些宗教,相互之间都有渊源,在西方,从犹太教分裂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巴哈伊教等。而婆罗门教分裂出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和佛教等。

7.在印度教与佛教的斗争中,印度教在印度赢得压倒性胜利,佛教在世界范围获得了成功。如今佛教徒在全印度人口总数人的占比,只有1-2%。,在东亚和东南亚各国,佛教有超过10亿信徒。

8.尼泊尔是佛陀的诞生地,情况有点特殊,80%的尼泊尔人,可以说是印度教徒,也是佛教徒。

9.我们来访的加德满都斯瓦扬布纳神庙,即猴庙,是佛教寺院,也是印度教的神庙,湿婆神像无处不在。

10.比如,那座最精美的雕塑是印度教的天花女神,主管生育。

11.这是我第三次来猴庙了,关于这座神庙被供奉的各路大神,我在《佛国记 加德满都猴庙》一文介绍过了,这次重发,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顺便一阅。

12.这次我把镜头更多对准朝拜人。

13.高大的斯瓦扬布纳佛舍利塔,四面都有佛龛,北面的佛龛香火最盛。

14.佛龛内的佛像被铁栅栏保护着,猴子在佛龛内进进出出,捡拾朝拜人的贡米吃。

15.幼猴们肆无忌,大声尖叫。

16.我佛慈悲为怀,普渡众生,都肯舍身饲虎、割肉贸鹰,对几只顽猴的无礼,就都宽大为怀,心不介意了。

17.人们似乎认为猴子具有通灵能力,它们吃掉了贡米贡品,也就是代替佛祖接受了,所以毫无嗔怒,反生欢喜。

18.因为这些猴群,斯瓦扬布纳庙,就被外国人称为猴庙了。

19.黄铜的佛殿,礼佛的方法是鲜花和香米,完全是印度教的模式。
20.佛陀前,朝拜者,有信佛的藏族人。

21.也有信湿婆的尼泊尔人。

22.还有西方白人,不知他是否也同时信仰着天主?

23.我很好奇,他们的内心,是如何调整佛教和印度教这两种教理中的巨大矛盾?

23.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每条都直接对抗着印度教的核心教义。

23.佛教诸行无常,讲的是世界的一切万物,都变化无常,本质都是虚幻的。诸法无我,讲的是世界是自我运行,“我”的存在只是精神和生理幻像。涅槃寂静,讲的是最高涅槃境界是无所谓生死,无所谓快乐与痛苦,只有寂静。在佛陀看来,没什么是真实的,万物皆空。

24.印度教完全不一样,讲的是梵我合一,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在生死轮回中,我是恒在的,万物都是真实的,自然的。

25.也许,在普通人头脑中,梵天、湿婆、毗湿奴和佛陀,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谁更灵验而已。一部《西游记》清楚地说明了普通人的信念,道家的各路鬼怪神仙,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佛家的罗汉菩萨乃至佛祖,比的不是学问道理,而是法力高低。

26.所以,对于普通人,不必去纠缠高深的教义,只要有神的安慰就足够了。

27.未来,也许各种宗教,可以对科学知识的逐步容纳,对其他宗教的更加宽容,对人性的更加尊重,对世俗权力的不再贪恋....

28.还有,更灵活地对教典解释,减少对复杂礼仪的坚守,从支持出世苦行到鼓励入世有为,到从众神论归于一神论,从人格化的神转化为斯宾诺莎式的精神上帝?

29.我总期待未来世界,人类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消弭人类因此产生的争端和战争。

30.走过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了更多各种人生各种信仰,越发相信人性相通,这个世界依然有希望。

————————————————————————

**如果你心有所动,请留言,并转发朋友群或朋友圈,谢谢!——作者

本文文字与图片都是《千年的墨家》的原创。

点击文章上方的“千年的墨家”,关注本公众号;

点击右下角的“在看”,表示支持;

在文章下留言栏中,写下评论,与作者和其他读者互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