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本研修成果展示】小书大用

 自主发展 2022-04-21

“小书”大用
——王芳 刘宇 马冠楠 管晓旭

当前,为了达到综合性学习的效果,大部分语文教师会选择让学生制作手抄报。但长期采用这种手段,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大大降低。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摘抄、仿写、创作的同时保持参与热情,并让后续的整理资料、创编诗集一脉相承、水到渠成呢?对此,我们找到了最佳凭借——小书。

“小书”,即用A4 纸经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折成这样便于翻阅和易于保存的样式,不仅可以呈现学生的摘抄、仿写和创编,还可以呈现创作背景、相关小故事、摘抄或创编理由等等,还可以为“小书”绘制精美的封面和插图,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实践证明,将“小书”引入教学后,学生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小书”封面和插图的设计还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精美的封面与插图


“小书”活动开展的作用意义

  • 成果发表的最佳途径。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小书”展示的平台,使每一次活动的成果都得到充分的展示,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下一次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将所有的“小书”都张贴出来集中展示,供学生一起学习翻阅、交流切磋、取长补短,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是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也会激发他们参与下一次活动的积极性。

扎板展示

班级展示角

  • 活动展示的最佳形式。

语文综合性实践要以活动为驱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而通过“小书”这种方式,能够达到了全员展示,全面展示,个性展示。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一份自己搜集、创编的“小书”,以确保全员的参与,并保证每个学生的成果都得到展示与交流,真实反映他们的学习能力。

学生交流展示

  • 公正评比的最佳方法。

在交流展示环节进行公证评比,这里包括自评和他评两个方面。学生可以根据其他同学的“小书”的内容,对照自己的“小书”,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是自评。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是他评。

学生互评

教师会针对学生自制的“小书”组织评选,根据内容评选出最佳活动成果,根据形式评选最佳“小书”创作奖。这样的展示和评选,促进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水平的提高。

硕果累累

小书是另一种具有创新性,富含童真童趣的另一种书籍的表现形式,且创作成本较低;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

“小书”的发掘和创作将成为教师进行德育培养的一种新的活动形式。

“小书”活动开展的改进措施

当着眼于“小书”诞生的过程,教师会发现部分学生在创作“小书”的过程重心更多的放在抄写上,他们从网络上寻找相关素材对文字进行摘抄,再添加上自己所创作的画,就算完成了自己的创作。而在最后评价环节,教师更多的注重的是学生制作的“小书”的美观性,忽略了“小书”的德育功能,而让“小书”变成一种新的学习和德育的媒介,最大程度的发挥出的创作功能,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李老师带领老师们进行教研





一、让小书创作回归儿童生活




学生在通过趣味性的眼光和审美创作“小书”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发挥审美能力。因此,“小书”的创作需要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此,教师要注重利用学生可以观察、可以思考、可以感知的材料作为他们的创作源泉,让他们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件来理解什么是创作,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源自生活,发自内心

那么,创作“小书”的生活原材料从哪里来呢?

这就需要教师放大生活的细节,换位思考,以儿童的视角看待生活,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趣味,再讲趣味的生活化内化到“小书”上。这样,“小书”就变成了学生的创作工厂,他们将自己感知到的内容呈现在“小书”上,对自己所经历的生活事件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这样,学生创作的“小书”所呈现的内容就不仅有知识,还有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表达。不同的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观察不一样,所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学生通过观察,再将实际生活呈现在“小书”上,有助于他们更加直观和深刻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





二、让小书创作多主体联动发力




学生在创作“小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凭借自身能力,还可以与他人“联手发力”。在当今时代,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素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在“小书”任务布置和学生的创作过程中分别负责绘画、配文、配色等不同任务,让每个学生都在创作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实现特长的分类培养。


综上所述,“小书”的创作过程蕴含着巨大的穿新动力和创新力量,教师要帮助学生让“小书”创作更具有创新性,充满生活气息,彰显生活的能力,这样的“小书”才是充满力量的“小书”,才是更有教育意义的“小书”。

END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