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是绿茶的一种,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因其树种为白化品种,采下的叶片芽头白化(呈嫩黄、玉白色泽),故名。安吉白茶,最早在1930年前后被发现,后消失无踪。1982年,在人们进行农业普查时,安吉天荒坪镇大溪村海拔800多米高山上发现了野生茶树(白茶祖母树)。在这之后,以此为(母株)基础,进行了安吉白茶的研究和生产,即“白叶一号”。
这种茶叶(树),是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临界值)约在22℃。在清明至谷雨前,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茶树有一段“白化期”(当春季平均气温持续低于22℃,因叶绿素缺失,茶树嫩芽呈现为较浅的白玉色)。过了谷雨,气温上升(在高于22℃的条件下),叶色逐渐变绿,和普通绿茶无异。 茶树生长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喜酸怕碱。茶树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如下:首先,种植在(亚热带、热带)丘陵山区,多漫射光,光照充足。其次,当地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水热条件优越。再次,(或有山脉阻挡寒潮),冬季温暖,热量充足,利于茶树越冬。又次,天目山脉地形崎岖,起伏较大,排水条件好,不宜引发涝灾。最后,土壤显酸性(微酸),土层深厚,适宜茶叶生长。此外,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林木茂盛,溪润常流),生态环境优美,污染较少。
►►► 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以金华猪(因躯干白色,头、颈及臀尾为黑色,故又称“两头乌”)的腿为原料,通过特别的腌制加工方法制作而成。其中,有些村落,既腌制火腿,又酿造红曲酒(黄酒),二者相结合,相互成就——水源充足(河网密布),稻米流脂仓廪肥,支撑起庞大的酿酒业。酿酒产生的下脚料如米糠、酒糟,滋养了“两头乌”,催生了规模庞大的火腿腌制产业(塘水又方便了火腿加工,增益了火腿质量)。
注意,火腿是猪肉的腌制(风干)品,因成品多呈酱红色,形似火烤,故名。中国的特产火腿,多将新鲜猪后腿经腌制、洗晒、晾挂、发酵等工序制成。按照加工地区来分,有南腿(金华火腿)、北腿(江苏如皋、泰兴火腿)和云腿(云南宣威火腿)三类。此外,欧美国家将猪腿肉按剔骨、切块、盐渍、滚揉、填充、蒸煮、烟熏(或不烟熏)、冷却等工艺生产,采用低温杀菌和贮运的,称为“西式火腿”。 通常来说,金华火腿从11月开始腌制,元旦前后进入洗晒高峰,经历半年以上发酵方可成熟上市。腌制火腿时,当地气候干旱,气温低、降水量少且光照充足,一方面可以保证蝇虫及其他病菌少,另一方面也更加有利于火腿的晾晒。适宜的湿度及温度,利于火腿的发酵成熟——南方(潮湿多雨)地区,菜肉质保鲜效果差,故而腌(熏)制成火腿,可以减少水分(细菌滋生)——熏肉表面附着大量碳颗粒,可让细菌无法侵袭,延长保质期。
►►► 庆元香菇 香菇,又名“香蕈”,素有“山珍之冠”的美誉。据考,庆元(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香菇(花菇)的人工栽培始于南宋——1989年,经国际热带菌类学会主席张树庭教授考察研究,确认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技术的发祥地。清康熙《庆元县志》也有记载:“庆邑之民,以制蕈为业。老者在家,壮者居外,川、陕、云、贵无所不历”。其中,“241-4”品种及“庆元香菇栽培模式”,成为浙、闽、赣、皖等省香菇产区的当家品种及栽培模式,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我国代料香菇产量、品质与效益。目前,全国四分之一的香菇在庆元香菇市场集散。
注意,庆元是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的核心地(中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蕈(音同迅)是真菌的一类,生长在树林里或草地上,地下部分叫菌丝,能从土壤里或朽木里吸取养料。蕈的地上部分由帽状的菌盖和杆状的菌柄构成,菌盖能产生孢(音同抱)子,是繁殖器官。其中,香菇、木耳是蕈的知名种类。 菌(音同俊,不是读第一声。菌子是“蕈”的方言叫法)子的生成,与气温(热带、亚热带气候,气温较高;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热量充足)、湿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湿度大)、地势(多山地高原及河谷,地势高差大,小气候众多,适宜多种菌类生长)及寄生物体(植被覆盖率高,森林广布,枯枝落叶及倒伏树木较多,可以提供营养物质)等自然因素有关。
浏览16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