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父戊”青铜爵

 Kath2633 2022-04-22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交往如何,凡聚在一起便坐而品茶。
点击上方名片添加关注
我们在茶友会等你
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六安市金寨县吴店乡太平村汪下湾有一处高出四周很多的台地,一村民就近取台地上的土筑墙,打算建新房。当时还没有什么文物保护意识,他不知道正在取土的地方就是一处商代遗址,一锹下去,挖出好几个青铜疙瘩,当时也没多少惊喜,可能还没有挖出红薯那么兴奋,就随地扔了继续干活。收工回家的时候,他想着能当废铜卖点钱或是给孩子当玩具,就捎带了回去,回家后也就随手扔在屋角,忘了干净。

Image

1984年,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金寨县文物部门在当地群众中宣传文物知识。这位村民得到信息后,觉得前几年挖出的铜疙瘩可能是文物,于是就把这几件东西交给文物部门。经过文物部门清理,辨认出这些是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其中保存最完好的就是这件“父戊”青铜爵。后经省文物专家鉴定,这件青铜爵作为一级文物收藏在金寨县文物管理所。

该爵为商代晚期饮酒器,圆腹,前有流,后有尾。流口至尾长19.5厘米;口上有两柱,柱高4.5厘米;腹下有三只尖高足;通高22.5厘米。爵腹部上下各饰一圈圆圈纹,中间饰兽面纹,兽双眼突出。鋬上部为变形的人头像,鋬内腹上铸有“父戊”二字铭文。该爵造型规整,厚重大方,纹饰清晰,呈灰绿色,并具有金属光泽,尤其是鋬上的人头像,有着先秦图腾的奇异感觉。商代的青铜器上开始出现文字,但字数不多,一般仅一二字或四五字,多数为做器者的族氏或用途以及被祭奠的人名。

此器铭文二字,“父”为尊称,“戊”为人名。“戊”是天干之一,学界对于商代贵族以干支来命名并没有异议,但有专家认为是以生日那天的干支来命名,如徐中舒《殷商民族及殷王世系》中则引述古籍考证称,生日为名可靠些。要是以死日为名,那么这个人死之前的几十年没有名字,这不太合常理,以生日为名,就可以说得通了。但也有的专家认为以死日那天的干支来命名,如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中曾提到命名是死日而非生日,归结到这二字意思就是:商代某贵族为其死后的父亲“戊”所作的祭器。

Image

在金寨县崇山峻岭之间出土如此精美的商代青铜器,实属罕见,究其原因,有两种较为合理的推测:一是历史上金寨当地有少数贵族在那儿生存繁衍,有实力铸造青铜器作为陪葬品;二是金寨虽属大别山区,但距中原并不遥远,部分在中原生活的贵族躲避战乱,迁徙到金寨的山林生活。不管何种推测,当年那位村民无意中带回家的铜疙瘩成了极具历史和文物价值的珍品,也有力证明了在遥远的商代,这片几千年后燃起革命圣火的地方,曾生活着勤劳智慧的先民。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交往如何,凡聚在一起便坐而品茶。

我们在茶友会等你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