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龙肝”的药用价值

 火天大有_元_享 2022-04-23
  “伏龙肝”为经多年用柴草熏烧而结成的灶心土。别名:灶中黄土、釜下土、釜月下土、灶中土、灶内黄土、灶心土等。其味辛,温;归脾、胃经。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之功效。用于虚寒失血,呕吐,泄泻。
临床应用:1.治反胃:灶中土(用十余年者),上为细末,米饮调下。2.治痈肿:伏龙肝以大酢和作泥,涂布上贴之,干则易之。3.治劳伤冲任,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成如豆汁,脐腹冷痛,口干食少:伏龙肝、生地黄、生姜、甘草、艾叶、赤石脂、桂心等,水煮服。4.治热病吐血、衄血不止:青竹茹、子芩、蒲黄、伏龙肝(末)、生藕汁等,上药先以水煎竹茹、子芩,去滓,下蒲黄等三味搅匀,分为三次服,不拘时候。5.治妇人经血五色杂下,或独赤独白:伏龙肝,为细末,水调涂脐下2寸,干则易。6.治崩漏不止,血下无度:樗白皮(即臭椿)、枯芩、熟地黄、当归头、地榆、川芎、芍药、生地黄、伏龙肝、南艾叶(炒)等,水煎服。
注意:出血、呕吐、泄泻属热证者禁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