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衡阳的饮食店,您还记得吗

 吳偲 2022-04-23

饮食店,您还记得吗?

原创 刘定安 雁歌留声 2022-04-15 21:44

音频:00:0004:18

饮食店,一个特别的行业名词 ,已经随着时代变迁淡远。它是几代人不可遗忘的记忆,是童年的美好片断,是青春苦涩的回味,是温暖的场景,也是辛酸的话题。更多的是人生况味,一言难尽。笔者更没想到,在饮食店消失二十余年之后,会与之交集。

衡阳美食,名不虚传。饮食服务业经营,源远流长。乡镇饮食业,多集中在人口较为稠密的码头、集市、剧院、寺庙等地。主要经营茶馆、面粉馆、小吃摊店和“中伙安宿”的小客栈等,如西郊蒸水古渡的铜钱渡(松亭渡),以萧氏伙铺为代表的饮食,影响至今。在个别繁华集镇上,有小型饭店、旅馆。

文章图片1

图片为作者所摄

祁阳(后属祁东)归阳,地处湘江河畔,所产草席早已驰名省内外,民国19年(1930)时,县内外私商在镇内开设有客栈11家,粉面馆(摊)20家,饭铺14家,是当时衡阳境内乡镇饮食服务业发展较早的集镇之一。衡阳县渣江镇也是乡镇饮食服务业较为发达的集市,镇内集贤馆的米粉,在民国时期已负盛名;德顺馆以炖猪头瘦肉及红薯粉条作原料,以中药桂皮、花椒等熬成汤汁,再配以茴香粉、葱蒜等作配料,制作成“假羊肉”,吃起来油而爽口,香而不腻,在抗日战争时期,为衡阳三大名菜之一,今天仍是席上佳肴。

清末民初,衡阳农村各主要集镇、交通要道已有茶馆、饭铺及粉、面摊担等私营饮食业。民国10年(1921)后,全境大小农村集镇210个,有私营饮食店280家。其中衡山县(含后衡东县、南岳区)境内68个大小集镇,共有私营饮食店89家占该县集镇商户总数3.1%。抗日战争中期(1940--1942),不少外埠大商巨贾内迁,衡阳各农村集镇一时商贾云集,兴旺繁荣。据衡山石湾(后衡东)、常宁、松柏等11个农村集镇统计,当时共有私营商户1170户,其中饮食业为90户,占总户7.6%。衡阳县洪罗庙外地迁入商贾较多,在300户私营商户中,饮食业达24户之多,较大的泰昌顺、杨裕兴、金陵等酒家,均系从衡阳市迁入,营业至深夜仍座无虚席。

文章图片2

图片为作者所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8年间,衡阳农村饮食业仍由私商经营。据1954年统计,境内农村饮食业2707户,年营业额304万元。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前,减少到2618户。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公私合营饮食店23个,合作商店42个,合作小组256个,归口供销合作社领导。

文章图片3

图片为作者所摄

1958年“大跃进”中,农村饮食业花色品种单一,不少传统菜谱、风味小吃消失,饮食店经营“钵子饭”、甜酒、面条、馒头等均排队供应。

供销社的饮食店是1962年开始办的,其中有起有落。到1978年,境内恢复饮食店206家,是人们生活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那时,渣江石湾白地市白果新市谭子山大浦供销社饮食店远近闻名。渣江供销社的“花木兰”饮食店以水粉为傲,顾客盈门。最高峰期,每天上午要卖出近万碗水粉。大浦饮食店的毛立桂既是经理又是主厨,半夜起来生火、和面,保证每天清晨六点开始供应早点,其亲手制作的烧饼、糖包子别具风味,成为附近各乡人们喜庆必备食品。

人间烟火,最为温暖。曾经的饮食店,早已被红红火火的各类酒店餐馆取代,但岁月深处,那份特别的醇香,愈来愈浓。

文章图片4

图片为作者所摄

传统名优副食品有:

“青龙牌”、“龙狮牌”酱油。

前者为耒阳市哲桥区供销社食品加工厂产品,后者为衡东县吴集区供销社产品。两者技术标准及卫生标准。经有关部门多次抽验,均符合要求。“青龙牌”酱油,1988年被评为市优产品,“龙狮牌”酱油,自1988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市优质产品。

“鹰牌”菊花酥。

衡阳县呆鹰岭供销社糖果糕点厂生产,以精粉、白糖、猪油为原料,以菊花、乔饼为辅料,采用独特工艺,制成一种花纹清晰,形似菊花、质松滋润、香甜可口、油而不腻的酥糖。自70年代面世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成为喜庆佳节馈赠亲友的佳品。1989年在衡阳市食品展览会上,评为“市行优食品”。

“蒸江牌”干米粉。

衡阳县渣江区供销社食品厂产品。始创于明代,清代兵部尚书彭玉麟曾以此品进贡朝廷,从此驰名遐迩。它选用上等大米(麻谷粘)作原料,具有洁白、晶亮、光滑有韧性、长挑不断等特点。1989年,在衡阳市食品展览会上,被评为“市优食品”。

湖之酒。

最初是衡阳市郊湖附近农民自制的“家作酒”,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遂就成为商品生产进入市场。晋武帝平吴,荐此酒于大庙,嗣为历朝贡酒。

明末清初,衡阳著名思想家王船山先生曾嗜饮此酒,后人遂命名“夫之酒”,或称“湖子酒”。衡阳农民常于每年重阳后,取糯米1.6担,炊作饭,拌曲7.5市斤,浸水1担(这是米、曲、水的比例),越宿即可取酒。为便于久藏,用荷叶盖坛口,用泥浆封闭,令酒有殊香佳味。现衡阳、衡南农村集镇,均时有“湖之酒”供应,以衡阳西渡所产最为著名,除满足本地市场需要外,还远销东南亚。

文章图片5

图片为作者所摄

文章图片6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