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战苏军的芬兰狠人,在希特勒面前抽了一支烟,然后断定德国必败

 郝福和 2022-04-23

1942年的6月4日,芬兰一辆专列上,一个老人与“小胡子”对面而坐,老人谈笑风生,“小胡子”同样一改以往极具煽动性的说话风格,以一种十分平和的语气与老人交谈,谈到兴起时老人点起了一支雪茄。

“小胡子”不吸烟,也十分讨厌别人在他面前吸烟,但这次,老人的“不礼貌”举动并未激怒“小胡子”,他的语气依旧温和。

烟雾缭绕间,老人看清了“小胡子”的表情,并透过“小胡子”的表情确定了一件事:尽管现在纳粹德军看起来势如破竹,但是其在苏德战场上很可能遇上了大麻烦,这场战争,很可能以德国战败而告终。

文章图片1

基于此,老人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芬兰要做的应该是尽快与德国脱钩。

这位即将再次走上芬兰权力巅峰的老人叫曼纳海姆,他有一次表达出了对德国的不信任,一如20多年前一样。

今天,让我们通过这位对整个芬兰历史都有深刻影响的老人,去看看芬兰这个小国,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之中艰难求生的过程。

沙俄遗孤

1867年6月4日,曼纳海姆出生在芬兰图尔库附近的洛乌希萨里一个落魄贵族家庭,父亲经商后抛弃妻儿前往法国,悲愤交加的母亲随后病逝,小小年纪就失去双亲的曼纳海姆只能跟随舅舅生活。

曼纳海姆出生的时代,芬兰还是俄罗斯帝国的附属国,尽管芬兰保持了相当大的自治权,但芬兰的贵族子弟仍以前往莫斯科或圣彼得堡等大城市,融入沙俄上流社会为荣。

1887年曼纳海姆考取了圣彼得堡尼古拉骑兵学院,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的曼纳海姆在学院中脱颖而出,毕业后加入圣彼得堡骑兵近卫团。

1904年,曼纳海姆所在的骑兵团被派往中国东北参加日俄战争,尽管这场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的不义之战以欧洲大国俄罗斯帝国“史无前例”地输给亚洲小国“日本”而告终,但曼纳海姆仍因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而晋升为上校。

1906年,曼纳海姆接到了一个特别任务,以探险家的身份来到中国刺探中国各地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在两年的中国生活中,曼纳海姆化名“马达汉”走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行程达1.4万公里,曼纳海姆此次中国行的目的自然是为沙皇俄国入侵中国收集情报,但此时的俄罗斯帝国内部已经矛盾重重,曼纳海姆的情报注定没有机会派上用场了。

文章图片2

一战爆发后,曼纳海姆被派往欧洲战场,因为表现出,色军衔提升至中将。

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曼纳海姆拒绝与新政府合作,辞官回到了老家芬兰。

十月革命后,芬兰宣布脱离俄国而独立,列宁同意了芬兰的独立要求,但也在暗中支持芬兰境内的红色武装。

独立后的芬兰也面临了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前沙俄国家一样的问题:“红军”与“白军”争夺国家政权,出生于沙俄时代且军事才能突出的曼纳海姆成为白军统帅。

芬兰的白军因为有曼纳海姆这样出色的统帅且能从德国获得一定的援助而成为了战争的胜利者,曼纳海姆一时在芬兰获得了极高的威望。

“骑墙派”

刚刚独立的芬兰上流社会上弥漫了一股强烈的反俄亲德,反共产主义倾向,但作为芬兰军队统帅的曼纳海姆却对这两点都不感冒,他即反对对工人赤卫队的残酷迫害,也反对芬兰与德国走得太近。

文章图片3

曼纳海姆这种观点让其在有强烈反俄亲德倾向的芬兰高层不受待见,且芬兰白军屠杀红军赤卫队的行为让曼纳海姆十分生气,不想与这些人为伍的曼纳海姆辞去了总司令之职。

1918年,德国果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芬兰人认为曼纳海姆有一定战略眼光,遂请其担任摄政,1919年,芬兰举行第一次大选,曼纳海姆以微弱劣势败选。

与总统之职失之交臂的曼纳海姆也不懊恼,回到家乡打猎务农,不问政事。

芬兰独立后,其社会上一度弥漫着一种强烈的反俄反共产主义倾向,一些极端右翼分子认为当时的芬兰共和政府对于苏俄和芬兰社会上的共产主义者过于软弱,他们认为应该组建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对内严厉打击共产主义者,对外加强与苏联的对抗,甚至有人主张应该趁着列强对苏俄的干涉尚未结束,将苏芬边界向东移,建立“大芬兰”。

这些极端右翼分子考虑到曼纳海姆曾是击败芬兰红色武装的总指挥,又有极高的战略眼光,于是希望曼纳海姆出山,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推翻当前的芬兰共和政府,建立军事独裁政府,由曼纳海姆担任新的政府的军事独裁官。

曼纳海姆断然拒绝了这群疯狂的右翼分子,他明确表示军事独裁政府不但不能拯救芬兰,反而会将芬兰推向深渊,至于占领苏俄领土以建立“大芬兰”更是愚不可及的疯狂的想法,只会给芬兰带来重大灾难。

与那群狂热的右翼分子不同,曼纳海姆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国家有一个清楚的定位:芬兰是一个小国,周边大国强国林立,芬兰想在这些强国中长期生存,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中立,在大国之间不要选边站,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卷入大国之间的纷争。

芬兰的外交中立原则从这一刻被确定,并一直延续。

黑云压顶

20世纪末,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日趋尖锐的国内矛盾,列强们不同程度地将走上了将国内矛盾转移至国外的道路,战争阴云再次密布,夹缝中生存的小国芬兰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国际形势。

感受到自身威胁受到极大威胁的芬兰人再次请曼纳海姆出山,希望他能够发挥其高超的军事才能保证芬兰在接下来可能到来的世界大战中生存下来。

文章图片4

1931年,曼纳海姆出任芬兰防务委员会主席,同样预感到世界大战可能随时打响的曼纳海姆认为芬兰需要立刻增强自己的武装力量,为此,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扩大军队规模,强化军事训练。

第二,从国外(英法为主)购买武器,提高芬兰军队火力水平。

第三,利用芬兰地形特点在苏芬边境上修建一条坚固的防线(即长约105千米的曼纳海姆防线)

除了军事上的准备外,芬兰同样积极做着外交上的准备,曼纳海姆认为身处苏德两大国之间的芬兰应不与任何一个大国直接为敌,且要重视与英法等域外强国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芬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至于孤立无援。

芬兰的外交政策原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那个世界大战就在眼前的时代,芬兰这样的小国想要保持中立本身就是一种奢望。

1939年8月,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随后德国闪击波兰,苏联则顺势将波兰东部的争议领土收入囊中。

文章图片5

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十四国干涉战争与苏波战争的斯大林明白,与德国签署的那份条约不过是一张废纸,苏德之间必有一战,苏联需要为这场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

面对来势汹汹的纳粹德军,苏联方面希望通过在其边境地区建立缓冲地带以避免在与纳粹德军的交锋中被打个措手不及。

因苏芬边境距离列宁格勒过近,苏联方面向芬兰提出要交换苏芬边界领土以增加列宁格勒的战略缓冲空间,芬兰方面则以此举违背了芬兰奉行的中立主义原则为由拒绝了苏联,预感大战在即的斯大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调集45万大军及2000余辆坦克,1000余架飞机直扑苏芬边境,谈判桌上得不到的,就在战场上得到。

1939年11月30日,苏军对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进行轰炸,同时苏联大军越过苏芬边境,苏芬冬季战争打响。

蚍蜉撼树

无论是从国力还是军力上看都不在一个量级上,当时的苏联军队规模已经达到500万,比芬兰的总人口还多,而芬兰常备军只有3万,扩军后也只有12.7万,就算再加上临时动员的约10万入伍人员,也不过只有20余万,武器装备方面,苏联军中大量装备飞机、坦克,芬军方面则聊胜于无,火炮方面,苏军也占有明显优势。

苏联与芬兰之间的战争怎么看都将是一场单方面的碾压,但是战争的过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苏联45万大军兵分四路对芬兰发起进攻,因为认为自己优势明显,苏军第一阶段进攻可以说毫无章法,就是横冲直撞,彼此之间少有策应。

文章图片6

苏军很快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芬兰境内多森林湖泊,不利于苏军机械化部队展开,大大削弱了苏军机械化部队的优势。

苏军对于芬兰的天气考虑也有欠缺,冬季的芬兰道路常常被积雪覆盖而变得难以行走,苏联的步兵和坦克火炮等常常被困在积雪中寸步难行,各部队之间即使想策应也无法做到,而芬军中有相当数量的滑雪部队,他们脚踩雪橇来去如风,尽管总数上芬军处于明显劣势,但是由于机动性强,战场上屡屡出现芬兰军队将苏联军队分割包围的情况。

另一方面,苏军在白雪皑皑的芬兰作战时仍穿着绿色军服,这让他们成为了芬兰狙击手的活靶子。

文章图片7

苏军进攻一个多月,不但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反而损失了很多军官和士兵,这场大象对蚂蚁的战争打成这样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但是,苏芬两国的国力差距终究太大,第一阶段进攻受挫后,苏军进行了休整,并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后,以更多兵力(超过60万大军)对芬兰发起了第二阶段进攻,而芬兰方面由于兵源与武器装备上面均面临枯竭,只得向苏联方面提出谈判。

最终,这场蚂蚁与大象之间的战争以芬兰失去五分之一国土,而苏联则失去近20万士兵的生命而宣告结束。

苏军将军事后感慨: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夺取的土地刚好能够埋葬我们牺牲的战士。

与魔共舞

冬季战争之后,芬兰社会上充斥着强烈的反苏情绪。

而另一方面,苏军在苏芬冬季战争中的糟糕表现则刺激了小胡子希特勒,他认为苏军战斗力仅有如此水平,纳粹德国可在数月内彻底击溃苏联。

希特勒虽然早有进攻苏联的计划,但是在他原有的计划中并没有芬兰什么事,苏芬冬日战争使得希特勒意识到或许可以通过与芬兰联合,利用芬兰的兵力对苏联的西北部边境,特别是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构成更大威胁。

1940年起,芬兰与德国之间往来密切,感受到了战争威胁的苏联要求芬兰允许其军队通过,但是国内充斥着反苏情绪的芬兰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相反,芬兰十分希望德国进攻苏联,这样其就可以顺势拿下冬日战争中被苏联占领的土地。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起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正式爆发。

文章图片8

同时苏芬边境上苏军与芬军也开始了混战,刚开始,苏军还有能力轰炸芬兰本土并对芬军做出反攻,但随着苏德战场战局的恶化,苏军兵力吃紧,再难抵挡芬军,芬军很快收回冬日战争期间被苏军占领的全部土地。

芬兰与纳粹德国一起进攻苏联的行为不但激起了苏联的愤怒,也让其与其他同盟国成员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英国警告芬兰立刻让其境内所有德国军队离境,在未得到芬兰肯定回答后英国宣布与芬兰断交,美国方面则表示,既然芬兰已经收回所有冬日战争中被苏联占领的土地,如果继续进攻,就是侵略行为。

纳粹德国的态度则正好与同盟国成员相反,其从战争一开始就不懈余力地怂恿芬军夺取更多领土,甚至占领列宁格勒。

芬兰这个小国再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在大多数人看来,苏芬之间刚刚交恶,而德军又在战场上势如破竹,芬兰选择与德国加强合作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年逾七旬的曼纳海姆再次表现出对德国的不信任,在夺回被苏联占领的领土后,芬兰军队的行动速度明显变慢,至于德国方面给芬兰画的那张占领列宁格勒,建立“大芬兰”的大饼,更是被曼纳海姆嗤之以鼻。

雪茄与大转向

德军狂风暴雨般的进攻让苏军节节败退,大量城市落入纳粹德国手中,1941年9月,德军兵进莫斯科,双方围绕这座古老的城市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德军一举拿下苏联首都的意图十分明显,也为此投入了相当的力量,但是战至1942年4月,苏军成功守住了莫斯科,曼纳海姆更加不安,尽管战场上依旧是德军占有,但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已经隐隐感觉到:德军有可能会输掉战争。

1942年6月4日,曼纳海姆迎来了自己75岁生日,“小胡子”希特勒亲自前往芬兰表示祝贺。

此时的纳粹德国风光无二,按常理说,无论是曼纳海姆还是芬兰政府都应该用盛大的仪式来欢迎这位权势滔天的德国元首。

然而,曼纳海姆却表现十分冷淡,他甚至没有选择在任何一个酒店欢迎“小胡子”,而是把宴会地点选择在一辆专列上。

宴会开始前,“小胡子”希特勒以罕见的温和语气赞扬了芬兰抵抗苏军的英勇,并表示高度重视芬兰的自由。

曼纳海姆随声附和,并未表现得太上心。

宴会中,曼纳海姆随手点燃一支雪茄抽了起来,曼纳海姆此举让宴会上的其他人感到无比惊讶,因为希特勒不抽烟,也十分讨厌别人抽烟,无论烟瘾多大的人,都不敢在希特勒面前抽烟。

文章图片9

但曼纳海姆,这个小国的元帅却这样做了,曼纳海姆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他不可能不知道希特勒讨厌别人在他面前吸烟,他这么做是带着目的的。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向讨厌烟味的希特勒并未发作,甚至说话的语气都没变,仍旧十分温和。

这温和的语气更加加重了曼纳海姆的不安,现在他几乎可以确定:希特勒从柏林赶来给自己庆生,是希望芬兰投入更多兵力支援德国。

拥有数百万军队的纳粹德军对于那不过小几十万的芬兰军队如此上心,只有一个解释:德军在与苏联的战争中可能已经遇上了大麻烦,德国开始感觉力不从心。

纳粹德国已经招惹了全世界,如今在前线战场上又出现了问题,这几乎已经宣告了战争的结果,同盟国阵营将打败法西斯阵营,此时再与德国为伍就是在玩火。

这次宴会后,曼纳海姆决定:芬兰不但不能增加与德国在军事上的合作,还要尽快与德国完成脱钩。

中立国

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后,更多芬兰政要认同了曼纳海姆德国将最终战败的想法,并试图与苏联恢复和平谈判。

1944年,77岁的曼纳海姆再次担任芬兰总统,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他再次出山,设法将芬兰拖出轴心国的深渊。

1944年6月9日,苏军开始在卡累利阿地峡附近对芬军发起反击,这次苏军进展顺利,芬军无力阻止苏军前进。

7月,芬军退回到1940年双方划定的边界附近,苏军也停止进攻。

7月21日,苏芬双方再次签署和平协议,规定1940年时双方划定的边界为两国边界,芬兰立刻停止与纳粹德军的一切合作,所有德军必须立刻离开芬兰。

芬兰方面同意了这些条件,并以武力将芬兰境内的德军驱逐出境。

双方谈判中,苏联方面还提出了另外一个有趣的条件:曼纳海姆不能再担任芬兰政府首脑。

1946年,79岁高龄的曼纳海姆为了芬兰利益,离开自己的祖国,前往瑞士定居。

1951年1月,曼纳海姆病逝于瑞士洛桑,享年84岁。

曼纳海姆的灵柩回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时,城中万人空巷,无数芬兰人自发涌上街头送这位为芬兰奋斗一生的老人最后一程。

芬兰在曼纳海姆死后依旧奉行其所倡导的中立外交原则,在冷战时期,芬兰没有像一些欧洲国家一样加入北约,而是奉行与苏联友好,但不反西方的外交原则,与邻国瑞典一道,在国际事务中保持中立。

芬兰的这种务实的外交原则使其在二战结束后避免了像波罗的海三国一样直接被苏联吞并,并在经济和社会上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发展。

如今,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一条大街上,一身戎装的曼纳海姆雕像注视前方,这正是曼纳海姆一生的写照。

文章图片10

前路崎岖难行,作为芬兰这个小国领袖的曼纳海姆必须加倍小心,他必须事先发现前进道路上的浅滩与暗流,以保证自己的祖国不至于误入歧途。

曼纳海姆的雕像前人来人往,他在世时,芬兰周边地缘环境恶劣至极,他却带领芬兰走出了一条生路,如今,芬兰周边大国实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但拥有更多选择权的芬兰人却不知道该如何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