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中国最美亲情文学大赛】参赛展:刘克波

 世界文艺图书馆 2022-04-23
·


父母养我们小,我养他们老
刘克波
 
父母相继去世至今,整整三周年了。
      今年清明节,我又回家给父母扫墓了。虔心跪祭父母茔,悲痛热泪流颊腮。回忆往事:一幕幕情景,浮现在我的脑海……
 
我的童年,父母呵护

1956年10月,我出生在山东省莱阳县一个偏僻小山村。(父亲是一名军人转业离休干部,安排在团旺公社粮管所工作,母亲及全家跟随落户当地农村,在家务农。祖籍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我上面有两个姐姐,我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的欢乐。父母各方疼爱,娇生惯养,幼小的时候从不让我单独出去玩耍,天天关在家里,让两个姐姐看着,就怕有个闪失。由于长期缺乏运动锻炼,身体瘦弱多病,吃药打针家常便饭。
     记得1968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大雪下了好几日,地面积了厚厚的雪。那年我刚满12岁,上午约伙伴儿出来玩耍,分两组打雪仗,雪团满天飞。你追我赶,玩得特别开心,个个累得满头大汗。我脱掉了棉衣,继续和他们开战,一直打到中午吃饭才罢休。
   吃过午饭后,感觉有点儿困,我就上炕盖被子睡觉。过了一会儿,感觉很冷,就喊:“妈妈给我再盖一床被子。”盖上以后,还是感觉冷。妈妈感觉很奇怪,心里犯嘀咕,怎么回事呢?就用手摸了一下我的额头,吓了一跳。滚烫滚烫的,他这是感冒发烧了。后来才明白,这是打雪仗脱掉棉衣,受风寒所致。事不宜迟,我妈派我大姐上粮管所找我父亲回家,带上我去公社卫生院去看病。实在不巧,我父亲不在,单位工作人员说:“上午县粮食局电话通知:去开粮食保管会议,时间是一天,明天上午才能回来。"我姐姐说:“那怎么行,我弟弟发着高烧不能等啊。″叔叔:“求求你帮我打个电话,让他回来呗。”“那行,马上打电话给你父亲,让他马上回来。”工作人员拨通了电话,告诉家里的情况。父亲请了假,马上赶到县汽车客运站,谁知下午跑乡下的客运车没有了。他心急火燎,愁得不得了,怎么办呀?(当年国家贫穷落后,没有现在交通发达。)没有办法,只有步行往家赶。80多里乡间土公路,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反正半夜才到家。两只脚都磨出了许多个水泡。
     再回头说我姐,返回家之后,告诉我妈一切情况。她一听急得不得了,立刻决定:“不等啦。″吩咐我姐看好家。她马上背起我,坷坷绊绊,直奔三里之外公社卫生院。累得满头大汗的妈妈、也顾不上休息,直闯医生办公室。医生问明情况,取出体温表量体温。不量不知道,一量吓一跳。医生抱怨我妈:“怎么才来,孩子都发烧到39度五了,再晚送一会儿,你小孩儿就有危险了,到了40度以上,就很容易发生肺炎、大脑炎等症状,到那时候问题就严重了。″时间一刻不能耽误,医生安排护士马上打了退烧针,服了药,安排到观察室观察。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药物起了作用,我身上出汗了,体温逐渐下降,母亲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时,父亲也赶到了医院,看到我没大碍,也就放心了。事后才知道,母亲在旧社会裹过脚,根本走不了远路,更何况又背着五六十斤重的孩子,走了三里多路。这需要多大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做到啊。这就是母亲的伟大,为了孩子,她可以舍去生命,舍去一切,也甘心情愿。
 
母亲生病,命悬一线

故事发生在1982年一个清明节。单位放了两天假,我兴高采烈回到家乡。又能看到我父母了,心里特别高兴,可刚走到家中的院子。父亲把我叫住,我问爹:“什么事儿啊?”这时他表情很严肃的对我说:“你妈可能不行了。”我一听头皮发麻,像晴天霹雷一样把我镇住了,忙问:“怎么回事儿?”父亲就把情况大体说了一下:“过年你们走了以后,他感冒发烧,带你妈到小卫生所去看,不但没看好,反而加重了。饭也不能吃了,吃一点呕一点,已经六七天没吃东西了,看来撑不了几天了。”听了父亲的叙说,我马上赶到父母房间,看到妈妈脸色苍白,一点血色都没有,连朝里昏昏欲睡,我连喊几声妈妈:“妈妈,你醒醒,你醒醒。”连喊几声,一点反应都没有,我立刻紧张了起来,眼泪顿时夺眶而出,呼喊着:“妈妈,我是你的儿子克波,你醒醒啊,你可不能死啊。”妈妈可能听到我的呼唤,顿时有了感觉,嘴角微微动了一下,慢慢睁开了眼睛,有气无力的说:“你来了,还没吃饭吧?”我说:“吃了,我扶你起来,马上带你上县医院看病。”妈妈摇了摇头说:“不去了,哪里也不去了。”并交代了后事:“我可能不行了,我走后,你们姊妹兄弟几个多照顾一下你爹吧。他一辈子也不容易,从小失去爹妈,18岁参加八路军……”
“妈,不要说了,你不会有事的,有你儿子在,你不会死的,放心吧。”在我耐心的劝导下,她有了精神,有了信心,对生命有了一定的渴望。我慢慢地把她扶起,穿好了衣服。时间一点都没有耽误。我立刻联系朋友,找好了车,搀扶着弱不禁风的妈妈上了车,一路颠簸,呕吐多次,总算到了县医院。医生诊断:问明情况后,开了两张单子去付款下账,办完了以后,马上叫我带着母亲去做胃电图B超。最后,医生确诊萎缩性胃炎。需要住院治疗。我不敢怠慢,马上办好了住院手续,随后护士挂上吊瓶输液,。
第二天,姊妹弟兄都来了,商量着轮流值班伺候。我说:“你们都很忙,离家又远,不方便,我和你嫂子伺候就行了。我们家离医院近,吃住方便,你们都回去吧。”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治疗,我妈的身体康复了。这段时间,也多亏了妻子,忙前忙后伺候着,端屎端尿,不怕脏不怕累,协助着我。不然我妈的身体不会这么快就康复了。同病房一个病友对我妈说:“老嫂子,你真有福气,摊了一个好儿媳妇。”我妈高兴的回答:“是啊,拿我像亲妈一样……”
出院当日,我爹很高兴,把妈妈接回了农村老家。大约过了两个多月,我妈的胃病又犯了。我二弟和弟媳妇因受我的影响,二话没说,主动把我妈接到他们家,并及时送到当地的医院治疗,找了有名的医生给他诊断、调理、调制,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萎缩性胃炎给彻底治好了,到去世都没有犯过。
 
父亲患病,九死一生


难忘1992年冬天,有一天下午四点多,我正在单位上班,突然接到三弟紧急电话,忙问:“三弟,什么事儿?”他说:“上午爹爹突然肚子疼得厉害,我带他到村卫生室看病。赤脚医生了解情况后,给他开了消炎药挂上止疼吊瓶。挂完之后,无济于事,不管用,还是疼的厉害。赤脚医生束手无策,叫我马上送县医院,这里看不了。他让我告诉你,马上联系医生不要下班,我已经联系好了出租车,一个半小时就到。”我赶忙请假去县医院,联系好了医生,医生又帮忙联系了CT室、彩超室,让他们暂时不要下班.
站在广场等人,心里特别焦急,怎么还不来呢?正在我焦躁不安的时候,车来了。我急忙奔到车前,拉开车门,急忙背起呻吟的老父亲,直奔医生办公室。医生问明发病情况后,开好单子,付款以后马上催着去做 CT、B超,最后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得马上住院治疗。紧接着,医生开好处方单,马上交给护士,兑药挂吊针。医生又交代:“明天到市人民医院去买十支善宁,我们县医院没有。”
一切安排妥当后,医生才下班。我马上叫我两个弟弟回去:“你们上班都很忙,父亲的事儿就交给我了,请放心吧!”又叫我妻子儿子:“你们也都回去吧。我自己伺候就行了,不要在这里都陪着。”我11岁的儿子执意要留下,并说:“我要陪着爸爸照顾爷爷。”我说:“不行,你太小了,撑不住。”他说:“我行的,放心吧。”我勉强同意,陪就陪吧,让他体验一下也好,对他将来成长与发展都有好处。
从晚上七点开始挂针输液,需要挂到半夜才能结束。一旁的儿子,关心的对我说:“爸爸,上半夜我值班,下半夜你值班行吗。”“行!”我点心同意。我躺在陪护椅上,迷迷糊糊就睡着了,实在太累了。待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夜间12点多钟,看到儿子实在认真看着吊瓶水滴哒,非常心疼, 这么小就知道孝顺爷爷。看来没有白疼他……
我马上催着儿子快睡觉,他也实在是困极了,一会儿就睡着了。到了下半夜两点多钟,输液总算挂完了,我又眯了一会儿眼。凌晨天色蒙蒙亮,我打电话给妻子,马上到县医院里来,照看我父亲,我要到市人民医院去买药。妻子回答:“好的,我马上过去,你走吧。”于是我坐上了出租车,很快到了市人民医院,顺利的买回了药水,火速又返回到了县医院,及时用上了善宁。医生查房时说:“这种急性胰腺炎很厉害,不及时抢救治疗很容易死亡的。幸亏送来及时,才保住了生命。”我十分感谢的说:“医生,谢谢你们,让你们费心了。”“不用谢,这是我们做医生应尽的职责。”经过七天的住院治疗,我父亲很快康复出院了。
 
尽心伺候晚年的父母、叔叔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到了2000年,单位破产,职工全部下岗待业,我也在其中之一。大势所趋,我干过小生意,后来又干了保安,每月生活费总算有了保障。
到了2012年,父母年龄已超过85岁,还有一个光棍叔叔也将近80岁了。我叔叔五岁时父母双亡,从小患有大脑炎后遗症,有点傻,从小由我父母拉扯成人,一直跟着走南闯北,从没有撇下。到了应该都照顾的时候了,正好那年大姐和大姐夫从北京回来看望父母。姊妹兄弟六个开了家庭会议,商量怎样照顾父母叔叔。我说:“到了应该伺候的时候了,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吧。”
有的弟兄说:“每家轮着一轮一个月。”有兄弟说:“选一个责任心强的弟兄伺候,并且还要有耐心,每家每月拨点儿生活费给他,因为他也有家庭,老婆孩子要生活,也需要开支。”在一旁的父亲说:“每月生活费不用你们掏,每月从我退休工资里扣2500元吧!”确定以后,姊妹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的展开了讨论,最后决定选专人伺候,用投票方式进行,得票多的当选。经过投票选举,我被当选,我二话不说,马上回去辞掉了保安的工作,专心伺候父母叔叔。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除了每天做一日三餐外呢,还要兼管洗衣服、打扫卫生、干家务等事情,反正一天到晚闲不住。经过一段时间精心伺候,父母叔叔身体康健,脸色红润。
伺候年老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主要是要有耐心,有爱心才行,其次;还要忍受他们的坏习惯和毛病。我父亲还有半夜说梦话的习惯,一夜不停,我经常被:"冲啊!杀啊!"的叫喊声所惊醒。我知道,他这是在战争年代和敌人作战时大脑受到刺激,留下的后遗症。
为了使父母晚年少得病,我专门到县新华书店购买了一些医学书籍看,比如:《病人急救》、《民间偏方验方》、《针灸》等中医理论书。自学阅读,掌握一些医学知识。平常父母、叔叔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不用到医院,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父母年迈体弱多病,经常患感冒,自然不爱吃饭,我就经常做一些有营养清淡的饭菜,让他们吃,实在吃不下,我就不厌其烦的开导、哄着,鼓励让他们吃饭,实在不行,我就亲自一勺一勺地喂他们,直到身体康复为止。父母在外,经常和庄邻人闲谈、夸赞:“克波对年老很孝顺,心很细,照顾的非常周到。”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2018年的一天早晨,父亲起床,感觉心里不好受,有头晕恶心的感觉。我母亲就催着父亲:“赶紧上医院看看吧。”我一听不敢怠慢,立刻联系出租车,和我妈一起陪着去住院。我也好方便照顾我妈。叔叔我就委托弟弟帮着照顾。
父亲住院期间检查出多种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肺气肿等。治疗非常麻烦,我忙前忙后,端屎端尿,喝水喂饭,忙得不可开交。母亲这边饮食我也要照顾,幸亏我二姐妻子经常过来看望帮忙,给我心里一个很大的安慰。
父亲住院20多天,情况不易乐观,不见好转,每天抽血化验,各项指数都在减少,病情急速恶化,心脏各器官都已衰竭,住院24天病逝,享年90岁。
父亲的去世给我母亲精神上一个致命的打击,饭量急速下降,成天以泪洗面,儿女劝导不起一点作用,70多年的感情深厚,岂能一下消除?在相隔三个多月,101天也驾鹤西去,享年93岁
 
让老叔晚年更幸福

父母都去世了,留下光棍老叔。三年前是83岁,他非常孤独可怜。做饭不会做,我们姊妹兄弟开会商量,姐姐说:“叔叔今后生活怎么办?”我说:“叔叔虽然不是我们的亲生父亲,但在这个家庭中他立下汗马功劳。当年他没有结婚生子,帮着父母把我们拉扯成人,功不可没。我们姊妹兄弟们都应该承担起他今后的生活义务,幸福度过晚年。”
最后商量决定:每家一个月轮流伺候,现在已经照顾三年了,今年已经86岁高龄了,生活幸福,身体康健,每天笑呵呵的,无忧无虑。逢人就说:“我有福,亲生儿女也没有照顾的这么好。”我作诗一首:父母驾鹤西方行,儿女含泪心悲痛。吾叔晚年有照顾,二老放心多保重。我们这种善心孝心的举动,引起了社会村民们普遍好评。
好家风传承也给后代树立一个榜样,子女对我们说话很尊重,也很孝顺。现在姊妹兄弟也非常团结,互相支持,情深义重,其乐融融。在伺候老叔方面,我们都在尽心尽力,让他幸福度过晚年。正如歌曲《爱的贡献》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老叔健康长寿!

刘克波,男 中共党员, 1956年10月生。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粮管所任办公室主任。曾给市区报社、广播电台丶写过多篇通讯报道。退休后,练习书画。在2018一2019年全国书画比赛中,获得入选奖、三等奖荣誉。获得2019年度百佳书画家称号。现在是镇诗词楹联协会会员、理事。区诗词楹联协会会员。三年来共发表登载诗词300余首的好成绩。
微信号:清风徐来(刘克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