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需要常立志,“干”就是了

 大侃说 2022-04-23

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没有坚持下来不是立志的问题,而是想的太多。如果没有跑步的习惯,非要立志一年跑1000公里,实现起来也有难度。如果没有写作的习惯,立志一年写300篇文章,也不可能实现。

实际不是志向,目标的问题,而是当下如何做。就算每天静坐10分钟,也会得到人生的智慧。正如鲁米所说:任何你每天持之以恒在做的事情都可以为你打开一扇通往精神自由的门。

放弃太多,也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有太多的杂念和惰性,别人的评价,各种的标准,恐惧和不安,对于失败的看法。

放弃很容易,放弃一次,就会放弃多次,所以有了无志之人常立志的说法。这并不表示无志,而是不愿意打破舒适区。

在开始写文章的时候,特别佩服那些能坚持的人。他们怎么做到的。当你做到了,会发现也不难。难度在于自己的限制。其实不需要多长远的的志向,每天做就好了。

娜塔丽戈德堡说:你有写出烂文章的自由。现在懂了,去除各种限制,你自由了。

所有的志向都需要在当下里体现,目标描绘的再完美。如果和以往一样睡到太阳升起,沉迷在手机中,那么也不太可能实现。你不可能做着同样的事,期待不同的结果。

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下的变,把手机放下,拿起了书籍;把闲聊放下,拿起了纸和笔。

当一个僧人穿过广场时,警察问:你要去哪里。僧人说:我不知道去哪里。警察觉得奇怪:你怎么会不知道自己去哪里。于是带到警局问话。僧人说:你看,刚才在广场,现在到了警局,所以不知道去哪里。

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不需要为了成为作家,奋笔疾书。不需要为了成为画家,每画个不停。你可以每天做,但不是为了成为谁。

把一件事的做下去的本身就是志向。m.斯科特.派克说:自律会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延迟满足感,忠于事实,承担责任,保持平衡。

这四个原则无法列入志向,你不能说:三年内学会“保持平衡”,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忠于事实,学会延迟满足感。

因为里面包含着人的本性,比如逃避责任;比如对发生的事产生的想法,想法是不可控的,源于过去和未来,这就没忠于事实,事实是打碎了杯子打扫干净,没有“我真笨”的念头;

再比如保持平衡,平衡类似于中庸,没有美和丑,善与恶,对与错的评判,它们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会同时出现,要学会用多角度看待问题。

怎么做到多角度。养成探索问题根源的习惯,不停留在表面,就有了多角度。为什么会内疚?为什么会后悔?为什么会比较?

那么志向简单了,在当下里。早起半小时,读50页书籍,静坐10分钟,跑3公里.....这些行为的坚持会带来延迟满足感,忠于事实,保持平衡,承担责任的能力。

学习情绪管理,自我成长,100天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关注我你将得到以下收获:

1、一对一沟通。

2、如何选书

3、如何写作

4,如何爱上自己

5、赠送禅跑资料一份。

6、赠送自愈与自悟之道

我是大侃,已坚持1205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