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一边抱怨命运不公,自己运气太差,一边刷微博,玩游戏。 他们一边愤愤不平,一边荒废光阴。 他们讨厌自己现在的工作状况,却不愿意做出一丝一毫的改变。 他们不喜欢每天都做着重复简单的工作,却始终不敢踏出安全区。 对,生活中就是有很多这样的人。或许你也是其中一个,一边焦虑着,一边懒惰着。刷微博,玩游戏,泡网吧,看似自由自在,却还是会在某个午夜凌晨睡不着的时候,反问自己,以后的出路在哪里?难道一辈子就这样了吗? 二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人生本就苦难重重。 很多人荒废时间,抱怨世界,感概社会不公平,其实是没有意识到人生本就困难重重。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月薪两千有月薪两千的烦恼。 月薪两万自然也有月薪两万的烦恼。 你得到多少回报,自然要付出多少努力。 当我们意识到,人生的苦难后,我们自然应该去解决它。 《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律,我们就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的态度,从学习与成长中获得益处。 如何通过自律,消除人生的痛苦呢?简单地说,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推迟满足感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书中举了这样的例子,就像六岁的小孩子,学会先先吃蛋糕,再吃奶油,最后慢慢享受甜美的滋味。七岁的孩子,懂得先写完作业,再去玩耍或者看电视。 养成先苦后甜的做事模式,就是推迟满足感。 在工作中对我们同样适用,先完成难度最大的工作,最后完成最轻松的工作,这样我们才会在工作中越来越得心应手,而不是被自己逼到死角走不出来。 承担责任 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名次,人格失调心理,简单来说就是趋利避害,逃避责任。 遇到麻烦,遇到过不去的坎,就自我安慰,这不是我的原因,是别人拖累了我,是我无法控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应该由别人或者社会替我解决。 人格失调,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毛病,但真正成熟的人能够主动站出来,告诉自己,这是我的责任,我要自己承担。 书中举例,有个医生自己选择接待更多的病人,导致自己加班熬夜,整日在焦虑中度过。 他找到上司,上司对他说,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你的时间就是你的问题。 他突然意识到是他自己选择了这种拼命的工作模式,不是委派,也不是强迫。 这是他自己的责任,所以应该他自己做出选择。 忠于事实 第三个原则是忠于事实,即承认所有的一切真相,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 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人。
要让心灵获得成长,让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尽全力,永远尊重事实,去拥抱痛苦,去解决问题,去获得成长。 保持平衡 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过度,自律也是如此。 就像你打算减肥,但你不能自律到每天只吃一个苹果。你打算学习,但你不能一天只睡两小时。 自律,是艰苦而复杂的工作,你需要拥有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
换句话说,自律本身仍需要特殊的“约束”,我称之为“保持平衡”,这也是自律的第四种原则。 人生之路是个漫长的过程,它像一场长跑马拉松,太过用力,可能你就只能坚持个开头。自律也是这样,要保持平衡,让自己走的更远一些,让自己走的不疾不缓,却拥有无限力量。 真正地自由,其实是高度的自律,学会自律,让你的人生活的更高级。 这是一篇方法论,不是一篇鸡汤,愿你学会自律,并掌控自己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