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夕阳落下,弯月初升,面对此情此景白居易赋诗一首

 泊木沐 2022-04-24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述了他去杭州赴任之际,沿江而下看到的风景。这首诗没有用典故,也没有用晦涩难懂的语句,遣词造句力求通俗易懂。

传说,白居易的邻居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太太,白居易写诗之后就会读给这位老妪听。如果老妪听不懂,他就进行修改。什么时候老妪听懂了,这才算完成创作。后人将其称为“老妪能解”,从而奠定了白居易写诗浅近易懂的风格。

这首《暮江吟》就有这个特点,整首诗几乎不用解读,读一遍就能理解其中含义。唯一要注意一个词“可怜”,在诗中是可爱的意思,属于古今词义不同。

这首诗中描写的景色很美,从夕阳西下起笔,写到了弯月升起,最后传递出舒适放松的惬意,让人留恋于诗中的意境,不想被现实的烦恼所捆缚。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诗中既有一条时间线索,也有一条空间线索。白居易将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让人很容易产生代入感,彻底理解他的真实感触。

一般来讲,外放为官,肯定不如在长安可以有更多升迁的机会。也许外放几年,也毫无建树,就此走上了仕途终点。白居易没有牢骚,也没有愤怒。从诗中传递出的情感来看,他反而有点享受这样的结果。就凭这一点,白居易这个人的确与众不同,让人不禁好奇他到底是心灰意冷还是豁达洒脱。

那就分析一下白居易在想什么?第一句诗中他用了一个动词“铺”,表达夕阳余晖笼罩触目所及之处,视野广阔暗示白居易的胸襟。第二句中有一组颜色对比。瑟瑟是指碧色,像玉石一样青中透亮的颜色。一半江水是碧色,另一半江水红色,原来太阳要落山了,只剩下一片余晖,所以才有这样奇美的景色。

白居易静下心来,观察太阳落下时的细微变化。从这个细节可以推测,朝廷中的是非争斗他真的放下了,过眼云烟不过如此。他要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第三句诗写到了夜晚,特别强调了一下是九月初三的夜晚,更说明白居易心无旁骛,陶醉在美妙江景之中。第四句诗进一步强调天上地下都是这般美好,把情感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如果现代诗人写这个题材,可能会说“爱上了夜,更爱上了生活”。白居易没有这么直白,他追求语句通俗,并不代表他对诗的意境没有追求。他要阐明一个道理,美丽的风景可以赶走心底的阴霾。只要放下对物欲的追求,就会看到自然美景。白居易想要告诉大家,他进入到一个“玄之又玄”的境界,此时的他有一颗平常心、平静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