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癌经验分享

 于己于人 2022-04-24
【肺癌经验分享】 
中医虽无肺癌之病名,但历代医家对其相似的症状多有记载。清代沈金鳌撰《杂病源流犀烛》中提到“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医宗必读·积聚篇》云:“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精辟地论述了有形之邪与正气相争,争而不胜,积而成块的病理过程。《黄帝内经》中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肿瘤进展过程中,邪气在与正气的交争中逐渐占据上风,直至邪胜正衰,病势成不可逆转之势。清代医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指出“病方进,则不治其太过,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蔽之日不可穷民力也。”是故在肺癌的治疗中,总以扶正为本。 
患者,男,诊断为小细胞肺癌,期间进行过一线化疗5周期,二线化疗6周期,病灶缩小,后肿瘤进展并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及全身多发转移,进行化疗,后因不能耐受,且出现黄疸,进行胆管穿刺引流。寻求中医药治疗,初诊时见:咳嗽、咳黄痰、痰质黏,喘憋,腹胀,胁肋部疼痛,大便1周未排,小便黄,眠差,舌质黯红,无苔,脉细弱。诊断为小细胞肺癌晚期,证属肺阴匮竭,痰瘀互结。药用:麦冬、天冬、沙参、五味子、白花蛇舌草、炙鳖甲、青蒿、夏枯草、生黄英、熟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壁虎、藤梨根、猫爪草、苏子、苏梗、枇杷叶、生半夏、瓜萎、胆南星、九香虫、生甘草等,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大便排出,咳嗽频次较前减少,痰质变稀,腹胀较前缓解,排气增多,睡眠较前好转,继续辨证加减,患者诸症减轻,仍在巩固治疗中。
#我的门诊故事##非常病例##癌症##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