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瓶梅|一场接待花费近万两银子,为何账面只有一百多两

 思明居士 2022-04-24

《金瓶梅》里最隆重的接待,描写较多的有三次,一次是西门庆与乔家结亲,吴月娘领衔接待皇亲乔五太太,这次乃两家结亲,纯粹私事;一次为西门庆接待宋、蔡二位御史,介于公与私之间;最后一次是接待钦差六黄太尉,是地方政府接待,纯粹公事。今天我们说一下这第三次,看一下古代如何接待钦差。

文章图片1

宋乔年御史与西门庆第一次见面时,“装了”一把清廉,搞得西门庆有些沮丧,直呼不上道,蔡蕴蔡御史不愧是状元,点拨说“只是今日初会,怎不做些模样”后,西门庆方才放下心来。这不宋御史上道了,他要借西门庆的院子接待钦差六黄太尉。

徽宗皇帝要搞一座宏大的皇家园林——艮岳,需要从南方走运河运送大量奇石到汴梁,宋乔年宋巡按正忙着这事,六黄太尉就是来迎取“卿云万态奇峰——长二丈,阔数尺,都用黄毡盖覆,张打黄旗,费数号船只,由山东河道而来”。因为运河没水,这进度就慢了下来,说是迎取,实则是督办。钦差驾临,宋巡按不得不重视,“要接他一接……请六黄大尉一饭”。

“一接”“一饭”,既然是官方接待,那就按官方标准?书中确实说了官方的标准,“两司八府官员办酒分资──两司官十二员、府官八员,计二十二分,共一百零六两”。标准是标准,宋巡按真按标准接待了,官也就做到头了,于是想到了西门庆。所谓“敬烦尊府做一东”,借地方是虚,出钱才是实。

文章图片2

西门庆本乐于这种“赔钱”的“买卖”,但这一次却心里很不痛快,为何?李瓶儿过世不久,此时家里的丧事还没有办完,“自从他(李瓶儿)不好起,到而今,我再没一日儿心闲。刚刚打发丧事出去了,又钻出这等勾当来,教我手忙脚乱”。但纵然一百个不情愿,事情还得办,宋巡按虽然是“敬烦尊府”,却是直接命令,由不得他有不同意见。

西门庆办这种大型接待活动是有经验的,但能接待钦差是破天荒第一回。和往常一样,大门和大厅是要扎“彩山”的,“彩山”类似于今天的彩虹门,不过那时候是用灯笼进行装饰的,不同的是“彩山”的规模又上了一个台阶,“大门上扎七级彩山,厅前五级彩山”。大厅里面正面是屏开孔雀的帷幔,地上铺上上等地摊,每一张桌子都是锦绣桌帏,椅子上放着妆花椅垫。黄太尉的主桌是“肘件大饭、簇盘、定胜方糖,吃看大插桌”,“肘件”是主菜、大菜,属于“吃食”,“簇盘”属于“看食”,“定胜方糖”则是刻有“定胜”的糕点,有吃的有看的故曰“吃看”;主桌两边是巡抚、巡按的“陪做”小插桌,两边;两边是“布按三司”的小桌。至于其他“八府官”只能在“厅外棚内两边”,席面只是“五果五菜平头桌席”。

给黄太尉准备的酒具也由银的升级为金的,“一桌金银酒器:两把金壶、两副金台盏、十副小银钟、两副银折盂、四副银赏钟;两匹大红彩蟒、两匹金缎、十坛酒、两牵羊”,这些东西是宋巡按准备好送来的,最终也是要让黄太尉带走的,是酒具也是“礼物”。

奏乐的、唱戏的、弹曲的,宋巡按安排了众多官方乐伶,西门庆也把自己常用的清河县的大小艺人全部安排在家里待命,不为别的,只为备着。

文章图片3

钦差走的是水路,巡抚、巡按带人到码头迎接。和电视上演的一样,前面张打的黄旗上写着“钦差”二字,有专人手捧“敕书”走在前面,黄太尉身穿“大红五彩双挂绣蟒”袍,坐“八抬八簇银顶暖轿”,打着“茶褐伞”。后面是黄太尉的跟随,再后面才是地方迎接依仗,浩浩荡荡,有“数里”之长。

黄土塾道,鸡犬不闻,樵采遁迹”。清河县大小官员“黑压压跪于道旁”,被钦差左右呵斥而去。“随路传报,直到西门庆门首”,这时鼓乐齐鸣,众多执事穿青衣排成雁翅装分列大门两侧,西门庆也只能穿青衣小帽,垂手拱伺。青衣是下人的着装,在钦差面前,西门庆也不算官了。

黄太尉落轿进门,一众官员鱼贯而入,进入大厅,“筝琴、方晌、云璈、龙笛、凤管”等“细乐”奏起,黄太尉主为就座。大小官员依次进门拜见,太尉对巡抚巡按依礼答之;对两布三司稍加优礼;对八府官则答以长揖;对其他官员只是端坐着。西门庆和夏提刑最后拜见献茶,巡抚、巡按首先举杯欢迎钦差大人,鼓乐请太尉“簪金花”(有点剪彩的意思),各有专人手捧玉制酒具倒酒,按礼节相互敬酒酬饮。敬酒完成,大小官员依序就座,教坊伶官递上手本奏请太尉点戏,正式开演。一折戏曲唱完,厨师开始献菜,“烧鹿、花猪、百宝攒汤、大饭烧卖”。四名伶官上台,三人各持“筝琴、琵琶、箜篌”,一人清唱小曲。

文章图片4

八府以下官员平时在地方上也是数得着的贵客,如今也只能在院子卷棚里“凑合”。厅内“汤未两陈,乐已三奏”,黄太尉让左右拿出十两银子发赏厨师、乐人,随即起身,众官员挽留要上马相送,太尉“悉令免之,举手上轿而去”。巡抚、巡按吩咐官军直送至皇船,并把“桌面器皿,答贺羊酒”差专人送到船上,随后拜谢西门庆,一并离去。其余大小官员见势也一哄而散。

西门庆的这场接待规格高,接待的人也多,应伯爵一天都呆在西门庆家瞧热闹,人散去后,应伯爵说“今日少说也有上千人进来,都要管待出去”。西门庆花了很多银子,但从此“山东一省也响出名去了”。花了钱,买了名,西门庆虽然还对仓促接下这活有所怨言,但买来了巨大的名声,也算是一桩划算的生意。当时西门庆接待宋、蔡二位御史就花了上千两,这场接待钦差的大宴所费少则几千,多则近万。

一顿饭花费如此之巨,这还只是接风宴、欢迎宴,钦差到了地方就像这段饭一样,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表示。清河官员在得知宋巡按安排西门庆这场宴席后,纷纷言说:“……钦差若来,凡一应祇迎、廪饩、公宴、器用、人夫,无不出于州县,州县必取之于民,公私困极,莫此为甚”。官方账面上的花费也就一百多两,这不能记在账上的花费,恐怕都是要搜刮“取之于民”了。皇帝要建艮岳,宋巡按最重要的事情也是运送艮岳的奇石,而六黄太尉也是为迎接奇石而来,又有谁为百姓说一句公道。

真是钦差驾到,既是鸡犬不宁,也是鸡犬不留,都换成银子带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