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读书日|用阅读看世界,好书继续分享!

 四喜亮点包装 2022-04-24

导 语:

读书的意义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但更重要的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用阅读看世界,人生又是一种新的起点。
每月23号,四喜读书会,定期与您分享一本本好书。


本期,四喜给大家带来哪些好书分享呢?

 

李云  设计总监

《与虫在野》

——半夏

 

中国古人常描写“在野”,如“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傅玄)。

杜甫写道“财狼在邑龙在野”

“经过倦俗态,在野无所为”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王安石甚至写过“仁义多在野”

与虫在野,“逢子亦在野”(孟浩然),博物快乐!

与其缘是在一段“像陀螺一样被生活的鞭子抽打成一团灰的影子”时高速流生活失控状态下追寻和自我相处的契机。

我觉察到博物学存在的目的之一是教会人们更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因为“野地里蕴含着对这个世界的救赎”。

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只唤起人们发现美是远远不够的。在现代生产方式下,人发生异化,需要在劳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之外的事物来完善自己的人生,不要只是感叹人生无聊和无意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里可以找寻到与自我相处的完美关系,这是一种必要和高尚

于自我成长而言,为专业不止于表达形式,不苍白单调。

就像文学评论家呼吁,作者要从闭门造车的密室写作走向旷野在场的写作,作家灵魂眼界要开放。

今日分享其中一篇《得了“阿尔兹海默病”的蜜蜂》

人或许并不需要站得高看得远,人或许只要一双看见寸光的眼睛,便也可沉迷一花一叶一虫一纤毛的小微世界,自娱自乐清欢无限。

法布尔当年是这样的,瓦尔登湖畔的梭罗是这样的,写《洛丽塔》的纳博科夫也是这样的,他们忽然接收到了另类生命发来的密电码。

纳博科夫又文学又昆虫学的跨界穿梭,长出了他的双生花,得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新时代的黎明阶段。

每一物种都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展示了它在地球上的存活方式。

所有物种的生命进程都源自自然选择条件下的进化。

我的理解是,遗存至今的生物都有着人类不可低估的“才华”。

我们可以假设,一夜之间,为植物传粉的蜜蜂都死了,你会想到什么?

帮助植物传粉的蜜蜂死了,可不是人类嘴里少了一种甜蜜滋味而已的小问题。

事儿大了去了——农作物传授花粉者死去大半,粮食产量大减,人类及其他动物饿肚子死亡,人类走向灭亡。

如同爱因斯坦所说“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年,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

如果没有蜜蜂授粉,大部分农作物都将自行淘汰。

蜜蜂研究者近年来发现,地球上蜜蜂种群的数量一直在减少,蜜蜂们患上了一种“蜂群崩溃错乱症”。

一个蜂群的工蜂外出后再也不回蜂巢来,因为他们找不到家了,像得了阿尔兹海默病的人一样。

工蜂没有回巢,蜂儿饿死,一群蜂四散而去。

学者们研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郊区的城市化、杀虫剂的使用,也包括我们看不见的电磁波干扰,对小蜜蜂的生存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这终将关涉人类的命运。

一个近旁的例子,我国南部某地蜜蜂因人类过度使用农药而绝迹,致当地种梨业大受影响,过去一个蜂巢的蜜蜂可以轻松传粉梨花百万朵,现在果园得动用上百人给几十株梨树授粉,成本大幅提高。

若蜂群的工蜂出去后失忆,找不到回巢的路,那么全世界的蜜蜂将在2035年绝迹,这绝非吓唬人。

虫安妥,草自在,人类安然自得,所有生命皆须敬畏。

所有生命物种的周期节律如复调音乐,声部各自独立却又和谐统一,万物生,生生不已。

和光同尘,自然自在。




卢福应  设计主管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黑川雅之

世界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被誉为开创日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新时代的代表性人物。

八字概括:素、假、并、气、间、微、秘、破

说到日本的设计、艺术风格,很多人都有一个固有的印象,就是特别简洁。

无论是无印良品,还是优衣库,都是简洁风。

在黑川雅之概括的这八个字当中,素和假这两个字就是对于日本人尊重自然的审美的诠释。

“素”

不管是日本的茶道、花道,还是寺院、庭院都有一种朴素的感觉,相比中国很多寺庙的恢弘壮丽不太一样。

黑川雅之认为,素,是保持最朴实的本色之美,不添加任何杂念的纯真。

所以,日本人的审美核心就是尽量不去破坏自然的形态。

一个例子,日本人的传统建筑材料基本上都是土、木头、竹子和纸,日本是一个丘陵很多的国家,石头不比欧洲少。

日本之所以热爱木质建筑物,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材质随着时光变迁能变换成另一种美感。

比如说,木材被风雨侵蚀之后能体现出斑驳的美感,竹子随着岁月变迁,能转化为一种寂寥的金褐色,一种自然的美。

保持本色之美就是要无论是产品还是建筑物还是艺术品,都要让人工的痕迹退到素材的背后,尽量消除人工的痕迹。

其实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就是素的体现,他更强调产品材质的重要性,不去展现人工设计的痕迹,让设计隐藏在材质的背后。

“假”

狐假虎威的假,这个假是借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严,而日本人认为人在创造美的时候也应该借用自然的秩序,就是顺应自然、融入其中。

黑川雅之举了好几个案例来说明什么叫顺应自然。

比如,日本庭园里落满了树叶之后,扫地的人一般不会把落叶扫干净,而是留一些,这就是顺应自然的表现。

还有,日本传统的茶室,就是喝茶玩茶道的房间,哪怕墙面破了个大洞,一般也不去修补它,日本人觉着这就是顺应自然的选择。

“并”

这个字在日语里是兼顾的意思,在这里是指,要考虑每一个人的感受。

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他说日本古代建筑师,在对房屋进行初步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甚至和邻居之间的关系,能否与周围环境和谐并存,能否与其他邻居形成某种彼此不干扰的秩序感,是他们首先要考量的问题。

比如,在日本一些厕所里,即使是男厕所,马桶对面的墙上也有个儿童座椅,就是爹地如厕的时候,可以把孩子挂在墙上的儿童座椅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性化设计。

“气”

气、指的是气场。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概念。

黑川雅之用一句话定义了:那就是人身上蕴含的某种能影响周遭环境的力量。

黑川雅之解释说,日本人的审美中,特别重视气场的重要性,比如建筑,就会考虑气场的作用。

黑川雅之认为,日本传统建筑的气场,是通过柱子来实现的。

因为日本建筑最初的发端就是柱子,人一开始睡觉是靠在树上的,后来就开始自己弄根柱子靠着睡,再后来,就以柱子作为支点,建造房屋。

柱子能给人一种安心的感受,有个依靠。

日本人的房屋就是由柱子跟房梁构筑的空间,而柱子和房梁会散发某种“气场”,就是自然之气,这跟用水泥建筑的感受不一样的。

“间”

代表既重视人与人的距离,同时又强调与自然和谐一致。

用日本的建筑来举例。

因为日本传统建筑是用柱子来区格,房间内部没有功能的划分,隔断可以随时撤掉。

这样一来,空间是流动的,从室内流向自然,从这间房流向其他人家。

体现到美学上,就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或者渴望和别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微”

黑川雅之认为,日本人不太重视整体,而是更重视细节,日本人很少依靠整体来把美强加给你,而是用细节来打动你,这就是微的核心观点。

黑川雅之认为,日本传统的茶室蕴含着微的美学。

如果你坐在茶室当中,视线从茶桌往外延伸到床榻,再到走廊,再延伸到庭院,之后会看到围墙,而围墙外边就是群山。

坐在一个微小的角落,就能感受到自己和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这就是微的含义,说白了,微就是用一个点去观察世界,而不是用上帝视角。

“秘”

意思是:不表现全部,而是通过部分的隐秘来驱动对方的想象力。

黑川雅之说,正因为隐去了一部分,所以看的人才会参与到表现方的共同创造当中。

比如你特别饿,这时候我给你画一个饼,你立刻想的是饼的味道,但是如果我就给你画了一个空碗,你的想象空间就很大,碗里可以是饺子、面条、卤煮,都行,你想吃啥,就是啥,你就成为了参与创造者。

所以,日本很少准确表达信息,而是让你自己去想象、去理解他们的作品。

这样的理念延展到设计和艺术领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面积的留白——留下空间让你自己去想象,成为艺术品和产品的参与者

“破”

破就是体现人的力量。

黑川雅之说,破,就是遵守既定的秩序,然后寻找一种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就是破的力量。

举了例子,日本有一位石头雕刻大师,他起初会按照最初的构想来进行雕刻,当作品几乎完成了,他会闭上眼睛,拿起锤子一抡,一件艺术品就完成了,这就体现了日本审美中人的力量。




赵永欣  策划师

《升级定位》

——冯卫东

2015年,我开始从事品牌策划工作。从那时开始,接触到定位。

这几年学习和践行定位的感受,正如定位圈流传的那句话一样:定位一学就会,一用就错。

2017年,有幸接触到冯卫东老师“升级定位”的讲义,对其中部分定位实操工具略知一二。

2022年初,系统学习冯卫东老师《升级定位》,借鉴书中提供的多个清单化工具,对定位理论终于走向实操。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书中,一个我经常使用的定位工具。

品牌三问:你是什么?有何不同?何以见得?

任何一个品牌都应当清晰地向顾客回答这三个问题。这是为什么?

顾客首次听说一个新品牌时,通常会问的三个问题;本能地想知道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这也是顾客了解一个品牌最省力、最高效的方式。

品牌经营者,清晰准确地回答这三个问题,能够大幅提升沟通效率,让品牌快速抵达顾客心智中的正确位置。

第一问:你是什么——明确品类

回答品牌所归属的品类。

品类是顾客完成购买决策前的最后一级商品分类,由此分类可以关联到品牌并完成购买选择,是具体品类。

空调→格力    矿泉水→农夫山泉

非最后一级,关联不到品牌的,是抽象品类。

水果、电器

抽象品类,加上表示销售场所的字眼,就是具体的渠道品类。

水果店→百果园

这里要区分真品类和伪品类。企业内部发明的概念,未明确品类归属,无法关联具体需求,就是伪品类。

厨电

品类也是顾客对满足需求的手段的分类,因此品牌明确品类归属才能有效对接顾客需求。


如果一个品牌不明确它归属的品类,或归属于一个伪品类,顾客就很难在产生需求时想到它。

品类和物种一样存在进化、分化和衰亡现象。品类分化是新品类和新品牌的主要来源。

第二问:有何不同——找到你的定位

品牌定位是什么?

你的品牌与竞争对手的区别,且这个区别是顾客理解并认可的有意义的竞争性差异。

有效回答标准:顾客是否追问“那又怎样”。

寻找定位工具——绘制顾客心智地图

心智调研的方法:专业市场调研机构、自己做顾客访谈、广告考察法

常用的竞争性差异,可分为物理特性和市场特性两大类。

物理特性指产品内在的功能性利益点,它可以分为“直接的物理特性”和“间接的物理特性”。

市场特性指能够影响顾客选择的市场表现,它可以分为“身世类市场特性”和“现状类市场特性”。

对产品品类来说,价格差异很难成为有效定位,需要转化成相应的市场特性——受青睐。

在既有品类中找出品牌“有何不同”的过程,就是找出空白定位或确认品牌已有定位的过程

以便设计相应的配称去占据一个空白定位,或优化配称去强化品牌已有定位。

第三问:何以见得——3个维度打造立体信任状

回答品牌的信任状,信任状就是让品牌定位显得可信的事实。

信任状的事实既包括客观事实,也包括认知事实。

认知事实就是被顾客当作事实的观念,品牌需要把这些观念当作准事实来对待。

三类信任状,按照强弱排序,依次是顾客自行验证、可信第三方证明、品牌可信承诺。

1、顾客自行验证的事实

一看产品本身,顾客可感知的质量、性能

二看品牌能见度,哪些销售渠道,哪些媒介做广告

门店数量众多,门店形象上档次

2、权威第三方的证明

看权威第三方对品牌的证明或背书

政府、官方组织认证,专业机构评价

中国老字号、双11销量榜单

3、品牌的可信承诺

通过承诺降低顾客购买风险。

有效性取决于承诺的内容和品牌是否有足够的抵押物

好货承诺:坏单包赔、假一赔十

这3类信任状构成了品牌多维度的立体信任状。

在协调一致的立体信任状的支持下,品牌定位才能被顾客充分信任,进入顾客心智。

对品牌三问的解答,让品牌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定位。确定定位,接下来就是做实定位的事了。

目前,品牌三问清单工具,已经被我应用于品牌策略的思考和提案中,对工作帮助非常大。

感谢冯卫东老师,对定位理论的实操落地。

书中更有很多工具和方法,是我们品牌人工作的智慧锦囊,值得细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