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如何阅读?

 土豆土豆我爱你 2022-04-24
图片
图片

主播 | 筱小

图片

你好,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到了,

今天,咱们来说一说有关“阅读”的种种。

好,现在,

请你看看下面的两行文字。

研表究明,

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

ok,

请问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我想,你看到的应该是:“研究表明,汉字的顺序并不一定能影响阅读。

对吗?

但你要是再 仔细 看一眼就会发现,

那段话里的文字顺序全都被 打乱 了!

可你并没有意识到,

它也确实不影响你阅读。

没错吧?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不只是汉语,其他语言(比如英文等很多语言)也都做过类似的试验,发现它们都具有这种特点。

这就说明:阅读时,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或“一个字母一个字母”这么输入信息再加以解读的。

我们的大脑,往往是将看到的文字当作是一种“图片信息”去处理的。于是,眼睛接收到图像信息后,就会在记忆库中“检索、过滤”,然后按照语言逻辑进行 “排列、解读”。

举个例子吧!

就好比桌子上现在放着 四个苹果,此时,一般人是不会去一个一个 数 那些苹果的。你扫一眼就能看到这是四个,没错吧?因为你把桌子上的四个苹果当成了一张“图片

图片

所以,文字不一定非要那么精准,因为“研究表明”和“研表究明”,看起来 样子 是差不多的。

说白了,文字,

就是一种“符号”。

“苹果”这两个字的 形状,和真正的苹果之间根本就没什么关系,我们只是说好了,用这两个字去 指代 苹果而已。

阅读也是一样的,人用肉眼看文字时,不会像机器一样将文字 逐一扫描,而是对 一排文字 进行 区域扫描。普通人一次能看 5-6个 汉字,然后大脑就会 下意识地 用这些捕捉到的已知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也就是所谓的 —— “理解”。

看看下面这张图,

图片

你瞧瞧这是什么?

没错,这是汉堡,当你看到上下两片面包时,大脑就会根据过往的经验 自动补充 缺失的内容,从而判断出这是一个汉堡 —— 理解文字时,也是这种机制。

接下来,请你再看一个例子。

现在这里有一个单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个词,你是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去看的,你更不需要先辨认偏旁部首,再一个一个判断每个字都是什么,你只需要扫一眼,就知道这七个字是什么意思。

不过有趣的是,

小孩子,并不是像我们这么阅读的,

比如一个一年级小学生,如果我们在核磁共振下一边扫描他的大脑一边让他阅读,就会发现:他读一个单词时,需要调动 好几个脑区同时运作 —— 他们不但需要“阅读的脑区”,而且需要“前额叶皮质”参与中央控制,同时需要“空间注意力”随时调整眼睛盯着的地方。

这也就是说,他们此时正在 一个字一个字地 读单词。他们的大脑此时就像一棵圣诞树,有好几个地方都是“亮”着的!

也正因如此,小朋友们“读一个单词需要的时间”和“单词的长度”是 成正比 的 —— 如果一个单词只有 2 个字母,他们大概需要 0.9s,但如果是 5 个字母,则需要 1.4s

然而,这种现象并不会维持太久。

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对文字 更熟悉 之后,他们就不会这么去阅读了 —— 他们用到的脑区会很少,也不需要调用中央控制系统。通常到三年级左右,他们“阅读的时间”和“单词的长短”就几乎没什么关系了,等于是扫一眼就知道那个词是什么。

下面这张图,就是“刚入学的1年级学生”和“2-3年级学生”阅读时的大脑对比图。

图片

如图所示,

高年级孩子用到的脑区少了很多。

而这,其实就是一种“无意识地操作”,也是“阅读的自动化”。一旦形成自动化,说明大脑里已经为“单词”和“常见的字母组合”长成了 专门的神经回路,单词已经深深烙印在大脑里面了。也就是,这个回路已经被“髓鞘质”给包裹住了。

还是拿我们去年读过的《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举例:如果你第一次读有关睡眠的书,那么当你第一次看到“非快速眼动睡眠”这七个字时,是很慢的,因为你是一个字一个字去读的。

但是,等你把这本书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你就不需要这么做了 —— 你只要看到“非快”这两个字,后面的你就不用去读了,你的目光会 跳过 中间的“速眼动”这三个字,直接落到“睡眠”这两个字上。

同理,当你阅读的时候如果看到类似“布宜诺斯艾利斯”这种词,你也不会去读完,基本上你的目光瞟到“布宜”这两个字时,眼睛就已经开始进行 跳跃 了。

怎么样?

是不是很神奇?

因此,我们今天的收获是:当你对“很多很多文字的组合”建立神经回路后,你的阅读速度,是会 越来越快 的!

而当你的阅读更熟练以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 你都不用 一个词一个词 去读,而是 一句一句 读,再往后呢,你甚至可以 一段一段,一片一片 地读,

我听说有些“读书破万卷”的人,那就基本上是 一页一页 去读的,说白了他们正在“刷书”,就像一个打印机的激光从头到尾扫描了一下似的 —— 哎,没办法,这些人的阅读量实在是太离谱了,所以只要眼睛一扫,光凭几个关键词,就能自动补充余下的空白部分。所以这些人经常会做出一件...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特别“魔幻”的事情:

比如,早上六点起来,洗了洗,吃了个饭,快七点了,但他是八点才出门,嗯...还有点时间,那就看一本书吧!于是,在他出门之前,就真的看完了....(笑)

图片

虽然我身边没有这种人,但这个理论上完全是可能的。我在书上看到很多学者,基本上都达到了这种速度。

所以,阅读,它是一种 习惯,更是一种获取信息的 技能,它是可以通过 训练 来增强的。

类似的,除了阅读,

其他技能也都是这样的。

打字、演奏乐器、开车,做饭,打扫卫生,刚开始学的时候都需要“前额叶皮质”的参与,你是非常 有意识地 做动作:方向盘怎么打,什么时候踩刹车,动作可以说是非常僵硬。可是等到熟练以后你就可以 无意识地 完成这些操作,因为这些技能在反复的练习之后,已经变成了你的“程序记忆”。

好比你是个做饭新手,你进到厨房,站在灶台前,你的大脑现在是全功率运行,额叶正在主持你的思考,每一个动作都给你安排好:先洗菜,然后洗完菜,得切,切完,要放油,放完油,点火,你得一个一个来,可以说是非常僵硬,就跟小孩子用手指 指着文字 一个字一个字阅读似的。

但是,高手就不是这样了,一个做饭高手,本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饿了,于是准备做点吃的,他从进厨房、打开冰箱,到洗菜、切菜、烹调,基本上都是下意识的,就和成年人阅读一样。他甚至能“多任务处理”,一边看电视剧,一边做菜。(笑)

而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件事,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尤其是在阅读中,这种“自动化”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那个在碗里放核桃的故事一样,如果你天天忙一些小事儿,就没工夫办大事儿,从基层的小事中解放出来,你才能去思考大事 —— 你做饭的时候,流程都是下意识地在做,你才有精力思考如何让这道菜更美味。同理,你的阅读必须达成“自动化”,这样你的大脑才能把精力放在“思考”上,否则,如果我们连基本的阅读都需要“额叶”去参与,那么这种阅读,是无法让你对文字的内容有什么深刻体会的。

说到这,我们就能回答那个很多人一直在问的经典问题了:如何才能提高阅读量呢?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解释,有些人是喜欢阅读,有些人则是靠意志力强行苦读,但我认为,这纯粹就是个“熟练度”的问题 —— 阅读的好处,就像钱生钱的复利,你读得越多,你的速度就越快,你的理解也越透彻,你从一本书上得到的收获只会越来越大。于是这件事又进一步激发你读更多的书。

你看,这不就是 科特勒 说的:要掌握一门知识,首先就得“熟悉专业词汇”是一个意思吗?我们之前还说过这个时代有一种能力非常必要,那就是“快速学习能力”,而这,同样也需要你把阅读的熟练度给提上去。

我相信只要持续阅读,

总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变成“一目十行”。

图片

很抱歉,世界读书日,我也没什么新颖的东西和你分享,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老生常谈 —— 熟练度。

但这真的很重要,至于阅读的重要性、情怀之类的,那都是后话,如果读都读不进去,情怀是没用的。

阅读就像马拉松选手“堆跑量”一样,我们也得下笨功夫去“堆阅读量”,堆着堆着,堆到一定程度,“量变”成“质变”,此时我们对“阅读”这件事的理解和体会就会自然形成了。而更重要的是,这个体会只属于你一个人,是你亲自得来的,谁也抢不走,你也忘不掉。

这么看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

这句话,真的是一点都没错啊!

你说呢?

好,最后,

为了成为“攀登书山”的登山高手,

又恰逢世界读书日,咱们来做个约定吧!

如果你愿意,请在留言处,自己和自己做个一契约,立一个flag吧!我和所有读者都互相做个见证,说一说,你今年要读几本书然后到年底我们总结的时候,你再和我说说 你完成了多少

只要你留言定目标,那我就在我的小本子上记上你,年底的时候,我会喊你的!

如果你超额完成,我到时候会挑选几位读者,送上我的小礼物,作为鼓励!(emm... 具体送什么我还没想好,到时候待定吧!)

好,那今天就说到这里吧!

期待你的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