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器免成

 江培祥万年 2022-04-24

书写一斗方“大器免成”。 大器免成出自老子《道德经》。


“大器晚成”原为“大器免成”。 马王堆甲本,大器“免成”。与“无隅”、“希声”、“无形”为并列,名词之前都是否定词。“大器免成”,是说大器不需要加工。于义为顺。但通行各本均作“晚成”,千百年来已被作成语,故译文从通行本。

新材料的 “大器晚成”约定俗成的意义的态度,其中的真义,在于他做学问求真精神。

按照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大器晚成”显然有所违背,因为“大器晚成”的“晚”,与“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无”和“希”是相悖的。“晚成”毕竟还是“成”;“有形”的成,毕竟还是有所为。

《老子》中的“大成若缺”、“大盈若冲”,也说明“大器免成”与“无为而无不为”,与“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与“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新思想内涵更为一致,更为接近《老子》的原貌。

例如:一根木材可以做成各种器皿,成就是做成某一种器皿。问题是,成为某一种器皿之后,就丧失了成为其他器皿的可能性,这就是毁。当然,普通人要谋生,要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人,现在叫做成为专门人才。然而,只成为专才往往为生计所束缚,得不到自由。因此,庄周提倡由技进乎道。有一技之长的人一旦意识到技的局限性之后,就可以得道,获得自由。真正的得道者始终保持各种可能性,所以不器,所以免成。得道者都不是专家,都保持各种可能性和开放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