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发性骨髓瘤差一点就隐藏了

 吾黑凤梨 2022-04-25

前  言

全自动生化仪样品探针细长、吸样时间短,吸样量少且准确;但易受样品黏度影响,当样品黏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足以影响其加样精密度并致加样不足,且随黏度的增加,影响越显著[1]

高黏度血清常见于血浆黏度增高型之高血粘滞综合征,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高球蛋白血征、高脂血症等[2]

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中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初期无显著临床症状,然而其异常浆细胞量会明显增加,对骨骼造成一定损伤,会有大量B-J蛋白存于尿液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存于血清中,进而产生贫血,如果病情严重还会产生肾功能损伤。

患者发病初期的临床症状主要以骨痛为主,主要是骨髓腔中存在大量骨髓瘤细胞,被激活和产生增生,进而出现骨质疏松症状,如果情况严重还会产生溶骨性损伤[3]

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病中早期,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明显提升,总蛋白水平也会随之增长,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或者不变,引起A/G之倒置或者下降[4]

案例经过

2020年10月8日,笔者与同事值班时,使用Cobas702测定一患者生化项目,样品探针吸取血清标本数次后,生化仪报警提示Abnormal Aspiration(Sample Probe)。

经检查标本血清无凝固、无纤维蛋白原,然后分别将标本低温高速离心和放37℃温箱30min后重复测试,结果同上,均报警提示不正常吸样。

随后,将该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上机测试,仪器运行正常,测试反应正常,反应过程曲线正常。

是什么导致吸样不正常的呢?无脂血无凝固亦无纤维蛋白原,高黏度是因为高球蛋白血症吗?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又给该患者加做了总蛋白和白蛋白,才发现这是一名高球蛋白血症患者。

可是,先前与急诊科医生沟通时说这只是一名胃炎患者。我们与患者家属沟通后,了解到患者曾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蛇缠腰”(带状疱疹),患者时常感觉胸部骨痛。

骨痛、高球蛋白血症、血常规显示贫血,综合这些指标,笔者同事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当地医院误诊了?如不马上告知急诊科医生会不会漏诊了呢?笔者同事马上通知急诊科医生,转进血液科进一步确诊。

图片

图1.血常规(红细胞1.74×1012/L↓、血红蛋白51g/L↓,提示重度贫血)

图片

图2.总蛋白126.1g/L↑、白蛋白24.0↓、白球比0.2↓,患者总蛋白水平显著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A/G下降

案例分析

与临床沟通后了解到,患者半余年前,被朋友拳打右侧胸部后出现胸部骨痛,未处理;约3月余前出现骑单车时不慎摔倒撞到腹部,腹部疼痛,遂到当地医院就诊,予对症“止痛”等处理后,未进一步诊治。

近来患者自觉右侧季肋部疼痛,伴有乏力、尿少,遂到我院急诊就诊,因被我们检验科怀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转进血液科。

入院后完善血清蛋白电泳、骨髓瘤6项、骨穿等检查。其相关实验室检查如下:

图片

图3.血清蛋白电泳结果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明显提升

图片

图4.骨髓瘤免疫项目结果提示免疫球蛋白IgG显著升高

骨髓形态学结果提示:骨髓瘤细胞占77%,胞体大小不等,椭圆形或类圆形,浆丰富深蓝色,核中等大小,偏位,可见双核、三核,染色质粗,部分可见1个核仁。

结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患者感到骨痛、产生贫血、肾功能不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总蛋白升高、A/G下降、骨髓腔中出现大量骨髓瘤细胞,最终确诊患者为多发性骨髓瘤。果然,我们检验科当时的怀疑是准确的。

总  结

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球蛋白血症等高球蛋白血症患者因其蛋白含量异常增高(总蛋白含量常在110g/L以上),致使血清黏度大幅增加,当黏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全自动生化仪样品探针吸取样品受到影响,严重者几乎不能吸取血清,从而使测试结果偏低,甚至测不出结果。

将探针与传感器间的距离加大后,它们之间不再黏上高黏度血清后仪器能运行,但自动生化分析仪为了达到测试迅速,吸样品量少且准确,其样品探针细长,样品吸量管注射器微小,吸取样品时间短[2]

因此样品探针吸取样品的吸力(负压)及排放力较小,短时间内很难准确将高黏度血清标本吸取和加样。将血清稀释后使其粘稠度下降后,样品探针就能正常工作,从而测出真实结果。

高黏度血清使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加样不足致使测试结果明显偏低,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在使用全动自动生化分析仪时,如果出现结果不合理偏低,在排除其它导致偏低的因素后,应高度怀疑血清黏度。

进一步思考,若我们检验科只是单纯地认为这是一个高黏度标本,稀释后出报告、与临床科室沟通不到位,那么此患者是否漏诊,依然误以为自己是被朋友拳打右侧胸部后出现胸部骨痛?误以为自己是患有“蛇缠腰”导致的免疫力低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在工作除了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也必须善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张翼.实用血液流变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6—18.

[2]胡文坛,刘俊文, 刘红春,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limp-1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 24(5): 1443-1448.

[3]滑欢,张学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肿瘤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 39(7): 763-768.

[4]袁二辉,李姮, 吕瑞,等.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在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白血病·淋巴瘤,2017, 26(2):97-101.

[5]杨继明.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6):684.

图片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图片

图片

国家卫健委:摸排接收外送样本进行核酸检测的实验室!

图片

肝功能指标像在攀岩,竟然是“它”在作怪

图片

你好,我是检验师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