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您知道的事—吃药不能晒太阳?(二)

 吴药师 2022-04-25

依据药品说明书规定和相关文献报道,常见的能诱发光敏反应的药物主要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磺酰脲类、利尿药、吩噻嗪类、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及局部用药等。可致光毒反应的药物有胺碘酮、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药[2]。

而噻嗪类和苯佐卡因常可引起光变态反应:

一、抗菌药物
1、喹诺酮类:主要表现为在光照皮肤处出现红肿、发热、瘙痒、疱疹等症状。其引起光毒性反应的作用强弱顺序为:司帕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托舒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3]。
2、四环素类:主要表现晒伤样反应,患者可出现红斑、水肿、丘疹、荨麻疹,甚至起泡。使用去甲金霉素的光敏反应发生率尤其高。可引起光敏反应的其他四环素类药物为金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甲烯土霉素、二甲胺四环素。但四环素本身光敏反应的发生率较低[3]。
3、磺胺类:该类药物的光毒性报道较少,临床表现主要为光照性皮炎。主要有复方磺胺甲噁唑、柳氮磺吡啶、磺胺嘧啶、对氨基苯磺酰胺及磺胺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氨苯砜与磺胺药有交叉过敏,也可引起光敏性皮炎[1]。
4、抗真菌药:临床光毒性表现通常是皮疹,唇炎,多形性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史蒂文斯-约翰逊症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光老化反应。如:伏立康唑、灰黄霉素等。
5、其它抗生素:氯霉素、氨基糖苷类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抗结核药(如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均有引起光毒性反应的报道。

二、非甾体类抗炎药
可能引起光过敏反应的有
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布洛芬、氯诺昔康、保泰松、萘普生、吡罗昔康、酮洛芬,美洛昔康等,表现为光毒性或光变应性反应。

三、利尿剂
目前我国常用的含有噻嗪类利尿药的药物有:氢氯噻嗪(双克)、珍菊降压片、复方卡托普利、复哌嗪片、复方罗布麻片。文献报道噻嗪类所致的光敏性皮肤损害的形态多种多样,可表现为红斑、皮炎、红斑狼疮样反应、苔藓样斑块和瘀点瘀斑[4]。

四、心血管药物
引起光过敏反应的有
胺碘酮、奎尼丁、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吲达帕胺、氯沙坦、缬沙坦等。对于长期服用胺碘酮的病人,有超过50%的患者可在曝光区出现蓝灰色色素沉着。

五、抗肿瘤药

甲氨蝶呤、氟尿嘧啶(5-FU)等对光较敏感,服用后易出现光敏感性皮炎。长春新碱可导致光敏性水泡,甲氨喋呤的主要光毒性反应是荨麻疹。表柔比星可导致光敏性疱疹[1]。

参考文献:

1.黄佳,杨莉,赵志刚,梅升辉.药源性光敏反应的致敏药物及防治[J].药品评价,2014,(02):17-21+48.

2.梁秀芬,董桂娜.喹诺酮类药物的光敏反应及预防[J].青岛医药卫生,2008,(03):200.

3.卜秀玲,梁敏,刘英.药物不良反应-光敏反应[J].中国药事,2003,(11):61-62.

4.什么是药物的光敏反应?[J].宋必卫.中国药理学通报.1996(04).

科室:合肥京东方医院药学科
作者:李樱宁

审核:惠磊
编辑:刘彦会 
主编:吴新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