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塞米松,您要知道(下)

 吴药师 2022-04-25

地塞米松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它的抗炎、抗过敏和抗毒作用较泼尼松(中效)更强,水钠潴留副作用更小,适合短期使用(长期应用可导致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用于其他糖皮质激素反应不佳或无效的情况。

那么地塞米松在临床如何应用呢?



主要应用有以下几方面:
1.过敏性休克:在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过程中,首先选用的是肾上腺素,其次便是扩容和激素。而激素选择地塞米松或是甲强龙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甲强龙起效时间快,而地塞米松起效时间慢,应选择甲强龙,但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却是地塞米松,关于原因有几种说法:
(1)甲强龙属外源性激素,在体内需要经过肝脏转化,中效弱效,但主要分布于肺部,ARDS 时推荐使用,可减少肺间质水肿,防止肺纤维化。
(2)地塞米松亦属于外源性激素,长效中效,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强于其他两个,抗炎强,作用时间长;
关键在于在皮肤小血管分布浓度高,分布体积大,组织穿透力强,可有效减少渗出,缓解皮肤充血症状,对过敏性休克尤为适用。
(3)也有人认为可能地米为抢救常备药,药物来源比甲强龙方便,另外地塞米松是液体,可以直接抽出不用稀释,直接静推,也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用药方法:地塞米松 10-20 mg 静脉推注,可重复使用。

2.严重感染:大量抗菌药物配合使用可有良好的降温、抗毒、抗休克及促进症状缓解的作用,在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同时可用地塞米松作辅助治疗;但是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激素。

用药方法:一般剂量静脉注射每2-20mg;静脉滴注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可以2-6h重复给药至病情稳定,但大剂量连续给药一般不超过72h。

3.血液病:血液系统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地塞米松 40 mg/d 连用 4 d 治疗属大剂量冲击治疗;其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MM、ITP、淋巴瘤和 ALL 的疗效确切,近年来已逐渐被纳入相关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中。另外,也用于鞘内注射每次5mg,间隔 1-3 周注射一次。

4.可用于缓解恶性肿瘤所致的脑水肿:首剂静脉推注10mg,随后每6小时肌内注射4mg,一般12-24 小时患者可有所好转,2-4天后逐渐减量,5-7天停药;
对不宜手术的脑肿瘤,首剂可静脉推注50mg,以后每2小时重复给予8mg,数天后再减至每天2mg,分2-3次静脉给予。

5.关节炎中的应用:关节腔内注射一般每次0.8-4 mg,按关节腔大小而定。

6.治疗顽固性咯血:每天 10-20 mg,加入1000 mL液体中静脉点滴,一般6-8 h 滴完。紧急时可用 10 mg 推注,再静脉滴注 2-3天后,视病情停药或改口服维持,巩固疗效。用药 7 天不止血者,停药、改用其他方法止血。

7. 治疗急性化学性肺水肿:宜早期足量应用,本品10-20mg加葡萄糖注射剂 20mL静注,每天1次或2次。

地塞米松的应用较复杂,如果需要应用一定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参考文献:

1.地塞米松片/地塞米松注射液说明书.

2.新编药物学.

科室:合肥京东方医院药学科
作者:侯环

审核:惠磊
编辑:刘彦会 
主编:吴新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