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术后镇痛药物的合理选择(上)

 吴药师 2022-04-25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是与生俱来的,甚至可以伴随一生。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尤其是婴幼儿往往对疼痛的表达不清,常用镇痛药物有关小儿的药动学资料不全,因此在临床上小儿疼痛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管理。而临床中对于小儿镇痛药物的选择,则往往不明确。


疼痛对患儿的影响

近期不良影响:小儿的疼痛反应强烈,

疼痛发生后,常伴有明显的生理反应,例如呼吸加快(可导致哮喘或喉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颅内压增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此外,长期疼痛还会影响小儿的食欲,造成营养不良。

远期不良影响:患儿疼痛的经历可造成持久性的行为改变,反复的疼痛刺激可导致痛觉过敏,使得儿童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功能障碍等。


疼痛治疗的目的及原则

目的:为解除或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的改善。

处理原则:简单有效、保障安全、密切监测。



儿童的疼痛评估

8岁以上:可使用成人的疼痛评估表。

3-7岁:使用面部表情评分。

新生儿和婴儿:CRIES评分。

不能良好沟通的患儿:CRIES/FLACC评分

3-7岁:使用面部表情评分

新生儿和婴儿

不能良好沟通的患儿

参考资料





[1]儿童术后专家共识





科室:药学科

作者:罗晶晶

审核:惠磊

编辑:王倩

主编:吴新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