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地区的汉代古驿道粗探(中) ——发现汉代古蓟城

 贫娇堂行道 2022-04-25


驿道也被称为古驿道,是古代中国陆地交通的主要通道,主要用于转运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以及官府传递公文的通道。
多年以来北京地区及周边地区发现了很多汉代的县城遗址、古村落遗址等,汉代城址的发现为探索以蓟城为核心通往各县城的古驿道提供了依据,本文根据这一认识做粗浅的探索。

二、汉代蓟城的位置
北京地区在汉代是燕国、广阳国的属地,其都城是蓟城。汉代蓟城在哪里?下面通过深度解读文献简要论说如下:

(一) 宁台、元英、磿室在石景山区北辛安一带
宁台、元英、磿室是战国时期的燕国著名建筑。其所处的大体位置古代文献中有记载:
(1)唐代李泰《括地志》云:“元英、磿室二宫皆燕宫,在幽州蓟县西四十里宁台之下,碣石宫在幽州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1】”。
(2)唐代张守节《 史记正义》曰:“燕元英、历室二宫在幽州蓟县西四十里宁台之下”。
(3)《光绪顺天府志》村镇(一)载:“宛平县西四十里山底邨亦曰旁邨(旁村)、北辛安,已(以)上邨在永定河东,旧有宁台、元英、磿室宫近此。《史记乐毅传》: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磿室。《括地志》:元英磿室二宫皆燕宫在幽州蓟县西四十里宁台之下”。“
由元英、磿室在宁台之下可知,宁台是一个高台,另外在其“下”还有在其南的意思,可见元英、磿室在宁台之南,相距不远。
在侯仁之先生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中,“宁台”被标注在石景山区古城、北辛安附近【2】,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磿室”被标注在石景山区古城、北辛安附近,可见关于燕国的宁台、磿室元英在北京石景山区,已是学术界共识。

(二)磿室是宗庙,宗庙在都城内,战国时期燕都蓟城在石景山区
磿【lì】室,据《康熙字典》释“磿”字云:“【史記·樂毅傳】故鼎反乎磿室。【戰國策】作曆室。今作磨室,誤。又史記磿侯程黑,漢表作歷侯。今本亦作磨侯。皆沿寫之誤。”。《秦并六国平话》卷上:“ 汝 篁植於 蓟丘 ,故鼎返乎 历室 。”《史记·乐毅列传》作“磿室”。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磿,曆也。” 磿与曆(历的繁体字)通,故也称历室。《周礼·地官·遂师》:“大丧,使帅其属,以幄帟先,道野役,及窆抱磿,共丘笼及蜃车之役。” 贾公彦疏:“执綍之人,背碑负引而退行,遂师抱持版之名字,巡行而校録之,以知在否,故云'抱磿’也。”
“抱磿”的意思是:抱持的版上写有逝者的名字和送葬时扶灵人的名字。由此可知,磿,就是一块写有逝者及扶灵人名字的版。那么,把这块写有逝者名字的版供奉在室内,这就是“磿室”,也就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由此可见当时的牌位不止写“某某神位”,还写立牌位人的名字,与后来的牌位上只写“某某神位”不同。
由此分析可知磿室是宗庙,里面供奉着燕王的祖宗牌位,是祭祀祖宗的处所。
另外,鼎是宗庙礼器,它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从“故鼎返乎磿室”一语可进一步明确磿室就是燕国宗庙。
春秋时鲁国人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就是说:凡是城邑,有宗庙和先君神主的叫做“都”,没有的叫做“邑”,建造邑叫做“筑”,建造都叫做“城”。
《释名》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都会之称也”(《太平御览》卷155)。据此,可知“都”与“邑”的相同之处是均为聚落;不同之处,除了都大邑小以外,最重要的是在职能上,即“都”是“国君所居”之地,“邑”是一般老百姓的居息之所。祖先的住地叫“庙”或“宗庙”,“神主”是其象征。春秋时期,“子大叔之庙在道南,其寝在道北”(《左传》昭公18年),即此,庙是历代宗主的住所,故在前;寝是现任宗主的住宅,故在后。二者仅一道之隔,互为一体,成为“事死如事生,礼也(《左传》哀公15年)”的基础【3】。
再按照《周礼.考工记》“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都城规制,再结合近年考古发掘商周都城及战国时代的都城实例可知,周代诸侯国的宗庙是建在都城的王宫之内。可知,燕国的宗庙--磿室当是在都城的王宫内。燕国的都城是蓟城,  王宫在蓟城内,磿室又在宫城内,说明磿室在蓟城内。元英、磿室在宁台之下,也表明宁台和元英也在蓟城之内。
综上所述,战国时代燕国的宗庙–磿室在石景山区北辛安、古城一带,证明战国时期的燕国都城–蓟城也在这一带。

(三)锁定前期蓟城的大致范围,金顶山就是蓟丘
通过文献和考古证明,蓟城在历史上分前期蓟城和后期蓟城,已是考古学界所公认【4】。以西晋中期(约公元295-300年)为界,西晋中期之后到辽代的蓟城(即:后期蓟城)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一带,已得到学术界公认。西晋中期之前至西周的蓟城(即:前期蓟城)在哪里,有人认为在后期蓟城西,有人认为在石景山区,虽未达成共识,但仅凭借战国时期燕国的宁台、宗庙在石景山区,何况还有其它文献及考古作支撑,就会明白前期蓟城一定是在石景山区。虽然现今北辛安、古城一带已是高楼大厦,早已不见蓟城的痕迹,但是它作为事实存在于古人笔下,这是客观存在的。可以乐见最终达成共识是迟早的事情。

1、“蓟县故城”就是前期蓟城
对前期蓟城的记载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经注》卷十三云:
“㶟水又东径广阳县故城北。谢承《后汉书》曰:世祖与铫期出蓟至广阳,欲南行,即此城也,谓之小广阳。㶟水又东北径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径其北,盖《经》误证矣。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以为广阳郡,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城有万载宫、明光殿,王莽改曰广有,县曰伐戎…大城东门内道左,有魏征北将军建成乡景侯刘靖碑。晋司隶校尉王密表靖,功加于民,宜在祀典,以元康四年九月二十日刻石建碑,扬于后叶矣”。
郦道元写《水经注》是在公元500年左右的北魏时期,当时的蓟城在北京西城区广安门一带,是蓟县治所的所在地,按现在说蓟城是蓟县的县政府所在地,可以说“蓟城”也就是“蓟县城”,《水经注》卷十三中称西晋中期之后就已不是“蓟县城”的早期蓟城为“蓟县故城”(蓟县的旧城),唐代《史记索隐》的作者司马贞也说:“北燕(都城)在今幽州蓟县故城是也”,进一步明确“蓟县故城”就是前期蓟城。而《水经注》卷十三引用成书于曹魏《魏土地记》记载的蓟城是前期蓟城【5】。“大城”所指是前期蓟城的外郭城,因蓟城内还有小城(王宫),小城卫君,大城卫民。当然郦道元看到的只是蓟城的遗址了,已称'蓟县故城’了。所以《水经注》卷十三提到的'蓟县故城’就是前期蓟城,即石景山区的蓟城。

2、前期蓟城 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
记载前期蓟城范围大小的是袁山松的《郡国志》:“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6】
说明蓟城外郭城是长方形的城,如按汉代里制计算,南北蓟城长约3700米,东西长约2900米,根据城南北长、东西窄的实际,蓟城的十门,按东西城墙各开三门,南北城墙各开二门较为合理。
3、前期蓟城东门内有刘靖碑,高梁水从它北边流过
郦道元说:“蓟县故城”(前期蓟城)的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公元294年农历九月二十日于外郭城内东门内道路的北侧立有“刘靖碑”。《水经注》卷十四云“高梁水水首受㶟水于戾陵堰,高梁水东经梁山南,又东北迳刘靖碑北,又东南流迳蓟县北”。由《水经注》的这两处记载可知,高梁水是经过石景山区的前期蓟城东门内刘靖碑的北侧,也就是说高梁水是穿过前期蓟城,从蓟城东门北侧流出,然后向东南流过西城区的“蓟县城”的北侧。
高梁水所流过的蓟城“东门”,当指蓟城东城墙开三门的中间的城门。如此说来,只要找到高梁水的位置,就可确定蓟城东门的位置,进而确定蓟城的位置。那么,高梁水在哪里?
《金史.河渠志》云:“大定十年,议决卢沟以通京师漕运,上忻然曰:「如此,则诸路之物可径达京师,利孰大焉!」命计之,当役千里内民夫,上命免被灾之地,以百官从人助役。已而,敕宰臣曰:「山东岁饥。工役兴则妨农作,能无怨乎?开河本欲利民,而反取怨,不可!其姑罢之。」十一年十二月,省臣奏复开之,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壕,而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计工可八十日。十二年三月,上令人覆按,还奏:「止可五十日。」”。
其中这段话“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壕,而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很重要。请注意关键词"疏导",是在原有河道基础上疏通导流的意思,这说明在金代从金口到金中都原本河道就存在,只是堵塞了不通水了,需要疏通,用50天完成疏通任务。金口的位置今已知道在石景山与龙首山的垭口,1985年在龙首山与石景山的西侧发现了金口闸遗址【7】。如果“金口”及“金口河”是新挖的,50天也完成不了,须知都江堰开宝瓶囗用了八年。另外,如是金口河是新挖的当称"渠",叫"金口渠"才对,不应叫“金口河”。所以说,从石景山到通州只用了五十天,不是在老河道基础上疏导根本做不到。也就是说金口河是有前身的。
依据金口的位置和2017年发现的古河道位置,结合1947年的地图以及1968年的卫星图显示的金口河故道遗迹,可以还原金口河的位置。金口河在石景山与龙首山西侧与永定河分岔后东流,经过原首钢的凉水池北部边缘(2017年宋经纶发现古河道遗迹),然后在古城村北侧向东北流,在杨庄又向东南流。金口河的流向与《水经注》记载的高梁河的流向完全一致。《水经注》记载高梁水是从三家店出山之后和㶟水(永定河)在戾陵堰分岔的,有学者已经通过访问获得钻探资料发现戾陵堰的地点【8】,地点就在金口闸的西侧约200米处,这样,通过以上的剖析,得出金口河的前身就是高梁水。

4、确定蓟城范围,金顶山就是蓟丘
根据《水经注》的记载,高梁水迳蓟城东门内刘靖碑之后又东南流,而这段河道转折的位置就在今杨庄中区,可见蓟城的东门大致就在这里,再以此处当做'东门’的坐标点分别向南和向北测量,这样蓟城东城墙的大致位置就确定了,依据“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在卫星图上测量,蓟城的的城墙范围就显现出来了,金顶山(一称琅山)就在范围内,恰处于城的西北隅,根据“城内西北隅有蓟丘”的记载,金顶山就是蓟丘。金顶山由海拔140米、130米、120米的几个小山丘构成,相对高度在45-65米之间,是向山区过渡的丘陵地带,在周边高山的簇拥下,的确称得上“丘”,不负“蓟丘”之名。

5、蓟丘上有轩辕台
唐初诗人陈子昂(661–702年)《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并序》曰:
“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其《蓟丘揽古》诗:“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生黄埃。”
 陈子昂由“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因登蓟丘”等语可知,陈子昂从唐代幽州(也称蓟城、蓟门)出发,游览观看了燕昭王时代的燕国都城--蓟城(燕之旧都),蓟丘在燕之旧都,表明“燕之旧都”与唐代的蓟城不在一处。陈子昂向北登上蓟丘四下张望,寻找古代轩辕台的遗迹,由此可见'蓟丘'之上还有祭祀黄帝的“轩辕台”。《析津志辑佚》:“轩辕台,在京西,世传黄帝筑此台(注:当是祭祀黄帝的祭祀台)。李白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飞入轩辕台,即此也”。可见元代《析津志》指明了轩辕台在京西。金顶山正是在京西。
黄帝为炎黄部落联盟的组织者,至春秋后期,“黄帝”称号已为华夏族共同前进的旗帜,视为共同始祖。故此,古时的人们多在重要地区建筑“轩辕台”,常常举行较大的祭祀活动,用以表示对他的崇拜和祈愿得到他的神灵保佑。不管周武王是封黄帝之后于蓟还是封帝尧之后于蓟,都能说明是封黄帝的后裔于蓟,因为史载帝尧也是黄帝之后裔。所以说,位于蓟丘上的“轩辕台”有可能建于周武王封黄帝之后于蓟之时,用来祭祀黄帝。
在古代祭祀台有圆形祭祀台和方形祭祀台,根据祭祀台形状在金顶山(琅山)上寻找“轩辕台”。在金顶山主峰北侧100米的地方,有凸起的由黄色砂岩构成的岩石裸露且很平整的圆形平台,平台直径20米,海拔130米,是金顶山的第二高丘,并且是金顶山唯一的一处由砂岩构成的山丘,也是唯一的一处圆形平台。此处黄色砂岩呈现的色彩与故宫黄色琉璃瓦的颜色相近,而金顶山其它的山头都是灰黑色或褐色的页岩构成。《史记.五帝本记》:“【轩辕】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号黄帝”。黄色砂岩山丘与“土德之瑞(土色黄)”之说相合,黄色砂岩构成的圆形平台符合圆形祭祀台的特点,此处应是祭祀黄帝的最佳之处。古代祭祀方式有升烟以祭,具体操作方式:先积柴,在柴上放牺牲玉帛,燔烧而使之升烟,使之闻到烟气就算是享用了。2016年我与金顶山护林员王国军在黄色砂岩处相遇并交谈,他手摸着呈现颗粒状的砂岩,凭借曾经在砖厂工作的经验的王国军认为此处砂岩被火烧过。这里被火烧过的现象,使我联想到与积柴燔烧的祭祀活动有关联。所以,黄色砂岩山丘处就应当是祭祀黄帝的“轩辕台”之所在。

 6、古城村、金顶山一带发现大量文物
石景山区蓟城范围内有“古城”村的地名,见曲阜鲁故城、临淄齐故城,其城内现今都有古城村,可知“名为古城,必有所本”。而石景山区的古城村之名见于明代史料,可见当时成村的时后这里的确有古城的遗迹。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古城村西还有400米的城墙存在,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平毁,位置在今古城西街。城墙的遗存印证了前期蓟城的确在石景山区古城一带。
2011年北京市政府公布石景山区老古城地下文物埋西藏,其保护范围是东至古城大街、南至石景山路、西至北辛安路、北至古城西路约1万平方公里。上个世纪60年代起,随着城市基本建设,在古城西侧(北辛安)多次出土战国钱币、夹沙陶罐及汉代彩陶片,还发现一口六角形古井。......【9】。
2016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发文公布,石景山区金顶山地下文物埋西藏被列入北京市第五批地下文物埋西藏名单。金顶山地下文物埋西藏位于石景山区苹果园地区,占地面积:168.1公顷,其保护区范围分别是,东界:苹果园大街、西山奥园小区东围墙、北京市水务局党校西围墙;南界:苹果园南路、金顶南路;西界:金顶北街、金顶街;北界:永定河引水渠南堤。该保护区域内的金顶山上分布有大量汉代砖瓦,金顶山四周曾发现多座高等级明代墓葬,对北京地区汉代和明代考古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10】。

 7、用排除法证明前期蓟城在石景山区
可能有人还表示怀疑早期蓟城不在石景山区,再说明如下:
(1)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白云观以西发现西晋蓟城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赵其昌先生曾发表《蓟城的探索》一文【11】,提出西晋蓟城是后期蓟城,并不是战国以来曾作过燕国都城的前期蓟城。至于前期蓟城的位置应在何处,文中以现有的考古资料为线索,提出了三个地区:京西八宝山以西略北地区(今石景山区古城村一带)、北京以南外城以西地区、在后期蓟城南。
(2)《水经注》引曹魏时期《魏土地记》另一段记载说:“蓟城东北一百四十里有昌平城”,今已知当时的“昌平城”在今昌平区上东廓村西,石景山区古城的“前期蓟城”与上东廓村“昌平城”的方位关系与《魏土地记》记载相一致,北京外城以西地区、西城区的后期蓟城在上东廓村的东南方向。从而印证了前期蓟城是在石景山区,而不在西城区。
(3)《水经注》引《魏土地记》云“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清泉河是㶟水(永定河)自三家店出山之后的别称,三国曹魏时代的七里,大约合今3000米,石景山区蓟城南墙的位置在今石景山路附近,石景山路向南到永定河边接近3000米。而西城区广安门一带的蓟城南墙在今白纸坊路附近,而据考古资料显示蓟城南的㶟水在今南二环路【12】,白纸坊路距南二环路1000米,显然认为前期蓟城与后期蓟城同在在广安门一带之说不能成立。
(4)《水经注》记载有一处矛盾的地方,《水经注》卷十三记载:“漯水又东径广阳县故城北。谢承《后汉书》曰:世祖与铫期出蓟至广阳,欲南行,即此城也,谓之小广阳。”,“湖水东流为洗马沟,侧城南门东注,昔铫期奋戟处也。”。
《水经注》说东汉时期铫期为刘秀逃离蓟城而开路是在广安门的蓟城的南门奋戟的,南逃第一站是小广阳。这使得有的学者坚信汉代时期的蓟城是位于广安门一带的。
这段记载与“蓟县故城”的历史沿革冲突,是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对还是错了,到底是如何,这涉及到东汉时的蓟城在哪里的问题,下面分析。
刘秀在蓟城时为更始二年(24年)《后汉书》云“及王郎起,光武(刘秀)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无萎亭”【13】。
刘秀与铫期由蓟城出来第一站是小广阳,出蓟城东南驰,说明蓟城在小广阳的北方偏西的位置。小广阳的位置,考古证明在北京房山区长阳镇广阳村,石景山区古城一带恰处于广阳村的北方偏西的位置。另外因为小广阳直线到古城村一带的蓟城之间是半山地,而古城村东南的衙门口到小广阳之间是平原,古城村的蓟城到广阳村的小广阳之间有㶟水相隔,刘秀与铫期出蓟城东南行是要经过㶟水的渡口,当年的渡口当在今处于古城村东南的衙门口一带,当然㶟水渡口很多,为何选择这个渡口,我分析认为“光武(刘秀)取驾南辕”,选择驾车行走衙门口至广阳的平原路线可以减少了因道路不平而引起的颠簸。
假如东汉蓟城在西城区广安门一带,那么刘秀乘车由蓟城去广阳城应向西南奔驰才对,而刘秀由蓟城向东南奔驰去广阳城,说明东汉之时的蓟城在广阳城的西北方向,表明东汉时蓟城还在石景山区。
由此可知,铫期奋戟处发生在古城村一带“前期蓟城”的南门,所以《水经注》关于铫期奋戟于广安门一带“后期蓟城”的南门之说是不对的,这可能是后人校勘《水经注》出现的错误。
综上所述,蓟城的大致位置锁定,金顶山就是蓟丘。西周至西晋中期的蓟城的确在石景山区古城、金顶山一带,也就是说汉代时期的蓟城就在这里(图1)。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这个城址范围只是我经过研究提出的,并不是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前期蓟城的实际状况,所画的理想化的城址范围必然会和实际状况有误差,只为将来考古发掘提供线索和参考,还是应以将来考古发掘的资料为准。
既然汉代蓟城在石景山区,那么西城区(原宣武区)发现密集的汉代陶井又作何解释呢?

图片

图1

三、宣武门以南一带在汉代时是燕王陵的陵邑

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今会城门村东经白云观、象来街、和平门一线发现了151座东周至汉代的陶井。其中属于战国时期的有36座,汉代的有115座。而今宣武门到和平门一线分布尤为密集,部分地区在6平方米内就发现陶井4座。这恐怕是只有古代城市才能出现的现象,1965年,考古工作者又在宣武门外西侧,广安门内外等处发现65座东周和汉代的陶井,而宣武门、和平门一带仍然是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通过研究《水经注》得知,在今北京南站和陶然亭之间有汉初的燕灵王刘建和燕康王刘嘉的陵墓。按汉代规制帝王陵墓附近要有陵邑。陵邑是汉代为守护帝王陵园所置的邑城。诸侯王制仿朝廷,也置奉园民,但不置县,一般叫做“陵邑”或“园邑”。
《水经注》卷十三:“湖水东流为洗马沟,侧城南门东注,㶟水又东迳燕王陵南。陵有伏道,西北出蓟城(后期蓟城)中。景明(500年–504年)中,造浮图建刹,穷泉掘得此道,王府所禁,莫有寻者。通城西北大陵而是二坟,基址磐固,犹自高壮,竟不知何王陵也?㶟水又东南,高梁之水注焉”。
”陵有伏道,西北出蓟城中…“,伏道,指:暗道,隐秘的通道。是说,从后期蓟城内的中部有“暗道”通向城外东南的两座燕王陵,“暗道”是在北魏景明(500年–504年)中造宝塔和建寺院深挖地基时被发现的,表明“暗道”在当时不为官府所知,说明“暗道”不是北魏时建造,由“陵有伏道”一语,可知“暗道”与西汉的两座燕王陵是同期工程。与燕王陵同期工程只有陵邑,由此可知“暗道”的南端连接着燕王陵陵园,“暗道”北端连接着燕王陵的园邑。燕灵王刘建(前195年–前181年在位)和燕康王刘嘉(前177年–前151年在位)所处时代为西汉早期,据《北京西郊白云观遗址》(载1963年第3期《考古》)说:“根据这些出土的遗物推测,这批陶井应当是属于西汉早期的”说法。由于密集井圈的地点正处于后期蓟城中, 从而印证了汉初燕王陵的陵邑位置就在这里,即是说宣武门以南一带是燕王陵的陵邑所在地【14】。当然,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这些古井分布如此之广和密集,不可能全部是居民生活所用,必然有相当数量属于灌溉农田的水井。
由上所述,宣武门以南一带是汉初燕王陵的陵邑所在地,西晋时期所建的蓟城也在这一带,由此也可得出:西晋时期始建的“后期蓟城”是在西汉燕王陵的陵邑的基址上发展起来的(图2)。
图片图2

四、蓟城通往各县城的驿道

(一)蓟城南去的驿道
《水经注》卷十三说“世祖(刘秀)与铫期出蓟至广阳,欲南行,即此城也,谓之小广阳。”, 刘秀与铫期由蓟城出来第一站是小广阳(广阳城),刘秀在蓟城时为更始二年(24年),《后汉书》云“及王郎起,光武(刘秀)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无萎亭”。刘秀出蓟城之后向东南驰,说明蓟城在小广阳的北方偏西的位置,也表明蓟城与广阳城之间㶟水的渡口在蓟城东南方向。
刘秀与铫期出蓟城东南行是要经过㶟水(古永定河)的渡口,当年的渡口在哪里?
《水经注》说,㶟水东迳广阳故城北,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前期蓟城)南(《魏土地记》云“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㶟水)”),又东流与洗马沟合。通过在今石景山区远洋山水小区附近发现的被三米厚的河卵石包围的汉代陶井,说明汉代之后㶟水(古永定河)在今鹰山北向东北的汉代陶井的位置流过并留下了河卵石【15】,鹰山正处于广阳故城北,而鹰山到汉代陶井这一河段恰是“㶟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的㶟水河段。鹰山正处于蓟城正南,那么处于蓟城东南的㶟水渡口当在鹰山的东面。这个渡口在宋辽之际还在使用。到了宋代,在史书中出现了一个叫“安祖寨”的地名。这个地名最早是在元代修《宋书·宋琪传》中提到的“讨伐路途坎坷,可取道太行山麓北进。”“涉涿水(今拒马河)并大房山,抵桑乾河,出安祖砦,则东瞰燕城,才及一舍。”“砦”与“寨”同义,指守卫用的栅栏、营垒,可以说安祖寨是一个具有军事性质的村寨,宋人计划出安祖寨,讨伐辽国是在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时的事。安祖砦在今衙门口桥东侧,过去还有200多米见方的遗址存在。由“抵桑乾河(㶟水)出安祖砦”一语可知这个渡口就在安祖砦附近。由示意图(图3)可知,这个汉代至宋辽还延用的渡口在今鹰山与衙门口之间。
北京地区的汉代古驿道粗探
图片
图3

由示意图(图4)可明白在汉代由蓟城南去的驿道是:
自今石景山区古城一带蓟城的南门向东南经过鹰山与衙门口之间的渡口,继续向南经过今长辛店–广阳城(广阳村)–良乡(窦店)–涿郡(涿州)–桑邱城(徐水区)一路南下中原。
南去的道路还有分支:
1.广阳城–阳乡–方城(固安东南)–平曲(霸州东)–文安(文安西北)…
2。良乡–西乡(房山长沟村)–蔡庄–经燕下都(易县南)向西南方向进去太行山以西地区。
3.阳乡–易县(雄县西北)–阿陵城(任丘东北12里)…
北京地区的汉代古驿道粗探
图片
图4

(二)蓟城东南去的驿道
蓟城经古永定河渡口到阴乡(大兴芦城村)–大廻城(大兴大廻城村)–安次(廊坊)–北茨平古城(廊坊北茨平村)–益昌(霸州东)–东平舒(静海西钓台村)…
分支:
1.大廻城到雍奴(武清兰城)–东汉雍奴(武清大宫城村)。
2.安次–泉州(武清城上村)
(三)蓟城东去的驿道
蓟城向东迳今八角村、鲁谷村、沙窝村–燕王陵陵邑(宣武门、和平门南)–今高碑店–路城(通州古城村)–无终(天津蓟县)…
分支:路县–秦代右北平郡城(天津宝坻)
(四)蓟城东北去的驿道
蓟城向东北迳今四季青镇到海淀区万泉庄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这一带发现了汉代村落及古道(图5)),再到大口城(朱房村)–安乐(顺义古城村)–狐奴(顺义区北小营镇北府村)–渔阳(怀柔北房镇梨园庄村)–犷平(密云高岭镇石匣村)–奚城(密云田庄村)–滑盐,通往东北地区…
分支:大口–昌平(昌平上东廓村)–芹城(秦城)–渔阳…
北京地区的汉代古驿道粗探
图片
图5

(五)蓟城西北去的驿道
蓟城–今杏石口–今海淀区门头村、向阳新村–今红山口、兴隆庄、上庄镇–双塔(昌平土城村)–军都(虎峪)(图6)–居庸关–居庸(延庆)–夷舆(延庆古城村)…
图片
图6

分支:居庸关–沮阳(怀来大古城村)–且居…
另一条西北去的居庸关的古道,蓟城–戾陵邑(模式口)–今军庄–今寨口–今阳坊–双塔–居庸关…
(注:通过研究《水经注》,得知戾陵在今红光山,戾陵邑当是在模式口,今有残石围墙,宋《太平寰宇记》载万安山又名垣墙山,万安山指模式口北的山,山有垣墙故名垣墙山,此模式口围墙当是戾陵邑围墙的遗存。)
据说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曾走此道。
《宛署杂记》里提到:“思汉岭,在县西六十里东山村。苏武使虏曾过此,故名。”思汉岭在今小西山东山村北,西侧是阳台山。
在模式口东、金顶山(蓟丘)西北山麓古道边原有碑上村旧有李陵碑、苏武庙,早年这里有一眼水井,酒店数家。戾陵碑为青石材,四方座,高约2.5米,宽1米,厚0.3米。南面有一间石砌小屋是苏武庙,供奉苏武像。(《磨石口传说》,同心出版社,2015,3,107页)
这座苏武庙是北京地区唯一的,为何建于此,因为这里是蓟城的北西门内,是苏武离开蓟城的地方,经今军庄,走小西山与大西山之间的天然孔道经过思汉岭,直奔居庸关(图7)。
图片
图7

(六)蓟城西去的驿道
1.在今门头沟区军庄镇军庄村曾经发现战国墓葬。
2.在今门头沟区的王平镇东古岩村东北永定河岸边的山上发现汉代烽火台。
3。沿河城古称三岔村,扼守着几道山口水口,为“三汊沿河水口”,简称沿河口。明嘉靖三十三年设守备,万历六年建城堡,始称沿河城。明万历十九年,由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冯子履撰写的《沿河口修城记》,记载了建城的缘由:“国家以宣云为门户,以蓟为屏,而沿河口当两镇之交,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浑河荡荡,襟带其左,盖腹心要害处也。”因此朝廷于此修建守御城池。建城的速度很快,“数月告成事”。《沿河城守备府》碑载:“沿河口守备设于嘉靖三十二年,城建于万历六年”,“沿河以山为城,以河为池,乃京师咽喉之地”。
4.狮子沟战国至汉代遗址 , 该遗址位于沿河城狮子沟村(丰沙铁路37号洞上边),东、西、北三面临永定河,在一个小山包的平台上,东西约30米,南北约45米,面积1350平方米。地面无依存建筑,遍布战国夹砂红陶片,器形有大型细绳纹陶罐和盆口沿等。
5.白羊石虎村汉代遗址 , 该遗址位于沿河城白羊石虎村北约10公里处,遗址坐西朝东,在山前台地上,南北与东西边长300米,面积90000平方米。遗址中部有较大面积的烧土层,曾出土细弦纹汉代夹砂红陶片,遗址西部有墓葬。
以上这几处遗址正处于蓟城通往涿鹿的必经之地,当是通向上谷、代郡地区一条通道之一。
蓟城西去的驿道:蓟城--军庄,然后沿着永定河北岸西行到东古岩村--今安家庄--今雁翅--过永定河渡口到今青白口村--今碣石村--沿河城--狮子沟--白羊石虎--涿鹿(矾山).....(图8)
图片
图8

以上就是蓟城到各县城的驿道路线的粗浅探索,值得注意的是长沟古城、窦店古城、广阳古城、蓟城、大口古城、安乐与蓟城、阴乡、大廻城、安次,这几座城邑之间的距离几乎相等,间距18公里左右,而蓟城西的东石古岩烽火台距离蓟城也大约18公里,看来是经过精心规划的。而那些间距较远的县城之间是否当有城址存在,需要以后再作进一步探索。
由上述可知,蓟城是燕蓟地区驿道的中心,同时燕蓟地区是中原内陆和东北、西北地区交通的枢纽(图9)。
以上粗浅的探讨了以蓟城为中心的驿道线路,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图片
图9

参考资料:
【1】.《括地志辑校》卷二,104页,(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2月。
【2】《北京历史地图集》政区城市卷,北京出版集团公司文津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19页。
【3】李江浙《北京始都年代考》,《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专辑》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3月,第113页。
【4】1.赵其昌:《蓟城的探索》,《北京史研究》(一),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年。2.陈平《古都变迁说北京》北京市西城区文史学会编,华艺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
【5】王春《<魏土地记>成书年代考》,《北京史地民俗》2017年第26期,北京史地民俗学会,2017年9月
【6】 朱祖希:《元代及元代以前北京城市形态与功能演变》,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引用: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296页:《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宛平县蓟城下”,曾引《元和志》:“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曲英杰认为,此条“亦当本于袁山松之《郡国志》,其所记当为汉晋之制,而不为唐制。如此,则可以就见于记载的两汉魏晋时蓟城之制,推知燕蓟城之方位”。
【7】关续文《古金口遗址商榷》,《石景山文史资料》第三辑,1990年12月。
【8】刘德泉、李元强、冉连起的《永定河出山口的古代水利工程》,载《北京水利》2000年04期。
【9】来自石景山政府网。
【10】来自石景山新闻网。
【11】.赵其昌:《蓟城的探索》,《北京史研究》(一),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年。
【12】岳升阳、苗水《北京城南的唐代古河道》,《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13】 《后汉书》卷十七《冯異传》,第3册,第640–641页。
【14】王春《西城区出土的井圈、墓葬与燕王陵园邑》,《西城追忆》2017年第3期。
【15】陈康《永定河故道上的汉代古井》,《石景山文史资料-16辑》,2008,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