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中国首部CAR-T指南问世!都有哪些关键要点?2022年CSCO指南会带你了解

 昵称32772025 2022-04-25

今年,我国首部《CAR-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及免疫靶向治疗相关感染管理指南》(下简称《指南》)历时两年终于出炉。

在2022年4月24日举办的CSCO指南会就这一指南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分享,包括:靶向CD19 CAR-T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靶向BCMA 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靶向CD19 CAR-T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三部分,关键内容整理如下。

CD19-CAR-T细胞疗法

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CAR-T疗法在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2款已经在国内上市,因此《指南》主要对这部分进行了详述,包括:治疗前评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桥接治疗、淋巴细胞清除化疗、细胞回输、回输后监测、毒副反应处理、长期随访等9方面内容。

本指南更适用于具有大样本量及较长时间随访数据的CAR-T细胞产品,对于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CAR-T细胞,建议参考相应的临床研究手册。

适应证

图片

2021年ASH大会上有两项研究证实了原发耐药或一年内复发的LBCL患者可以使用CAR-T进行二线治疗;

目前国外已有针对I-IIIa级FL的CAR-T产品上市,其在国内的研究进展迅速,预计很快也会在国内获批。

治疗前评估

图片

患者在CAR-T治疗前需要进行多项评估,其中强调:

  • 专家建议接受CAR-T治疗患者的预计生存期应至少6-8周;

  • 育龄期妇女应进行相应的生育检查;

  • 患者确定接受治疗后,首先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

图片

桥接治疗

图片

《指南》对桥接治疗的可选药物进行了一定的推荐,但由于现阶段循证医学证据仍待丰富,因此患者可以选择既往治疗有效的药物进行桥接治疗,或者选用未使用过的新药。

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前检查

图片

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前也需要进行检查,以确定患者能够接受清除化疗。

淋巴细胞清除化疗方案推荐

图片

回输前患者状态确认

图片

回输前需要对患者的状态进行确认,以确保患者能够接受CAR-T细胞回输

细胞回输

图片

一般建议患者在淋巴细胞清除化疗后至少间隔两天再进行回输,以避免化疗对CAR-T细胞造成影响。

不同CAR-T产品的细胞复苏方式可能不同,需要参考产品说明书进行。

回输前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预处理(具体药物见上表)。

回输的剂量同样应参考不同CAR-T产品的相应说明书。

回输后毒副反应监测及疗效评价

图片

就毒副反应监测而言,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细胞因子细胞的扩增、外周血中CD19阳性细胞比例进行监测。

就疗效评价而言,除进行CT检查外,骨髓检查适用于治疗前阳性的患者,以判断治疗后是否转变为阴性。

CRS和ICANS分级

图片

《指南》推荐使用美国ASTCT分级来判断CRS和ICANS;

CRS和ICANS均分为4级。

CRS推荐处理方式

图片

注:不同患者、不同产品的CRS临床表现不同,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 对于1级CRS应进行对症处理;

  • 对于2级CRS应加用托珠单抗;

  • 对于3级CRS应加用激素,并考虑转至ICU;

  • 对于4级CRS应进行积极抢救;

不同患者、不同CAR-T产品的CRS表现可能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ICANS推荐处理方式

图片

《指南》同样强调,不同患者针对不同CAR-T产品的ICANS表现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长期随访

《指南》中对接受CAR-T治疗患者的长期随访进行了详细推荐,包括血细胞减少、B淋巴细胞缺失和免疫球蛋白下降、感染、乙肝病毒激活:

血细胞减少:部分患者会发生血细胞三系下降,持续至半年甚至更久,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应严密关注血细胞下降期间感染风险的增加,必要时给予造血刺激因子,甚至输注血液制品,例如浓缩红细胞和血小板。

B淋巴细胞缺失和免疫球蛋白下降:持续的B淋巴细胞减少和免疫球蛋白下降会导致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对于伴有反复细菌感染的低丙种球蛋白的患者,推荐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丙种球蛋白输注指征为血IgG低于500mg/dl,且患者出现反复感染。输注频率推荐为CAR-T细胞回输后1次/月,直至B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或CAR-T输注后满6个月;对于IgG≤400mg/dL,严重感染、持续感染或反复感染者,输注直至高危因素解除。

感染:由于B淋巴细胞缺失及免疫球蛋白下降,患者感染几率增加,包括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以及泌尿系感染等。感染防控是CAR-T治疗的重中之重,应该按照相关指南给予抗感染治疗。另外,需要注意患者免疫球蛋白数值,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激活:HBsAg血清阳性以及感染已痊愈、HBsAg血清阴性但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和/或表面抗体阳性的患者均有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可能,再激活的风险取决于病毒复制和宿主免疫反应之间的平衡。因此,患者回输CAR-T细胞后应该严密监测肝脏功能及乙肝病毒DNA情况,对于有乙型肝炎感染史的患者,建议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进行预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应规律给予抗病毒治疗。

BCMA-CAR-T细胞疗法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图片

由于相应产品仍未在国内上市,《指南》对靶向BCMA 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仅做II级推荐,用于既往接受过4种及以上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

但国内相应临床研究进展顺利,预计相应产品也即将上市。

CD19-CAR-T细胞疗法

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图片

同样由于相应产品仍未在国内上市,《指南》靶向CD19 CAR-T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也仅做II级推荐。

关于靶向BCMA 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靶向CD19 CAR-T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两部分,可另外参考《指南》全文中对应详细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