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将“三有”培养目标转化为学校育人目标?

 懒虫妹儿 2022-04-25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的“新“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的“三有”培养目标;二是在课程体量增长的情况下保持课时总量不变;三是用道德与法治统领了原来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四是艺术课程设置的变革,增加了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可选择性;五是新增设了信息科技、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设置;六是将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前到从一年级开始设置;七是增加了课程标准编制和教材编写的明确要求;九是加强省级层面的课程规划统筹和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十是深化了教学和评价方式的改进,提出了学科实践、综合学科和因材施教的具体要求,并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地及课程教学的监测和督导提出了明确要求。

        先简要讨论第一个问题:如何将“三有”培养目标转化为学校育人目标?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将三有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即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并对这一目标进行了刻画和描述,提及到人生发展、美好生活,个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梦想学会学习,创新能力、生活习惯、身心健康,沟通合作,社会参与、国际视野等诸多方面。

        归纳起来,“三有”培养目标有两条基本线索。

       一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培养目标中有所体现,学校培养的不仅是今天的学习者,也是面向未来社会挑战的合格的社会公民。

        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集中体现。

请注意,这并不是具体课程目标,而是所有学校课程指向的学生的发展目标,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新时代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学校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新方案提出三有培养目标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一代新人;要培养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幸福生活的人。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育人目标,实质就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这势必要求将当前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义务教育“三有”目标真正融入到学校育人目标当中。

         关键是:如何融入?

        一是在学校育人目标中要充分反映三有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在育人目标的内容中不能有结构上的缺失。

        二是不能、也不应该照搬三有培养目标的表述,二是要根据其内在逻辑和内容构成进行校本化的具体描述。

        三是要结合学校、学段等具体情况进行学校育人目标的特色化表达,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特质。也就是对学校毕业生的整体刻画。

        四是学校的育人目标要能通过学校的课程教学真正落地,也就是为学校的课程结构和具体构成提供基本依据。

        可见,学校育人目标要充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学校自身的育人目标具体内容。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学校的类型、层次;区域对学校战略位置;生源;发展历史;自身条件;发展规划、特色定位;语言体系;表达风格。做到:育人目标的结构完要完整;层次分明;育人目标的内容要合理,并有学校的识别度;三是沄目标的表达语言要简练,并富有富有内涵。

        将三有培养目标进行校本转化,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校本化培养目标,确定学校育人目标,是链接学校理念文化与学校课程教学的中间核心环节,也是学校课程体系的决定性因素,既需要从理论的角度探索教育目标理论的新发展,更需要根据学校情况进行基于个案的深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