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把握好口头语言节奏?

 宝妞 2022-04-25

口头语言的节奏,是指因思想感情的起伏而激起的音势强弱、语速快慢的变化。语言节奏的处理,既是播音主持人感情的表露,也是其思想水平和涵养的一种体现。

实践证明,语言的节奏速度同说话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说话时思想感情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那么声音的节奏速度也随之变化,显现出不同的特点。

有的轻快,有的凝重,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急促,有的舒缓。

而人们在表达欢乐、兴奋、激动、愤怒、惊惧等的思想情感时,语流速度一般较快;在表达忧郁、悲伤、痛苦、失望或心情沉静、回忆往事等心理活动时,语流速度一般较慢。

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就应该结合思想情感的不同状态,说出语言的不同节奏。

节奏

为了更好地进行语言节奏的训练,以下对语言节奏的类型做简单介绍。

  • 轻快型——语调多扬抑,语音多轻少重,语句多连少停,语流轻快活泼。如孙犁的《荷花淀》中水生与媳妇们嬉戏的一段,就属于这种类型。

  • 凝重型——语调多抑少扬,语音多重少轻,语句多停少连,语流平稳凝重。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属于这种类型。

  • 低沉型——语调压抑,语音沉痛,停顿多而长,音色偏暗,语流沉缓。如柯岩的《一月的哀思》就属于这一类。

  • 高亢型——语调高扬,语音响亮,语句连贯,语流畅达。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都属于这种类型。

  • 舒缓型——语调多扬,语音多轻,气息畅达,声音清亮轻柔,语流舒展,如峻青的《秋色赋》就是这种类型。

  • 紧张型——语调多扬抑,语音多重少轻,语气强而短促,语流速度较快。如山东快书《武松打虎》一段就属于这一种

以上6种即是语言节奏的类型,事实上,训练的方法也蕴涵其中。要掌握语言节奏,首先就要掌握台词的基本节奏,然后再根据台词内容而调整节奏,使节奏同内容和谐一致,以便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语速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

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那么,是不是播音速度越快越好呢?答案是否定。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说的和听的速度都有一个极限。说话的速度太快,耳朵就会跟不上嘴巴,听的人领会理解就会发生困难。而且语速太快,就会给人造成压力,使人紧张,从而也影响人们的理解。

比如有一位听众在给中央台的信中反映:《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播音速度快得惊人,像雷声滚过,我听了简直喘不气来。快到使人喘不过气来的程度,当然就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接收与领会。

另一方面,播音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它与我们普通说话不同,它讲究语言规范、吐字清晰、语音准确。每一个汉字的发音过程都由字头、字腹、字尾组成。为了吐字清晰语音准确,每个字或词的发音都应该按一定的规律发全,调值也要到位。如果一味的加快语速,势必压缩发音过程和时间,这一方面会造成语言的异义,一方面会让听众觉得声音急促,发音不全,以致难以辨析。

播音用的是标准的普通话。根据有关专家测算,人们对于标准普通话的辨析率要高于每分钟240——250个字符,可以达到280个字符左右。超过这个速度一定程度,听者理解辨析就会有一定困难。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人对语言理解的能力是不同的。老年人听力差、反应速度慢、记忆力减退,他们的听觉和识辨能力往往不及年轻人,文化水平低的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一般也赶不上文化水平高的人。

所以我们在选择播音语速时要兼顾大多数听众,不能一味求快。按照张颂老师讲课时提到的兼顾大多数人的原则,每分钟选择250—260个字符比较适宜。

☻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信息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