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49姚梦佳.月迷津渡:大学新生的适应困难及其消解

 高教课堂研讨 2022-04-26

      从高中步入大学,同学们身份突然转换,难免会出现适应性问题。全新的生活环境, 对每一个大一新生来说, 都是极大的挑战。很多大一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出现诸多的不适感, 甚至产生焦虑、自卑、失落、迷茫等心理问题。适应性是个体在融入新环境的过程中, 应对各种困难, 与变化了的环境因素保持协调一致的能力, 是反映同学们学习状态的重要指标。大一新生面临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生活与学习方面,为了早日适应环境,需要加强与师长的交流,获得生活经验,提升内驱动力,主动认识学习意义,明确目标,优化时间分配,这样才能加速度过迷茫期。

生活自理的抵触和烦躁:

向师长学习心态和经验

     生活上的不适应使得新生们很迷茫。进入大学,生活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极可能要面临适应气候,水土的问题。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在家里舒适的房间,在进入大学后,要变成有限空间的宿舍;大学食堂的食物虽然种类齐全, 但无法与家里父母精心准备的饭菜相比, 且存在地域性的差异。有些学生会由此产生抵触情绪, 由此产生不适感。独立生活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脱离了父母,大一新生要学会照顾自己,独立理财等,一旦处理不好,大一新生便会有焦躁迷茫心理。

     多与师长交流,学习生活经验。生活上遇见的问题,带来的无措,其实可以多与老师与长辈交流,师长一直是我们可靠的后盾。比如宿管站的阿姨会给我们提供“生活小妙招”,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会开导陷入迷茫情绪不知所措的大一新生等等。主动向他们寻求帮助,精准的表述自己的问题,细心聆听师长们的建议,一定可以从中找出解决方法。

学习自主的迷茫和拖延:

理解深意积蓄自驱力量

      学习上的不适应也会让新生们不知道路在何方。大学的授课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教师不再单独督促,不再定时收作业查作业,甚至连上课都全凭自觉。除此之外,大学教师授课速度快、内容广、理论深;授课时间短、信息量大。一堂课可能会讲几十页的内容, 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 更多的是教材外的知识, 课程的理论深度较中学明显增强。部分同学会失去学习目标与动力,从而感到迷茫。

     提升内驱动力,认识学习意义。大一新生突然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难免不适应。此时应该发掘自身的内驱动力,内驱动力决定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果。自觉的学, 主动的探索, 勤奋的归纳总结, 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明确学习的意义,思考“我为了什么而学习”,有的为了父母的期待,有的为了老师的赞许,有的为了自身的进步,不管为了什么,只要能让自己有自主性,有动力去学习即可。

自我教育的缺失或跌宕:

回归初心自我导航前行

      自我教育的缺失使得大一新生不能自我认识,从而感到迷茫。从高中到大学除了很明显的身份上的转变,其实更多的是心灵的成长。许多大一新生对自己的定位尚未重新调整,自然也不能对自己进行“大学生”相关的自我教育。回想高中,同学们总会不断暗示自己要高考,要学习,要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目标明确,动力十足。但到了大学,这样的自我教育是缺失的,这就带来了学习动力,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初心的丢失。

     确立学习目标,有效时间管理。目标是人们对所从事的活动追求的预期结果, 是有效行动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我们确立每一天,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有方向的努力,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大学一年级的时间看似松弛, 实际也是非常紧张的。一天二十四小时,除去上课时间,如何管理课余时间也是一项大学问。只有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才能有条不紊地实现目标。

     总之,大学新生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而需要消解。首先是难适应生活自理的抵触和烦躁,需要向师长学习心态和经验;其次是难适应学习自主的迷茫和拖延,需要理解深意并积蓄自驱力量;最后是难适应自我教育的缺失或跌宕,需要回归初心并自我导航前行。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