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戴高乐主义?

 昵称21405352 2022-04-26

每天一篇,推开通往世界的门

微信公众号:一界oneworld

图片

什么是戴高乐主义?


图片

2021年11月9日,在戴高乐将军去世51周年之际,法国各派政治人物纷纷来到将军暮年隐居的科隆贝进行悼念。自称“社会戴高乐主义者”的总理让·卡斯泰于当天上午在戴高乐将军的墓前献上花圈,并当场表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有戴高乐主义的基因,今后我们须将它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与他同行的巴黎市长、社会党人安娜·伊达尔戈则称自己是“奉行6月18日讲话宗旨的戴高乐主义者”(1940年6月18日,戴高乐将军于伦敦发表《告法国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起来抗击纳粹)。此外,明确奉行戴高乐主义的共和国人党更是出动近乎全部高层人物到现场参与相关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就连极右翼的玛丽娜·勒庞也在戴高乐1944年6月重返法国时首先登陆的滨海库尔瑟勒市发表演讲,向这位“法国的解放者”致敬。

图片

尽管政客们的举动多少有为了接下来的总统选举打前哨的意思,但这无疑体现了戴高乐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图腾在法国的地位。据《理解戴高乐主义(Comprendre le gaullisme)》的作者、历史学家弗朗西斯·乔塞尔(Francis Choisel)分析,每年11月9日对戴高乐将军的纪念既是法国人共同记忆的一种表现,也是展现自己戴高乐主义立场的大好时机。鉴于戴高乐将军在法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附和或奉行戴高乐主义一向是政客提升名望的“热门选择”。既然如此,究竟什么是戴高乐主义呢?据《拉鲁斯大词典》的解释,戴高乐主义简而言之就是“由戴高乐将军的思想与行动所派生出的一种政治倾向”,这种政治倾向“与其说是一种独创的政治学说,倒不如说是一个杰出人物的故事”。可以说,戴高乐主义乃是戴高乐本人的主张与后人的理解相结合的产物,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

图片

就戴高乐将军本人不同时期的政治主张来看,戴高乐主义在其在世时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战时戴高乐主义(1940年至1944年)。这一时期戴高乐在伦敦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号召全体法国人反对投降德国的维希政府,并极力团结分散在法国各处的抵抗运动对纳粹及其傀儡政府发动反击,同时在国际社会维护法国的大国地位。这一阶段的戴高乐主义意味着坚定的爱国主义与伟大的团结精神。

2、政府戴高乐主义(1944年8月至1946年1月)。随着法国逐渐被解放,戴高乐也回到故土领导临时政府,着手从废墟上重建法国并进行一系列社会和政治改革。根据其当时所提出的一些主张,这一阶段的戴高乐主义可概括为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公民的政治和社会参与、推行社会保障以及建立强有力的行政机构。

3、反对党戴高乐主义(1946年至1958年)。由于在行政机构在法国整个政治体制中的地位问题上同制宪议会意见不合,戴高乐于1946年1月20日被迫辞去临时政府总理的职位。1946年10月,新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以议会为中心的政治体制的正式建立。1947年,戴高乐创立法国人民联盟(Rassemblement du peuple français)参与议会政治。直到1955年因内部分裂而消亡为止,该党都作为反对党活跃在法国政坛。就法国人民联盟的政治主张来看,这一时期的戴高乐主义主要强调对第四共和国体制的根本变革、反共倾向以及法国对其殖民地的主权。

4、宪政戴高乐主义(1958年至1969年)。1958年,因无力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第四共和国体制遭遇严重信任危机。与此同时,各政治派系都强烈要求戴高乐将军复出。在这种情况下,时任总统勒内·科蒂(René Coty)任命戴高乐为总理,国民议会则授权他对宪法进行改革。于是在1958年9月28日,新宪法在全民公决中以79.2%的赞成票获得通过,半总统半议会制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体制得以建立。1959年1月7日,戴高乐正式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自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戴高乐时代”。这十年间,戴高乐结束了阿尔及利亚战争,促进了法国前殖民地的独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法国经济,使法国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并在外交上倡导欧洲合作、不依附于美国。总地来说,这一时期的戴高乐主义意味着反殖民主义(因为战后元气大伤的法国无力维持殖民地统治,遏制殖民地独立的尝试遭遇失败且第三世界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核威慑力量、法国自主权、基于主权独立的欧洲联合等等。

图片

戴高乐去世后,一系列戴高乐主义政党继续奉行着戴高乐主义。按照这一谱系的政党主要历史沿革如下:1968年,戴高乐于1958年亲自创立的新共和国联盟(Union pour la nouvelle République)与劳工民主联盟(Union démocratique du travail,即左翼的戴高乐主义支持者组织)合并为共和国民主联盟(Union des démocrates pour la République)。1976年,雅克·希拉克将共和国民主联盟重组为保卫共和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République),2002年,为在总统选举中助力希拉克连任,保卫共和联盟同自由民主党(Démocratie libérale)、法兰西民主联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française)两个右翼政党组成“运动联盟”(Union en mouvement)。希拉克连任成功后,三党正式合并为人民运动联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2015年,人民运动联盟主席、前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将人民运动联盟改名为共和国人党(Les Républicains),该党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总的来看,一方面在1981-1995年间为了对抗左翼社会党的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当时希拉克领导的保卫共和联盟逐渐右倾(倾向于拥护经济自由主义和更高水平的欧洲联合),另一方面戴高乐主义政党在沿革中吸收了不少右翼政党的成员,这导致目前共和国人党在法国政治光谱中整体上处于中右的位置,戴高乐主义也由此成为传统右翼的一大代名词。

图片

但除去政治上的具体区分,戴高乐主义也可以成为一种团结法国人民的精神图腾。弗朗西斯·乔塞尔指出,戴高乐主义的线索即是维护法国的伟大,它代表着法国对现代性、对时代变化的适应,同时是法国国家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正如小说家、前文化部长、戴高乐的亲密战友安德烈·马尔罗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曾是、已是或将是戴高乐主义者。”戴高乐主义作为法国政治的一面旗帜,远非某一个政党的专利,而是戴高乐将军在当代法国社会中的政治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